 | 第一个禁制令 - m& ]6 x( h6 k+ d
+ q! T7 t4 N/ a; o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系列' y& H/ f' _/ [" \
选在星期天刊登第一期
. B9 y2 _0 p! i# \6 a ^是一种策略- @: P# `$ S) a% b R. @+ \0 N
因为周末政府官员都在家里% }: x# [( n! _" Z
政府部门的反应就慢一拍
% r' u* \! [+ ]1 `9 G 当然1 u! ]* ]: k9 t
国防部立即就警觉起来了7 t. r/ s2 D5 a# i! R( P3 r H* e
可是它什么也做不了
* B9 ?0 D. q; r! X6 [7 g1 _ 国防部不能对国内的事务随便说三道四
- Q0 m h" Q7 z6 B) ~! O 国防部只得通知司法部
2 R% X. M! q3 `5 A! W* d告之利害
0 [& W! R' `1 q6 [- c& y让司法部来对付这件事情
. K( L1 p1 @1 y- U8 i/ M3 t 星期一下午: W, ]* U$ w2 Q& v% }
国防部给司法部送来一份关于五角大楼文件的备忘录
9 }& J+ j( A7 Y9 M 于是司法部立即研究是不是要采取法律行动' M1 A8 \2 O+ T( T
/ f; o6 f' r' R3 u( U星期一晚上9 E7 d/ T+ i, V2 o/ y+ x
司法部长米歇尔给纽约时报发了一份电报) O! ?. _, A, R) {/ |* j* P
要求纽约时报停止发表这类文件3 }8 V5 C1 r9 M
并把文件归还国防部' h$ G6 v5 u) x% z
这一消息在纽约时报闹翻了天, a' N, g% w& T2 V( ~0 t1 x, F- W
一些人认为
) s; P& i2 J$ o. ]" V, _继续发表
3 {% i# G7 y* `, p: I0 z E后果将无法预见) a/ z4 Y6 G, [* o k; C5 |" [
另一些人担心/ l% U# R5 {- g1 O
如果停止发表( L# z" X7 N* r t- Z: V6 l; c4 q
就给公众以纽约时报屈服于政府压力的印象
* }; `# B5 L9 z' W5 D' i; `: H7 S& e Y1 Q) |$ L
这时
6 `) h" q: H/ j! U/ B& Y* j! x总编罗森塔尔坚持
X! m0 E D; n0 k, T/ z发行人苏尔茨伯格才能最后作决定( n7 J9 `% @" p! O
苏尔茨伯格正在伦敦2 i5 A, K) t# x+ h6 W
电话那头苏尔茨伯格沉思良久
! |1 [2 e' M& A+ s7 P Q随即发出继续发表第三期的决定! V7 P% ?0 Y$ U
编辑迅速地起草了一个声明
7 t: F5 G0 Z5 P1 R' |6 L发还给司法部% i; c) g# a; I! P3 P6 M! O" T
并且向公众发表/ ?8 l% \; F- l: s7 Y: w( ?
声明说
! ?; E9 t; s8 E, R% O& _纽约时报拒绝司法部长的要求
, v. D0 }8 m" j6 ] | C9 L# X相信民众对此系列报道中的资料的知情+ ~( `( B, J/ [6 C2 \- L7 j {/ Z
是符合这个国家人民的利益的
; @" S- U2 h; k
: I. F) o# e# T" }6月15日+ X9 R" P' b# \" ^/ R* ?7 m0 M+ C% @
星期二
/ k& t K* Y. Y4 [$ U# }纽约时报发表了希汉的系列报道第三期:越南档案------研究揭示约翰逊怎样秘密开辟通向地面战争的道路
& P" e8 `) l3 P) J/ S5 b4 A0 F% N: }9 d# Q8 E. M a: M
同时5 J1 B! j: J: o$ M
纽约时报找来耶鲁的法律教授亚历山大?比盖尔作为律师+ C+ W. t& ~* z) C1 ^, V# u5 I
等待上庭$ Q$ Y6 w/ t5 R! |6 c: r
法庭辩论是简短的3 f$ b, `& H2 b. b# h, U
司法部代表指控说# Q( |: a# G8 p# q: B% a$ \
这样发表国防部秘密文件# v; [$ x% I/ ~ R8 A1 @/ Y
会严重伤害美国的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 u% X3 t: }" h! V1 p
所以2 E. y6 D; m# m
至少法庭应该命令纽约时报稍微延迟发表五角大楼文件( H8 e3 ]' _3 n4 }) `" d% n
等法庭进一步听证以后再决定& z( y8 y& I) I, v6 y
纽约时报代表比盖尔则反对这种说法4 W l' ]! i* B4 ^; U O* o
说这是一个经典的“预检”措施9 `& l+ z& e) S3 w, A
在美国
: H& q; i3 a1 X" n" P0 f1 |$ V- v对出版物内容作“预检”
3 j u7 y8 O6 ~是违法的) T* e+ W( A" x9 d5 V2 |3 W
2 j4 n2 J) D3 A) }( r法官发出了一个法庭禁制令# S0 n/ r( [( r) \, E0 N
认为纽约时报延迟发表所可能带来的伤害
# n0 D3 F9 [9 K/ G8 t9 A比不上继续发表秘密文件可能对美国政府造成的伤害' C% X# L9 q' z6 l6 l
但是法官要求星期五上午再开庭听证, j7 a# X0 ?( t& A: e5 W3 g; w
& h& b( Z. z! P: D- v新闻业的权利和政府的保密
0 Z+ t# d/ Y' Y. g% f. \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I7 P. M! C+ Y
这始终是一个问题% s8 U- t1 R7 `* V
美国新闻制度的游戏规则是
, Y8 h8 n$ ?9 Q6 B& N" h) Y如果媒体触犯法律1 H! I9 W, P6 c& o* J6 Z% Z* i
确实泄密而损害了国家利益3 I, z4 _7 F# e# H! t
政府是可以起诉追求法律责任的
1 T3 e) @( o; t p/ R$ x9 C& @1 ]可是这必须是在媒体确实发表了违法泄密的东西以后
( Q4 ~" b# l' u- y- r: z 这是一种事后追诉惩罚的制度
/ j: x; r6 n$ d/ @! x5 Q 但是政府不可以有禁止报纸发表消息的动作
# m' i. K. E6 v; t即不可以搞“预检”% K2 V$ d% \9 D7 H2 @/ f
) G; N6 d" ~5 c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的特点是系列报道1 m6 v( t" g' d
已经发表了一部分
: E! I# |; u; i6 H, M. A6 O* l3 U还有一部分即将发表+ I9 j. |& q) l
司法部让法庭发布禁制令0 N" Y2 ]2 }. p/ ~: T
来阻挡纽约时报继续公布政府秘密3 X+ j# |$ z: T+ H# O8 R1 D
这就相当于预检或预禁的措施
) O3 i$ l7 {+ ?+ d$ ]& ]华盛顿邮报8 C4 J0 y C$ @' O8 _
! T% X9 ~- m0 o5 f s3 T
联邦法庭法官古尔芬的禁制令
. T! k8 o& A; c; O- x: `7 E命令纽约时报暂停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V( a, b1 T8 o. p
等待进一步听证
) f; R& U1 S7 Z3 Z( e$ ~7 N 于是, G* v' L c W) D5 u
1976年6月16日星期三的纽约时报
& Y B: S& s7 x* U在原来要刊登第四期五角大楼文件的地方
' H4 D* k* K% v! _ @刊登了一条新闻
2 p; M5 ^4 ?: G大标题是:应美国政府申请
0 I4 y- n, f+ N0 N8 y, }* A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0 L+ W* W' M9 \/ s, j
等待听证1 g2 Z' ?) a: y( I
% V5 I7 d4 Z9 R: k$ e7 t% w艾尔斯伯格看到这段新闻
3 h! v8 r2 d+ e. N感到失望和愤怒4 E, b9 U7 _7 F$ ]2 M: L
把这套政府秘密文件轰出来
( g0 P+ e# ?9 \# ]. O他就是要造成影响" U+ X7 h' L+ G
形成压力8 R0 l7 u3 L- Z
从而迫使政府结束越南战争' v' n0 c2 s3 A5 z% W
然而纽约时报屈服得太容易1 P( J# `8 n& b+ n5 F
即使不敢公开谴责法官的命令
+ M6 T% t# S5 m) m; T- s% P: k至少可以在报纸上开个天窗
5 `+ M( ^ b0 ]5 B& p表示不满
9 K1 q2 g' M; O1 |' ^* P 在这样的情况下$ p, J: g5 `8 @7 V
他决定再找其他媒体单位% ^9 q' U, j# Y; y$ Y% v
6 B* J. ]# [9 X! E5 c1 G6 R7 @2 C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
& {; l* D8 S7 s: v最受震动的
8 G5 k! v, p/ k( L7 y是纽约时报的竞争对手
/ I" X& t# C/ M/ U" g8 V V华盛顿邮报+ @( s. ^' `& U$ j
手里没有五角大楼文件
5 C2 h/ g+ p H' s+ d他们在这个竞赛中注定是要输给纽约时报了
( r4 [, A8 [$ I 按照报界和通讯社的规矩8 e* F' x+ Q2 G" G
各家报纸在版式排定付印的时候就要发一份给美联社6 C' D& N9 J0 P; o5 O! c1 W. Z- ~" E
其他报纸可以从美联社取得别的报纸的样本
4 |& ~7 P% x2 \0 Y4 U而不必等到报纸在印刷机上印出来6 r/ y$ {, ?1 H s
华盛顿邮报唯一可以做的是. v* Z/ ?$ Q. I+ P* E
忍辱负重! x% Y$ i1 H# J0 y" V
从美联社尽早取得纽约时报的样报
) Y- P$ @0 |$ F$ s4 C; g然后根据纽约时报发表的文件
, u4 d& s, @& ^1 Z! {- G再加上自己掌握的背景资料# A0 h& @4 L* I8 Q4 m
“改写”成自己的报道
+ A, `* r+ n, v以满足自己的读者群对这一消息的知情需求
! j' g8 I7 q9 D5 b) f
- [+ `& o5 \6 a& ?& C7 y0 ~这种常规做法/ C% G" o( W; F0 y2 p
在外人看来也可以了
( H7 R0 g! q& a, f' G# L* K 但在报业同行看来4 V7 I- g# r# h8 I. R
这无异于承认自己沦为二流
- h7 n( \/ \ U4 _ 这对于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同仁来说) R: O2 |' w+ x- a4 o/ t
真是奇耻大辱
* k' n N, P8 U, }% t' u' Q% ^ 可是他们又不得不这样做0 K( u$ W( u- C, W' R
就像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执行编辑不无夸张地形容的:“我们一边做
2 r" Z1 e+ ]1 f& S% ?, m6 G2 R$ E一边抱头痛哭. C5 R4 R+ q5 A a1 i
”+ V: g9 q z- o% g6 H; k) K
$ A$ A7 y k5 _& }+ G% W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也搞到同样分量的文件或消息9 a0 Q' T( p! P' y# L
华盛顿邮报的副总编巴迪建熟悉新闻界人事3 t" p1 D) P# F- H, ]
巴迪建立即设法联系艾尔斯伯格
8 }# m' z$ W) j9 S2 |' V: ]: J奇怪的是总找不到
* o5 d0 Z8 o+ X4 z" @8 _4 h 一直到6月16日星期三晚上
6 H% A; t5 _# R: i! o5 A1 J8 b! @ 巴迪建接到自称艾尔斯伯格的朋友的电话
# ?( M% R8 _2 c$ K% G要求巴迪建到外面找个公用电话打回去
' m/ {. _7 T+ K8 _4 ^ 巴迪建理解这是怕窃听0 a" s. }6 u1 D- D
他在黑乎乎的马路上找了个投币电话打过去
' C4 L T8 X8 }3 T5 p4 T在明确表示华盛顿邮报有兴趣发表五角大楼文件以后 P! c! b9 E/ y: T1 B
然后
3 ]% S$ I8 X/ _# [( S3 B" i! H艾尔斯伯格说出了一个复杂的安排. e+ h2 W( g; a7 g8 d! d6 t
象地下党接头一样5 K2 C: x( b; P5 u
艾尔斯伯格要巴迪建当夜从华盛顿飞波士顿
- u6 F& R) L8 F' C% M2 O1 P: y' P) P, G) ~! k% T. U3 J' M
巴迪建立即回到报社% E* w' N, W2 u% n+ S9 q% D/ ]7 x
执行总编布莱德利那天不在
5 }) l, q5 n5 a' {& \当家的是一个叫帕特森的总编- V( g5 W3 K0 O2 M/ d& g' z
他们俩并排坐着商量
' u" c ^( r% O% _+ z: v: s装的若无其事的样子
$ d8 }; n; I6 F3 }( g6 m 巴迪建问:如果我今夜弄到一捆五角大楼文件
9 @* `, i( \4 N- [4 a( M' ~% S4 y* ?我们会不会在星期五就发表?这时候是星期三的夜里* S: H6 C: e- L: ?% ^
帕特森沉思良久
& e5 u1 W0 l1 h2 F2 D: H% c' [: E开口答道:会!去弄来!在机场
1 z. p1 f- d+ Y6 S+ s5 V, H) J3 i巴迪建打电话给执行总编布莱德利
% `" ^7 n1 L# A7 x9 Z0 Y! } 他的回答是:如果华盛顿邮报不肯发表3 K$ @. V; R/ O+ k/ V, e
就请他们另外找一个执行总编吧: z% f9 S7 ^+ _+ I
' G% j" f; s* S% x% W( N6 T巴迪建半夜下了飞机
/ q+ i. |" Z! d7 M) R经过一段复杂的接头和转换7 l$ L- R9 s" O) J/ I8 L( e
终于拿到了艾尔斯伯格打算给他的东西
" v5 c! g$ F& ?3 b那是一大堆复印的纸' b! U8 Z/ d' K. x- R! y" e: b
这些纸装在一个大纸版箱里5 P" X* Q! P! z
他临时向旅馆帐台要了一根别人用来拴狗的绳子
. l# Y; O$ _) U7 l" c( }把纸版箱好歹捆一捆
& A2 ^( \! l* M$ A 马不停蹄
- b8 a, c, ^" Y9 A: E打道回府1 z8 r( H y( K# N3 F9 `& c, G
& N9 l" t7 I6 [9 m+ M这一天
, j2 T+ D4 ?5 E* ~1 L是艾尔斯伯格转入地下生活的第12天
- V$ r' O+ j% [# E, g, U 也就是在这一天
: E& d$ p5 R( J8 U5 P联邦调查局发出通知
6 t& C2 K" v. m- }9 C8 H泄漏五角大楼文件的人
( m! _0 G4 I" A a叫艾尔斯伯格
7 E- x7 B" N$ w, P; K0 ]0 B" f1 |% O4 b2 Z$ ]
巴迪建回到华盛顿1 K( l1 i* e3 j; v
已经是6月17日星期四的凌晨
$ Y; B9 a8 a. P' W他在机场就打电话给总编布莱德利:“东西到手了”
0 y0 ~: O3 _: C Y; F 布莱德利非常激动% m( R* G- }# y% y6 W
要巴迪建直接去他家
8 Y$ _3 R8 ~7 e; b 他们要讨论) t1 A* t+ d Z0 a4 \/ P
怎样处理这批五角大楼文件8 t2 M* C( J5 E) ]4 Z
% k2 n. Q% [8 M' P' p: q9 N; ?. Q" s
华盛顿邮报面临的法律问题在于/ [; E9 ~/ |5 m4 \
纽约的联邦法庭已经对纽约时报发出了暂停发表的禁制令8 `$ K3 |) Z* ?! q' M
如果华盛顿邮报坚持发表+ r& o! p& [& E! h0 Z3 D
可能被解释为对抗法律0 [" I8 n0 [2 [0 q
但是反过来说
4 J2 m6 V$ T" ~$ K, B正因为有了这个禁制令! j1 d5 x# x, N& x5 L
华盛顿邮报参与发表文件, q! S' p+ k9 O! V8 z
就在?卫新闻自由的抗争中
+ r2 P2 x0 [' s; F走到了前列! E! P) Y3 t- f% V% C7 t5 l6 P* }
- @& j3 V9 ?1 m/ p7 {第二天! E' a! Z9 e$ [. h+ g* q+ Q
星期五
# `: I9 d; w' m$ W华盛顿邮报发表记者罗伯茨的报道
~" O; p( z& Y1 G6 B通栏大标题是:五角大楼文件披露美国在54年企图推迟越南选举0 I& v3 n+ ^- _8 a
在大标题上面是小字:系列报道第一期4 F* h) k3 F! @( H; w
) K3 I Y1 X1 q, a) u# Y% M5 B
" V9 F8 p0 H: e4 Y+ S" f8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