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4|回复: 0

别折腾华侨大学的名字 论五邑大学改名之争

[复制链接]
whos 发表于 2011-6-5 2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极力主张五邑大学改名的热心人士来说,25周年校庆当天的校董会,多少让他们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因为讨论结果显示,五邑大学或改名为广东华侨大学。事实上,关于五邑大学改名的争论,网上从未停歇过,但多半是尾随起哄和失意的咒怨,真正潜心调查作汇总、权衡得失求论证的并不多;这次虽还是讨论,但已放到桌面上说了。

     笔者并不反对大学在高校合并或体制变更等需要的时候改名;而且一直以来,大学改名风都刮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中下游的高校,几年下来得失自知。不可否认,一个响亮的名字,对生源有重要吸引力。而随着大学产业化的深入,争夺生源就成为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改一个“好”名字确实比努力提升整体实力来得更容易、更直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冒着丢掉历史积淀、偏离办学定位的风险,硬要往“大帽子”里挤,并对“省字号”“国字号”情有独钟了。

     回到话题本身,笔者以为,仓促地把五邑大学名字改掉,然后自我感觉良好地套以“广东华侨大学”的高帽,是不合时宜的。主改者的论点不外乎改名“有利于发展”,似乎一把扯下“五邑大学”这块牌子,这所校龄25年的地方高校就能从根本上(从生源到师资、从学术到科研、从内务到外事)获得新生!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危险的,因为大学改名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百利无害的事情。

     首先,五邑大学坚持“内外合力,特色发展,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25年来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功不可没!“五邑”之名或确有地域限制,但这正是其“根植侨乡,服务侨乡”的办学、服务特色之所在,而且学校口碑也正在不断提升。

     其次,所谓广东华侨大学,甚至中国华侨大学,突显“侨味”,也和江门城市建设步调一致,由此看确无不可,但帽子顶得太高就容易打偏跑歪。况且,华侨大学的名字如何解释?华侨办的大学?华侨为五邑大学付出的心血,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但一所大学不应只是一座功勋碑;为华侨办的大学?这样的定位估计不太务实,也无益于生源竞争和长足发展。

     最后,与其在更改五邑大学校名上折腾,不如在实力上快跑两步,实实在在从教学师资、科研环境和高校体制上着力。大学非大楼,更非名号,乃“大师之谓也”。明确这一点,改名之争可休矣,至少可缓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4-6-2 03:49 , Processed in 0.04181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