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家“211工程”大学增补大事记

  [复制链接]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3108,国家教委“211工程”办公室批准铁道部对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进行“211工程”部门预审,“211工程”部门预审工作正式开始。 199512月至19968月,首批通过“211工程”立项审核的高校共27所(全部为部属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 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 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 学、中南大学 199811月,又有34所高校陆续加入(部属30所,地方院校4所),加上首批27所,成为九五”(1996-2000)期间国家确定的“211工程”61所重点建设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25所,其它部委属32所,地方院校4) 截 至2000年底,“211工程”一期部门预审基本完成,共批复了101所高校预审,国家计委共批准立项96所高校。 其中,杭州大学(省属)(98年并入浙大)、北京医科大学(卫生部)(00年并入北大)、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00年并入复旦)、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00年并入川大)、吉林工业大学(教育部)(00年并入吉大)、山东工业大学(省属)(00年并入山大)、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育部)(00年并入武大)、武汉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工业部)(00年并入武大)8校被合并。 19991231,太原理工大学(省属)申请正式立项,2000正 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立 项。 20018月,北京广播学院(教育部)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5717日,西南师 范大学(教育部)与西南农业大学(原农业部,市属)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教育部) 2005718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属)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 200598,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中国政法大学(教育部)、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西南大学(教育部)、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贵州大学(省属)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 200512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进入“211工程”。 20069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并入清华大学(教育部) 20089月,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5所省(区、兵团)属高校进入“211工程”。 200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教育部科技 司副司长武贵龙在讲话中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启动地方高校“211”工程
4 F, c" k$ i% V& K/ L+ M附:全国28所地方“211工程”高校预审、立项时间一览: 云南大学:19965月部门预审(地方高校第三)19976月 立项 南昌大学:19961月部门预审(地方高校第一)199711月立项 新疆大学:199610月部门预审,199711月立项 内蒙古大学:19969月部门预审,19971126日立项 上海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712月立项 华南师范大学:199610月部门预审,1998年立项 辽宁大学:19977月部门预审,19984月立项 四川农业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812月立项 东北农业大学:19969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河北工业大学:199610月部门预审,1999年立项 西北大学:199610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广西大学:199610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郑州大学:199611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湖南师范大学:199611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北京工业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安徽大学:1996年底部门预审,19996月立项 南京师范大学:19964月部门预审(地方高校第二)19997月 立项 天津医科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911月立项 福州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911月立项 苏州大学:1996年底部门预审,1999年立项 延边大学:199612月部门预审,19991230立项 太原理工大学:199711月部门预审,19991231申请正式立项,2000年立项 贵 州大学:20059月立项 宁 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20089月立项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2012年这三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提升实力,努力 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
2 y+ s  d% z$ L, ~
) {1 b- n' `( r(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开始踏上长达20多年艰难的理科重建和科研创新的名校复兴道路。"八五"期间(1991-1995),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河南 大学确定为本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   A  Y# ?( Z, b$ Y

/ o. u7 i7 V8 [, u: @* v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 O4 s. J' W) n  ^$ S; [6 j5 B! E1 J+ q3 v$ x
2000年7月,河南大学、开封师专、开封医专三校合并,成为河南省重点支持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省委、省政府在成立仪式上明确要求:合并后的河大要创 建全国一流大学。同年河南省“十五”(2001-2005)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支持河南大学进行“211工程”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 _+ v; g3 l3 s/ [) n: B

) W) A  s" F6 K1 T. c+ Y2001年,实现跨市重组,整合位于郑州的河南省人民武装干部学校,与河南省军区联办人民武装学院,翌年成功升本,成为全国首家武装干部学院,2003年 成为国内首家开设专职武装干部本科学历教育的专门学院,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人民武装专业本科生。 2001年4月12日-13日,河南大学顺利通过了河南省人民政府组织的由5位院士和5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组 成的专家组进行的“211工程”建设项目部门预审。4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专门对河南省计委、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同意河南大学按照 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要求进行建设的通知》,比照“211工程”建设大学的标准,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河南大学重点扶持,并确立了7个重点建设学科(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资源环境与地理科学、凝聚态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和3个重点建设实验 室(润滑与功能材料<今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今植物逆境生物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学与光电子技术<今河南 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4个公共服务 体系和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理科实验中心、人文社会科学信息 资料服务中心、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服务中心)为“211工程”建设项目。 2002年以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先后7次致函国家发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请求 增加河南大学为211大学和省部共建大学: 200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当时的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报送了<<关于将河南大学列 为"211工程"建设学校的函>>,未果. % G) h* P) E5 G6 |
2003年3月5日至18日,十届全国人大在京召开,河南大学的党鸿辛院士等37名代表提交<<关于将河南大学增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 学校的议案>>,未果.
! m4 U/ k: g0 V- f" T200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向当时的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报送了<<关于将河南大学列为"211工程"建设学校的 函>>,未果.
) _- B, a+ m! `: w5 u5 T
+ L: W* {5 P, x! E& y! i; N9 k2004年9月9日,《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04--2020)》出台,提出要把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
/ K6 }! I% l9 W/ @7 h1 o% Z" `5 t9 ]: @& p- c9 m
2005年9月8日落选211。10月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突破。
1 w4 ^0 w0 r  V3 X. K" V5 @& |' v1 Y: C: o3 {
2006年9月和11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相继高调造访河南大学,徐光春代表省委省政府作出“重振河南大学百年名校风采”的重要指示,李成 玉和蒋笃运则分别代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表态支持河大早日进入“211工程”。同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提出实施名校战 略,支持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
7 w9 O, B+ `6 v" Q. o4 ~4 C) j5 A4 V; p  q7 S- h
2007年1月23日,关爱和校长在各界人士新春联谊会上提出要以“211工程”和第十一批学位点申报工作为主线.张秉义书记指出,围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 学水平评估、211工程和学位点申报工作,河南大学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1月26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成玉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 告时提出支持河南大学“211工程”立项申报工作。2月11日,关爱和校长作为高校领导代表向来豫考察教育工作并出席河南教育工作座谈会的教育部部长周济 汇报学校情况,希望教育部增补河南大学为“211工程”学校或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2007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河南大学。10 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 k  e6 ?" I6 b- u# _
- C7 `  C2 V4 p2008年7月21日,省长郭庚茂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的讲话上提出争取河南大学纳入省部共建和“211工程”建设。9月11日省长郭庚茂视察河南大学,提 出要千方百计争取进入211工程。9月22日,省政府发出通知,明确了省政府今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及责任单位,提出争取河南大学纳入省部共建和“211工 程”。10月2日,关爱和在七八级同学入校3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表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的事情已经有了重要进展。10月15日,关爱和在省人大 副主任铁代生来校调研座谈会上表示我校近期在争取省部共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0月17日,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09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河南大学。 2009年6月23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视察河南 大学,表态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政府会全力支持河南大学建设全国一流大学。( N+ z6 y! z, i. R( x5 _

6 B2 `" s4 M0 P2009年10月16日 ,省部共建1周年,河南省省长郭 庚茂视察河南大学,明确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继续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 J$ }9 u% q) e3 G" m' X; b

7 s* T) l) b/ x4 ~6 Q+ ]/ v  B- W# A2009-2012年这三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提升实力,努力争取进入 国家211工程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潭大学最近太高调了,动作不断:! z9 M# c+ E% @& w$ F
( |$ u1 s  F# {% h/ s
先是 08年9-11月,50周年校庆省长宣布09开始按照 211工程大学标准建设,重点经费2000万. @: A3 j% J* z( _8 R; b4 J( C
09年2月的09年党委务虚会提出要瞄准“211工程”等重大 工作目标做好工作0 z* ^" M' x$ R* w' H! h' S+ M
09年3月两会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省委书记,省长 轮流拜访教育部领导,讨论高等教育如何对口支持"两型社会"新区建设# Y+ C1 r/ M& g6 W/ V0 P
09年4月换书记,省政府开始运作,全力争取,调动了一切可以 调动的资源在弄+ j. ^7 s$ x# C: r
09年4月29日09年度教育部科技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教育 部科技司副司长武贵龙提到教育部正在研究启动地方高校“211”工程。
& Z' y( [# V5 f: B" v$ y09年4月30日原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湘潭大学化工专业校 友徐宪平升任国家发改委任副主任3 M6 k" G* T) U$ \) h  \* P- a/ d
09年5月23日,国务院研究室科教文卫司副司长侯力军视察, 请求将湘潭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二是请求依托湘潭大学建立中国湘潭(或韶山)干部学院。1 [' J+ R7 w( F; G
09年5月份,校长,书记的科学发展观报告发言均提出要力争 211(关于“211工程”高校的申报,要按照抓住机遇、集中精力、科学运作、重拳出击的思路,抽调专门的班子和精 兵强将来做这项工作。书记、校长负总责,明确一位校领导,抽调2-3位处长,集中精力、齐心协力抓好申报的各项工作),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 已为211发了内参
3 m1 D9 ]& W$ _# [( ]/ K2 R( M% t09年6月8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携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专程 赴京,汇报湘潭大学进“211工程”
! |& e9 `: N6 m09年6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南 海亲切接见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郭开朗、我校党委书记肖国安一行, 听取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和我校申报“211工程”等有关工作的汇报6 M# @6 K, L) o5 J
09年6月9日至12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郭开朗率校 长书记赴京汇报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工作,校长书记专程到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汇报了我校申请进入“211工程”等相关工作。11日,教 育部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工作汇报。梅克保、郭开朗重点汇报了请求增列湘潭大学为“211工程”高校的问题。# @; C! p$ ]' y& L6 N7 c, n$ F& D
09年8月15日, 刘 视察湘潭大学时,其书记向刘延d汇报:“与已进入‘211工程’的112所大学56个主要办学指标相比,我校有10个指标排在前25位,90%的指标排在 前80位。” + x4 Y- V- n3 f8 o
09年8月17日 ,湘潭大学召开专题党委扩大会贯彻落实 刘延东讲话精神,提出要力争尽早实现进入“211工程”、设立研究生院的目标。
4 @$ |9 D+ `& j7 A09年10月,湘潭大学"十二五规划"(2011-2015)出台,提出要充分利用好省 部共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锲而不舍地抓“211工程”申报等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重点建设计划的笼子,并确定了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间。 09年10月29日,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接见湘潭大学书记肖国 安、校长罗和安,专门听取了湘潭大学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他指出:办好湘潭大学,既要自身努力,也 要争取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09年11月3日,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接见湘潭大学书记、校 长。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份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 近平视察河南大学。当时我在校,还没毕业,视察结束后,学校内部曾经有传 言传出,称校方得到了“211”的承诺和8000万(5000万现金3000万白条),对这种消息,我当时也没怎么在意。一转眼6个月过去 了,现在回过头来,我在想当初这个传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联想起这几个月发生的一件件事,感觉这个消息不简单,很有可能不是空穴来风!!!故旧事重提!* Q9 P& c' I0 H$ s
( F3 T0 H, l' ~7 {; b, K& L8 U
2008年9月,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5所省(区、兵团)属高校进入“211工程”。5 \- o6 ?6 J$ s! [: Z
6 F& b+ U7 e0 {0 s3 [# c6 A
2008年9月11日,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视察河南大学,并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第一,要千方百计争取进入211工程。我在这里表个态,我 们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起码第一步要搞成省部共建。下一步省里要出面与教育部衔接,再专题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4 `8 x7 C; I$ p: c
(具体措施:2008年7月21日,省长郭庚茂在省委八届 八次全会的讲话上提出争取河南大学纳入省部共建和“211工程”建设。9月11日省长郭庚茂视察河南大学,提出要千方百计争取进入211工程。9月22日,省政府发出通知,明确了省政府今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及责任单 位,提出争取河南大学纳入省部共建和“211工程”。10月2日,关爱和在七八级同学入校3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表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的事情已经有了重要进展。10月15日,关爱和在省人 大副主任铁代生来校调研座谈会上表示我校近期在争取省部共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0月17日,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v3 g+ x3 Q; v& e6 \2 M- G
( a7 c4 i% W1 ~
5校进入211后,2008年9月16日召开的08年省部共建研讨会,湘大副校长周益春建 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对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参照“211”工程高校予以政策倾斜和适当经费 支持。对尚未进入“211”工程的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进行重点培育,将建设成绩突出的高校逐步纳入 “211”工程行列,特别是对省部共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纳入“211”工程学科给予重点建设。0 f! ]  E" B- r8 w  X& ?

3 ?& _' H, y7 N+ e9 {* a& q2008年10月17日河南大学实 现省部共建后校长关爱和对211工程的说法:
5 e: p# d% ]9 ~& l河大还能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吗?关爱和说,“211工程”高校是河大一直的目标,因为现在受一省一所的政策所限。河大现在只能说是进入了重点高校的“国家预备队”,河大以后可以再创造机会。
* b  S- K) f+ H$ [$ b. w “省部共建并不意味着河大即将跻身‘211’行列,但它是一个重要台阶。”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否认这次升级暗示河南大学将进入“211”行列,但他自信地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并表示河南大学会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
9 d6 I: N7 ~4 }. E* r
, [+ E! F) `6 j5 D' e) Z1 c2008年10月17日,河南大学被列为省部共建高校后,代省长郭庚茂就批示要求,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三部门尽快拿出支持 河南大学发展的方案。
: ?8 r% l4 |9 P% Z; b0 ~+ p* a" D% U' U7 P3 r* K" J" x+ n
2008年11月11日,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三部门第一次表态要把河大建成“河南的北大”。2 N. e/ X; ^5 F5 e6 ^& F
3 Q. V( j2 T/ {+ J5 I- Y. M& b
2008年12月,开始有传言称“211工程”三期有第二批增 补:# |* l) Q7 w& {. B! g9 U2 k
& `2 T; P" ~5 ^2 ^
遴选211标准,是听说的,不一定准确,这次211三期主要是中西部欠发达而且暂时无 211大学的省份选择211(“211工程”三期第一批5所已经公布),同时考虑中西部部分省份增加一两个省份使其一省两所211院校(“211工程”三 期第二批增补)。 5 Z/ Q* D# N$ q: L
这是应该说还算准确消息。但我不知道那个6所左右最大可以有多大的偏差。至少现在我不知道除了已经肯定进入的5所以外另外1-2个名额会选择哪个大学。确 定一点:211三期院校全部在省部共建大学里选. : H6 b; t0 p  g! i& D' L7 k

  q) Q$ V6 ^% c7 [( o" v现在应该说不是省部共建进211没戏。省部共建是211的预科班,相当于3/4个211。到目前为止,一省一校或一省二校没有破例的,以后估计也不可能。 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教育部重新认定省部共建高校不属于省属高校而归类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范畴,这样一省一校规定自然失效了。应该把省部共建理解成介于省属和部 属之间的一类,这样就不违反一省一校原则了。
3 @/ T% Q- n. a/ Z, V如果三期确定要增补第二批,又会引发高校间的争夺,而且如果有增加又会伤及其他竞争高校的利益。众所周知,第一批是政策结果,因为都是没有211的省(自 治区,兵团),其他高校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而如果第二批进行增补就有所不同,为数不多的名额肯定会带来众多的失意者。
! T) g* O* i3 L  T/ x3 E# e$ I( A5 s9 a
2 U, V4 J8 T. ~% N说是09年底2010年初公布,估计要拖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就像三期第一批5所一样,08年6,7月其实就已经确定了(9月中下旬下文),但 是正式宣布时间是2009年2月份。教育部会均衡教育公平化。而河北3所学校之争,难分伯仲,教育部给谁进都难说。湘潭大学要进,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 其他高校会有很大的意见,不过政治因素很强。西北师范大学也可能以省部共建的名义进。年初4月在南宁开的教育部会议上,一个教育部司长说过省部共建高校中 若不是211的高校教育部会努力创建211,这句话意味深长,相信年底就陆续出来,明年初2月后全部公布。毕竟这次还是中西部高校的小部分增补,所以河南 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最有希望,河北难定,湘潭难说。教育部共建高校的会议在银川,广西等地召开过,领导的各种发言和表态综合起来是上述一个态 度,省部共建在国家教育中长期建设规划里占据更主要的地位,没有211的要力争211,关校长“三是适度增加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建议在 “一省一校” 原则的基础上”即指211。+ @) b  z7 V3 k% \3 r0 u  k: z) }
8 s7 \; G/ j9 N+ M  Z( ^2 @
2009年1月,蒋笃运在答记者问时说:我省 在高等教育方面,将主要做好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和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省部共建”工作。2009年度的教育厅部门预算高等教育的经费增量部分将主 要用于两校的建设。7 {* j2 s' L6 p

# Z6 j+ O) p; A* z( O9 t: m2009年3月,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放出话:现在还在争取郑州大学能不能变成985 和河南大学能不能变成211。; g; x6 A/ |* s$ ?3 ~
% g* I( Y7 j1 x1 J0 Z2 z
2009年3月27日,河南大学对“211”和省部共建工作领导组进行调整。
( M2 L+ t' T9 r2009年4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 主席习近平视察河南大学(据说给了“211”的承诺和8000万(5000万现金 3000万白条))。
/ u* R, F4 P0 y( f4 r! \9 g0 W5 |' T0 h- @7 |, Y; C8 h
2009年4月3日下午,校党委书 记关爱和在科技馆2楼报告厅做了“紧紧围绕主题,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的专题报告 会:: M8 u2 ]+ u( Z1 D: g# i; a% }
* n6 \6 g0 B3 }' N* d1 ?
关爱和指出,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是我校发展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这意味着有些事情由过去根本不可能而变成了可能,过去对我们很多有形 的、无形的限制门槛,有可能被突破。我校会获取更多的国家政策、经费支持,会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有力支撑,将使我校得以在教育部有关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发展规划,为我们 带来很多新的与国际、国内重点大学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使我们的办学视野更加开阔,有利于我们在国际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省部共建为我校提供的发展契机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发挥好省部共建平台,利用好省部共 建平台。
; _- U9 O$ S2 S0 Q$ x3 n) W7 X2 _8 J  N/ P" H
紧接着的200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教育部科 技司副司长武贵龙在讲话中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启动地方高校“211”工程。
* ?1 ]; |4 h; D  n4 t0 g& F  F$ {$ _1 R, R$ ]7 z4 T/ `2 H* ~8 N7 p
习近平视察2个月后,即2009年6月23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莅 临河南大学,提出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包括支持学校发展,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地位,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更重要的位置;要加大对河南大学的扶持力度,解决学校发展中必需的经费投入,下一步还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三要和河南大学一起很 好地谋划,如何使这所百年名校焕发青春。表态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政府会全力支 持河南大学建设全国一流大学。 2009年10月16日,省部共建1周年,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视 察河南大学,明确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继续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
& z1 v  t$ w- O" D/ j- }3 m& S6 R4 E' {& m
2009年10月31日,河 南大学校长高调提出:河南大学要力争若干个科技创新平台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率先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 设行列。(注:优势学科平台 高校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项目建设单位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 选择。). J2 T( \0 B/ V1 X

' n/ ~% E0 n! L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河南高等教育新局面
; E" g9 ?9 l! d; Z, z7 z6 _$ X2009年6月23日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
5 @7 w* P/ b0 V$ u, f1 z
1 g+ C) V: ^* f; U& t1 G如何促进河南大学又好又快发展,是所有河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徐光春书记说:“河南大学 是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名校,经历了百年沧桑。一百年了,百岁老人不多。要让百年老树焕发青春,的确需要下大力气,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省委省政府要珍惜我 们河南拥有这样一所百年老校,( b) C1 \7 |: ^8 m+ `/ W; T
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包括支持学校发展,5 `. T5 [1 t8 r# p; V
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地位,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更重要的位置(省部共建已经搞定,应该是211);
' @! Y, Q; H4 `% {& y. F8 l+ U8 T( S) V
二要加大对河南大学的扶持力度,解决学校发展中必需的经费投入,4 S! Y2 e- Q9 N# i* W
下一步还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都要重视。
! F8 s& Y5 b9 ^2 i/ c" w相信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对河南大学的投入会越来越多;
4 f1 ~: Z# e. K4 y
1 X, r' a1 A+ j" K# K8 u三要和河南大学一起很好地谋划,如何使这所百年名校焕发青春。
3 H5 }2 f/ C: _) h- `要有战略发展规划,希望校方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如何使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全国一流名校这一主题,认真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政府会全力支持河南大学的发展。希望全校师生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重振河南大学的雄风!”
; x' o' B0 T: G5 w. ^+ T
: `+ Q$ @" @& X$ g河大、郑大“一碗水要端平”7 i) i- Y6 s2 @) H6 d4 d, V4 n
“河大我来过很多次,但在河大讲课,这还是第一次。”
$ _6 c1 s* V; [) n6 k9 k昨日下午3时30分,讲座一开始,徐光春就开宗明义,解释自己来河大讲课的原因,“我每年都要去郑大讲一次课,和同学们一起吃一次饭,看一看学校的新变 化。”徐光春笑言,河大也是我省著名的大学,“一碗水要端平”,自己也要来河大讲一次课。
3 I: D& b% s' c  c; X" v0 `现场听 讲座的,还有全省各高校的一把手。徐光春笑着解释,能把他们都请来,充分说明了河大在河南教育界的地位。
. p; }8 ~0 W( e6 I0 {7 ~河大是一座百年老校,河大的发展轨迹,勾画出了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9 s" z9 ?7 m" H# ~0 o
“这次来,就是要为河大加加油、鼓鼓劲。”徐光春说。
8 P; t: u: C% `( r* c' }. }! L$ }/ J9 Y# z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现场的近千名河大学子甚至兴奋得欢呼起来。
+ p, v  W" I5 m8 n6 s7 v
/ E! s) u' e7 Z. g0 V4 M, s2 i/ F$ k4 ]7 k1 r; s% B2 l2 t
/ w& n# {( u$ S. u( {* D$ J# o! o
谈河大+ a0 ?) h+ R4 C/ N, }
要重振百年名校风采
) {4 t( i' _5 O河大如何发挥自己的原有特色?徐光春提出,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注重扬长避短。9 j& C; I6 ?$ L# P/ t* C& R
“河大在宋文化、宋历史的研究上,要有国内权威的专家。”徐光春说,开封曾经是北宋的国都,宋文化的研究方面,要有开封的声音。河大位于开封,有着得天独 厚的优势,必须有宋文化专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徐光春还给河大提出了“目标”:比如《清明上河图》,现在流传的版本那么多,到底哪个是真的,得河大的学者说 了才算。徐光春表示,省委、省政府要珍惜河 大这所百年老校,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提升河大的地位,加大对河大的扶持力度,要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春。
/ g: |: t5 i3 j9 j" r9 Q4 a' R
% K9 W; b6 C' d$ j1 Y: }( T% C8 a7 ^! i

# _+ T) d1 K, ]2009年10月16日 , 省部共建1周年,在现场办公会上,省长郭庚茂明确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继续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
+ ?' k- G: Y, J- B- W一、省直各部门表态: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心 和支持河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兑现省部共建协议中的有关要求,为河南大学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3 ?4 r* x: {+ [, S. k8 \; k3 _- u
各部门具体政策措施:
# `9 N4 V! @  m0 \2 A# |; w+ I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安惠元,
9 H6 Y2 E; W* o; [3 o' m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宗长青:共建中原发展研究院! \2 o; j$ {8 |) q2 q; N! B7 f
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政策倾斜
7 A6 Z, Q% X9 |8 x- ~" t7 C  V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政 策倾斜5 @8 D" r' c# d3 U% L
省财政厅 副厅长梁太祥:资金投入
+ ~. W! t+ @0 `" s$ J省科技厅副厅长黄布毅:国 家重点实验室建设4 \0 y. @. z2 f- R" F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副厅长刘京州:人事改革、人才引进; m2 @. U5 T1 l+ N
省警卫局副局长焦群才,
/ Q- D  n5 Z. a9 B! P( M开封市市长周以忠,正市级领导干部朱丽萍:9 Y9 v6 {2 X7 s7 j/ r

) F4 ~$ V) U; i; u1 [9 I- S! v二、 就“百年名校振兴计划”表态:2 O  c% p* ^) m; l. q5 N
特别是在争取到了省部共建以后,省政府各部门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办学经费等各个方面上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能做 到的、能办的,我们要尽力而为,支持河南大学实施振兴计划。实施百年名校振兴计划,壮志可嘉,思路 可行,应当锲而不舍,务求成功。河南大学在实施百年名校振兴计划过程中:
1 f* V5 I  x$ E6 v1、要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着力创造新活力,提升竞争力, 不仅要扩充规模,还要提高质量,希望河大以省部共建为契机,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创造一种活力,一种振兴的活力;- _4 R# m& @  X  ?
2、要坚持改革创新,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适 应形势发展,着力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上下很大的功夫。要强化基础,注重创新;
/ M  p2 G* P4 p! ^/ O1 a3、要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实用人才。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办学方向上,必须围绕 社会需求来服务社会建设或者振兴百年名校,取决于高校自身素质 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获得以及高校对社会的贡献;, M) |2 ]" |. j8 Y1 o: Y
4、要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更多的科研成果, 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不仅要创新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还需要改革体制。
' U, w* J2 @# k3 U+ |! [5 ]: a. q. v1 ?) @
三、 省部共建的有关工作:
' Z8 @5 X  e& W6 w# p: t( k1 o要按照与教育部的协议,拓宽渠道,尽力而为给予兑现经费问题,做到有诺必践;   ]" f, n0 w8 M0 c; t
四、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共建“中原发 展研究院”;
' [! F: z' z0 c6 e0 U' v$ a7 C% l9 d4 C) n7 ?) v
五、 同意河南大学建设郑州新校区:
2 D, l9 c. B9 e3 h) _6 W! d' d2 T+ U要支持河南大学国际学院的建设,尽快将其列为议题,并尽快落实;
0 Z6 U; T5 _" ~8 {- [5 u7 k9 k5 x2 S$ A1 D' d+ _
六、郭还就 学校提出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注: 我觉得应该有211,学校不傻,不可能不提,只是不便公开,低调!),认真地进行了答复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大学"211工程"于 1996年11月通过部门预审,1997年9月在河南省立项,1999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立项。2000年7月,郑大、郑工、河医合并组建新郑大,并划出 4300多亩地,投资19亿建设郑大新校区。2004年2月,郑大成为全国第1所教育部与省共建高校,每年教育部资金1000万,河南省1:1配套。 郑州大学“211工程”经费: “211工程”一期(“九五”期间)立项总投资1.78亿(中央专项 资金<无>:河南省专项资金<1.25亿>:学校自筹资金<5300万>=0:2.4:1)),重点学科5 个(有机化学及其应用、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 “211工程”二期 (“十五”期间)立项总投资2.6亿(中央专项资 金<2700万>:河南省专项资金<1.33亿>:学校自筹资金<1亿>=1:5:4),重点学科6 个(模具及高性能结构材料制备与成型技术、结构材 料与生物材料物理、肿瘤与生物工程、药物化学与化学 生物学、能源科学与技术、中 国古代文明与考古学)。 “211工程”三期(“十一五” 期间)立项总投资5亿(中央专项资 金<3700万>:河南省专项资金<3亿>:学校自筹资金<1.63亿>=1:8:4.4),重点学 科10个(考古学与中原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法治建设与公民教育、模具及先进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技术、高性能建筑材料与工程安全、化工资源生 态转化与精深加工技术、先进材料制备与材料物理、功能有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与控制技术、肿瘤早期诊治与重要疾病预防、干细胞基础 与临床研究)。
/ I8 B) g5 p; l3 n1 {! U. M4 {
* B  g8 W; t; |' E现在可以很确切的说,增211,不会再过多考虑实力了,只会 平衡地域、人口、高教基础、经济、政 治博弈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战略布局等,越往后这种趋势将越明显,不 让进211教育部可以找到理由,要让你进211教育部同样也能找到理由!* R/ I& u+ {# j

1 g, x( {( R. m% t' f' Q河南是全国唯一的拥有2所省部共建(不是共同重点支持)高校的省份,知道省部共建签字仪式上周济说河南大学省部共建的理由吗???“ 考虑到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现在才 意识到,教育部以前都干什么去了???屁话!!!
7 c4 ]( s  C+ Y  o5 N: A; I
8 V) K/ K  R+ N# D1 ~+ K* s+ H+ d211同理,不算上海、浙江,现在江苏是全国唯一的拥有2所省属211高校的省份,而且还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慢慢等吧,211工程三期首批5虽然 2008年9月陆续公布,2009年2月得到国家承认,但是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确定了,只等海南大学的合并操作完成在加个省部共建才算完整! & G6 L0 ^: `! Q7 J4 O1 P' ~+ R+ C

5 ]+ I' c* D" c( l, [很多消息都说2009年底估计211三期第二批就应该有名单了,暂且不管是真是假, 而且中国的事 情亦真亦假,公布首批5所的时候,教育部曾经说全国所有省份均有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基本”完成,照理说全国各省都有了211, 那就没必要再增加了,那布局也就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还说“基本”完成呢???说明什么??说明211还有缺口!!!2 E: L: g2 k. G7 ?

& b2 @& K; ]: }8 r/ `! ~8 g这些话语其实大家好好感受一下就会注意到的, 现在可以肯定一点,211再增加是必然的,既然一省一 校已经完成,那如果要增加那能增加什么学校呢?很明显要突破“一省一校”了,也就是说除江苏外,还会出现小部分省份有2所省属211。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 已。至于说2009年底公布,个人觉得不太可能,确定一个最初的意向名单倒是很有可能,就像首批5所一样,2007年 11月、12月其实就已经确定了最初的意向名单(可看本人前发帖子)。要是顺利的话,估计2010年年底-2011年初公布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三期建设期 限是2007-2011年,2011年应该就是末班车了!+ W& b, u+ m+ e) L1 u4 ]. y6 u
' \; m1 h5 D1 R
下一批进入211可行性中最快的时间应该是2010年,因为这批的5所已经公布,而其他学校不太可能会进了,那只能等下一批增补,那2009年进211将 不太可能,2008年的这批211,到下一批211增补最少要等2年。
2 D! t! o5 O1 g以前增补的时间是:(大规模增补)一般要间隔2-3年。 8 S% m4 l; |( a$ l4 S
2001年8月(北广)3 B* ]6 k" j9 B- ~3 b- W6 }
2005年9月8日(12所)% @) W5 Z; a# i: ?5 W+ R; f! W
2008年9月14日(5所)
* u8 l& S) j  {: l8 J4 ?0 b* ~% Y3 l其他:2005年12月(西南大学)
7 {+ ?& K- X. h2 L( J0 b200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 ; Q) K/ x( n& t  a1 b0 R- p* D

6 ?# ^5 _# [% q# S& ^) l7 e三期的第二批应该和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同理,这两校就是05年9月增加12所后又增补的! $ C* `; t3 p4 G- i4 Q" l
; ^8 S9 H6 t9 [+ V) A9 M& Q, U7 U. x6 h
教育部07、08、09年工作要点: & j6 i6 m  x. q; R0 ~
2007年:启动实施“十一五”(2006-2010)“211工程”建设。 ! `  a5 y; g. V/ {5 c
2008年:全面启动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
" [* t' \) s! p) H% i# [2009年: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
3 w7 i- _3 P# f% I: j% t7 N“211工程”三期建设预计到2011年完成,资金由国家、部门、地方和高校共同筹集,中央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
9 @9 O) s5 P4 d# Y( m0 o: F( z/ W( B$ D
“211工程”三期时间跨度是2007-2011年,08年9 月“211工程”三期第一批增加无211省份的5所,“211工程”三期第二批如果要增加,应该是2011年底前,极有可能在2010年底。5 H0 {, W( Q" T' r; m4 F+ i  s

- N" L" s8 |. O( Z/ o5 Q4 q西部重庆(现在两个都是教育部直属的,无市属211),四川(科技城建设需要)名额机动,可给可不给,西政比重医可能性要大,西科比成理可能性要大。
  j1 [8 I2 E2 v, u+ }% ~( C中部湘潭大学和河南大学估计两个都要进,如果从教育公平,人口,经济等方面衡量,现在的教育水平来看,湘潭大学估计没戏,但是中国是个讲政治的国度。
) q3 \. h" n' m$ w东部唯一有可能的是河北(只是有可能,估计河北到时候不算在东部,算中部),河北大学还是燕山大学不好说。
6 G" t, m" P- E7 n* @  N: l这样就有3-5个名额,现在最关心的是如果河北有,那名额是给河北大学还是燕山大学?
- c2 b+ {" L, l  B
' j" X) T7 R9 n6 f0 y8 Y5 ^0 v, A: {按理说山西大学也有戏,但在中部机会没河南,河北大: ; S) m* i  c) W0 q* V; T/ A) R& ?
政策导向教育公平上:中部:河南>河北>山西>湖南
1 a* l- Y$ V: a" K8 h: i. g8 e掺杂着政治因素后,虽然不会对河南河北有影响,但山西估计拼不过湖南了:
9 W- I0 B7 u# c' D1 a河南>河北>湖南>山西, I) c9 w2 n  q$ H, y
  {3 o. \& e- z# p- q9 t' x
重庆,四川两省市现在的高教状况对高教的需求并没有其他地区迫切(如河南,河北等),也就是说现 有的高教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对高教的需求。
0 y  x& r% b0 Y  }# q4 I重庆现在有两个教育部直属211,其中1个985,如果需要增补,完全是因为全市无市属211这个情况,也就是落实一省一校原则,但是一省一校并非是要求所有省份都必须要有省属211(现在湖北,山东,浙江,重庆,甘肃5省没有),也就是 说,全国所有省份最少都要有一所省属211并不是必然,有合适的当然好,不增加也不至于影响大局,本来优质高教资源就有限,本着宁缺毋滥的思维,把有限资 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为什么重庆名额可有可无的原因。
" b6 f/ X! f% L+ x% y) R, C四川则比重庆还更没有理由再拥有1个省属211名额,本身有4所教育部直属211,其中2所985,另外还有1所省属211,如果要增加,那唯一的原因就 只能是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需要, 所以说四川名额可有可无,要看国家态度。
. k# [) |1 x& z. E5 [) U' J0 L+ |6 Q0 ?5 F0 F7 ?. V; U
至于浙江和甘肃,首先来看浙江,现在有1所部属985,1所省部共建,若干所比较有潜力的省属骨干高校,甘肃现在也有1所部属985,1所省部共建,但是 西北师大以下基本没什么上的了台面的学校,并且甘肃在西部,浙江在东部,从目前国家大战略上看西部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东部,况且浙大还是2+7之一,这也不 是985的兰大能比的,很明显浙江的高教基础要比甘肃要好,两省现在都没有省属211,教育部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增加东部高校而不顾广大中西部省 份感情,所以说两个情况相似的省份,甘肃的机会应该比浙江大。 ' l6 B5 j" ?( E6 i

- j/ q" c0 X& H" }" _! E那是不是甘肃就一定会增加呢,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对于甘肃这样的西部省份来说(经济、地域辐射作用、国家战略布局等方面),其现有的高教资源(1个 985,1省部共建)和其他类似的西部省份相比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对高教的需求。如果需要增补,完全是因为全省无市属211这个情况,也就是落实一省一校 原则,还是那个道理:一省一校并非是要求所有省份都必须要有省属211,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省份最少都要有一所省属211并不是必然,有合适的当然好,不 增加也不至于影响大局,本来优质高教资源就有限,本着宁缺毋滥的思维,把有限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 n" G% F( W' `& D* a! m1 W+ K1 ]1 o7 y. g. j1 z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会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三校的省部共建出台的背景是不是相同的问题,2008年9月以后5所211陆 续公布,10月河南大签协议,09年3月西北师大,09年6月浙江工大才签。这里面深究一下还是有点道道的。
9 L7 b3 V/ O9 f9 s为什么河南大学紧接着211公布就签,08年我还在校时,也就是公布211前,因工作关系,当时我接触的校直部门领导(是今河大“211”和省部共建工作 领导组成员,大家可以查一下)曾很有信心很肯定的说过河南大学的211快下来了,但后来省部共建下来了,我又想可能是他把省部共建当成211了,后来又一 想,觉得混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初河大已经进入211的初步意向名单,但是因为博弈,教育部谁也不得罪,把河大从名单上取消了(见 “211工程3期首批5所确切时间”最后一段分析)。' z% R5 }0 ?5 g, s
而浙江工大这么后才签,估计真是不可能进211的一个补偿了。这是本人的一点猜测。. ^( ~0 }: i$ b1 m& \) D
; x. M8 n: B" s1 T- Q  s8 _
另外请大家动动脑筋,这次增加211的目的是不是真的只是对那些没有现在省属211的省份(浙 江、甘肃、湖北、山东、重庆)进行弥补,如果是的话,那不用说,只有西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北大学五校有资格。再动 脑筋想想,如果仅仅以为是这几个学校的问题,那教育部可不可能再次对211进行增补?
7 a8 @  z7 |% a8 Q: ^# `6 y2 V% F
" L" j0 {. |% M4 y/ m首先, 现阶段教育部在全国所有省份都已经有211大学的大前提下,是不会对一省一校原则轻易松口 的,更不用说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过仅停留在曾经领导口头上的一省两校原则(江苏,上海是以地方高校前六名可以直接进入 211的名义进入的,与一省两校无关,最终在激烈反对前北京、广东等地在当时都只进了一所),在96年发达地区一省两校待遇遭到了激烈反对后,其实一省两 校原则就已经作废,现在更没有价值了。 5 h$ Y# H1 G) a. i& h
教育部考虑的是一旦放弃一省一校原则,那全国高校申报211将无法控制,且优势明显的东部高校将占尽先机,那时高等教育在东西部的差距将加剧扩大,教育公 平性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但是,不放弃一省一校原则又会限制全国所有高校包括人口大省,高考大省 等地的大学申报211,因此,教育部既要坚持一省一校来阻止东西部高教差距扩大,又要在不违反一省一校这个大前提下适度增加一些受一省一校原则限制,无部 属高校的中西部人口,高考,经济大省的211名额,要达到这个目的,将省部共建与省属区别开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就不会违反一省一校原则了。 ! @$ J2 Z4 _) a% L: z1 T) I
教育部没有正面回答省部共建是直属还是非直属,还是介于期 间,定位模糊,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模糊,那么所谓的一省一校也是模糊的。 关于省部共建 高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_+ @5 L5 A7 a' C4 o5 O. i
----2008年省部共建研讨会发言8 _6 W3 A: ^5 z0 T
湘潭大学副校长 周益春
9 N. v5 ~# d" f0 c1 d2008年9月16日
! o1 O* b! _. |; j3 U
0 t; e1 `& l! s1 x+ r, H(三) 国家财政加大支持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建设的具体建议 ) _& R) C1 U; ~; N7 U; E% D
1、建议中央财政采取分步实施、重点扶持的方式,首先将中西部具有领头雁作用的省部共建高校建设纳入 国家高等教育的专项规划(注:已经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财政情况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的建设(注:已经成功争 取到财政部省部共建专项经费)。然后通过省部共建高校的带动作 用,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其他地方高校的投入。 , J0 F6 X: G' ?3 o! Z/ f6 A  _
2、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等 部委对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参照“211”工程高校予以政策倾斜和适当经费支持。对尚未进入“211”工程的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进行重点培育,将建设成绩突出的高校逐步纳入“211”工程行列,特 别是对省部共建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纳入“211”工程学科给予重点建设。: H; f3 \, G& h3 h4 [- C

3 c+ ]  H. ]6 h2 x- L, z+ f对于湘潭大学副校长的第2条建议,据说在2008年省部共建研讨会被参加会议的教育部领导默认了!期待!!!
& t( z% S, O( K& {% g- A$ f) J! j' e
以上论述有猜测,也有已公布的事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想碰撞,百家争鸣!且信,且不信!如事后与事实不符,勿怪!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1953年,当时的高等教育部认识到"掌握重点,适度集中使用力量"发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并于 次年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等6所高校 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59年5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 定》,指定16所高等学校为全国重点.1963年, 全国重点高校的数量增至68所.这68所重点高校,当时清一 色均为教育部直属或中央行业部委所属高校,没有一所是地方高校.这种状况直到1978年, 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颁发后才略有改观.该文件指出,"考虑到有些省,市,自治区和有关部委积极办好高等学校的迫切要求和一些 高等学校的具体情况,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随即将全国重点高校增至88所,其中有7所是地方高校(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寨 农学院).这7所地方高校之所以入选,除办学水平方面的因素外,显然还有照顾边远地区和政治方面的特殊考虑.此后,全国 重点高校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措,可以说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211工程"是一个"建设过程"而不是"宣布一批重点".这就意味着, 地方高校的总体水平和实力,虽然还不如直属高校那么高,那么强,但是由于进入"211工程"不是一个荣誉或名分,而是进入一个"建设过程",鉴于合理布局 的需要,特别是鉴于地方高校在当地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在政策上"首先鼓励有条件的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着力办好一二所代表本行业,本地区先进水平的高 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然后从中选择某些条件符合的高校进入"211工程"进行建设,顺理成章,而且在实践中也便于操作.这在政策上也就表示,一般来 说,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可能有一所高校列入工程进行建设."211工程"的实际进程,基本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和政策要求.少数比较发达的省份,如江苏,浙江,上海等有2所地方高校进入211工程,原上海的第二医科大学和浙江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 学也列入工程,后分别被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 t% o) ]" l4 J1 w; t3 ^. `- a) H全国唯一一个一省两校的省是江苏, 其省属211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其中苏州大学是江苏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主要是因为苏州大学在2000年时合并了原苏州医学院(隶属于原国家 核工业部,放射医学全国第一),苏州大学211工程1996年底部门预审,1999年立项,2002年2月,国防科工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南京 师范大学211工程1996年4月部门预审(地方高校第二),1999年7月立项。
6 Y1 k& l' [) P  ?0 y" J! M) d. D9 G9 O, [
教育部如果要解释,非要说江苏不是一省两校,除非说苏州大学是省部共建 高校不算省属范畴,这样的话,河南大学作为省部共建高校成为河南第二所省属211就没有了制度障碍。
: f, _7 [( I8 ^! p9 D
$ Q2 c5 b7 H" `9 `' h) U; ?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中,部属高校84所,占75%,地方高校只有28所(05 增贵大,08增5所),只占25%。而05年之前,地方“211工程”高校只有22所,“九五”期间国家确定重点建设的61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只有4所。 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总共增补过20所211高校,其中14所是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只有2005年增补的贵州大学和2008年增补的5所是 地方高校。
: q9 V0 q2 O0 S% `! I7 _5 [
% p; b+ F9 y8 S' c- R' H从全国大范围211立项最后一所高校太原理工大学(省属)2000年211工程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以来,近十年来,教育部总共增补过20所211工程高校,其中14所是国家部委 所属高校,只有2005年增补的贵州大学和2008年增补的5所(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 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是地方高校,而这6所高校均是所在省(区、兵团)第一所211工程高校,并且还是省部共建高 校,这些高校都是先进省部共建后入211.:/ j" p, _' K# p' H4 Q; k
1 h9 Z' e+ D# E5 V* f" D
2001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教育部)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 Q7 z( T9 q* a7 G: P2005年9月8日,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中国政法大学(教育部)、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后并入清华)、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贵州大学(省属)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 Q. K6 k, E, N* }
2005年9月,西南大学<西农+西师>(教育部)宣布进入“211工程”,12月正式立项。
$ C! U7 i! o9 S" {2005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进入“211工程”。
4 S% A. S# X) m, L" C1 ]* A, B2008年9月,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5所省(区、兵团)属高校进入“211工程”。- d" j/ p8 G  d6 f. O$ g# \
# E) {3 w! q% s; }9 f
很巧的是,10年来增加的20所211中的6所省(区、兵团)属高校均是先进省部共建后进211,2005年的贵州 大学是,2008年的5所也是。贵州大学2004年12月23日省部共建,2005年9月8日就进入211。还有一个就是2007年12月24日省部共建 的海南大学,2008年9月也进入了211.难道这只是巧合吗?恐怕没这么简单吧!如果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那省部共建就是211的敲门砖,预科班!8 O* r- e: I. K! `1 C: R+ ]9 D7 o
" j% E6 P! J) F4 ~% d
教育部与省(区、兵团)共建地方高校名单(共22所)
  I( E$ N* k" ~7 J& Q/ V3 C1 Z, R共建省 共建高校 共建时间 ( S/ y4 f( _3 f
. W. a/ W; Y# B2 @  u4 E5 q  |
兵团 石河子大学 2004年5月25日 211 8 P  J# M4 G. u4 Q( X7 N+ N% a
西占区 西占大学 2004年9月20日 211
* i- w) ~) J0 {  B1 V青海省 青海大学 2004年12月5日 211
7 x2 ?0 X) L9 k* m5 t5 P贵州省 贵州大学 2004年12月23日 211
; t' U1 E. m! I  E# n宁夏区 宁夏大学 2005年4月22日 2116 I! |7 f: e9 P0 D
海南省 海南大学 2007年12月24日 211
; V3 _, y$ o5 G6 i4 S0 K' |
8 t1 R1 y. A: B看看2008年10月17日河南大学实现省部共建后 校长关爱和对211工程的说法:4 F. F( r* R+ d% R

! c' s! D1 g) [. x: @# x" A8 L8 F河大还能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吗?关爱和说,“211工程”高校是河大一直的目标,因为现在受一省一所的政策所限。河大现在只能说是进入了重点高校的“国家预备队”, 河大以后可以再创造机会。
9 ]" W- I- a8 P. a$ w" b “省部共建并不意味着河大即将跻身‘211’行列,但它是一个 重要台阶。”河南大学校长关爱和否认这次升级暗示河南大学将进入“211”行列,但他自信地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并表示河南大学会以此为契机加快 发展。# n9 B4 D5 g9 |0 G
, E+ r2 y4 V. `" C- Z  `
2009年4月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在科技馆2楼报 告厅做了“紧紧围绕主题,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的专题报告会:0 V! s# e# r) F  l
% ]/ |/ I  e+ F( `  Z
关爱和指出,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是我校发展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这意味着有些事情由过去根本不可能而变成了可能,过去对我们很多有形的、无形 的限制门槛,有可能被突破。我校会获取更多的国家政策、经费支持,会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有力支撑,将使我校得以在教育部有关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更加具有科学 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发展规划,为我们带来很多新的与国际、国内重点大学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使我们的办学视野更加开阔,有利于我们在国际化、信息化、全球 化背景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省部 共建为我校提供的发展契机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发挥好省部共建平台,利用好省部共建平台。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一省一校已经被突破:
& @( l8 I1 N8 J7 p  u江苏2所省属211: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0 f8 Y. G" M& l/ Z上海2所市属211: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被上交合并)
: L6 C, v" |) ]6 j新江2所省属211:新大,石河子(虽然兵团单列,但依旧在新疆)。
8 h# d0 [8 R& ]浙江2所省属211: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均被浙大合并)4 _, M% S3 |5 F7 }, a

. ~/ w( `, H- J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原省属“211工程”大学情况:
6 g/ a7 E3 [3 E6 e6 V& ]+ [! X( z! C! i
上海 :上海大学(1996 年12月部门预审,1997年12月立项)2 [8 Y( {/ P! h/ A7 s  c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6年7月部门预审,1997年11月立项,05年7月并入 上海交大)- S- q# i$ U5 q

& ?+ P3 h* j* L1 x0 B4 I  s- I" x江苏:南京师范大学(1996 年4月部门预审(地方高校第二),1999年7月立项)4 z! _$ P* t. j* x
苏州大学(1996年底部门预审,1999年立项)/ [! b0 i+ ?( O1 R2 c3 Z/ R

+ ]8 C5 X/ c, k* j8 U- ?$ m浙江:杭州大学(1996 年9月部门预审,1997年4月15日立项论证,1997年立项,1998年9月并入浙大)2 |0 P8 ~6 J& O% Z1 }
浙江农业大学(1997年部门预审,1997年4月30日立项论证,1998年立 项,1998年9月并入浙大)9 _4 t' ?5 t, }! S' J
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初部门预审,省立项,国家未立项,1998年9月并入浙 大)
! k! t- P1 d& H( R% l4 P9 T4 ^( L2 m
所以说,所谓的突破“一省一校”完全是伪命题,因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早就已经是“一省两校”了,可能你会说上海因为合并现在只有上海 大学一所市属211,而浙江则没有一所省属211,但是江苏现在的两所省属211苏大和南师又怎么解释,难道不是突破“一省一校”成为“一省两校”的明显 事实吗??? 教育部应该承认,“一省一校”只是一个没有理由的借口,中西部地区的有些省份能不能突破“一省一校”成为“一省两校”地区,关键是要看教育部的魄力和决 心!!!但愿教育部不会让广大期盼优质高教资源的中西部人民失望!!!
& ]1 [' K1 i6 \) e3 [  ]6 p0 I+ V# \6 T" ~. Z3 x- M! ^1 ~
现阶段突破一省一校的关键,就是教育部承认“省部共建”介于省属和部属之间。211工程文件是上世纪末下的,当时只 是说省属高校一省一校原则。而这世纪初教育部又搞了个省部共建高校,这个算省属还是部属或者两者都不是,教育部并没有定论过。所以增或不增,教育部都可以 说没有违反原则。所以建议河大要重新定位省部共建,我们的定位不是省属院校,而是中间性质,211的西北大学一直在争取教育部直属,它们去年进入省部共 建,可以说明进入教育部和省共建等同于教育部直属,或者有些地方效果是一样的。 , _8 i, ~! r4 @3 J& V8 R6 H
《关于省部共建高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2008年省部共建研讨会发言 >>是湘大周益春副校长在2008年省部共建年会上的发言,实质上是向教育部摸清省部共建实质的问题,但是教育部没有回答,至少只是模糊其 词。周校长在发言中说: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省部共建是什么?是进入“211工程”还是“直属高校”的前奏?还是其他? 思考: 1、不应简单看成“211工程”或“直属高校”的前奏;2、应该有自己定位与体系:在重要性上应并列于985、211。教育部没有直接回答。不知道是默认 还是不好回答教育部的省部共建是否意味直属的问题。既然如此湘大定位于非省属,是合情合理的。如此一来一省一校限制可能不攻自破。
4 w: i: A% u" z$ h" |- \! ]6 D
. }8 j. o9 q/ q首先,现阶段教育部在全国所有省份都已经有211大学的大前提下,是不会对一省一校原则轻易松口的,更不用说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过仅停留在曾经领导口头上 的一省两校原则(江苏,上海是以地方高校前六名可以直接进入211的名义进入的,与一省两校无关,最终在激烈反对前北京、广东等地在当时都只进了一所), 在96年发达地区一省两校待遇遭到了激烈反对后,其实一省两校原则就已经作废,现在更没有价值了。 9 n! f) k; n0 S7 S
教育部考虑的是一旦放弃一省一校原则,那全国高校申报211将无法控制,且优势明显的东部高校将占尽先机,那时高等 教育在东西部的差距将加剧扩大,教育公平性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但是,部放弃一省一校原则又会限制全国所有高校包括人口大省,高考大省等地的大学申报 211,因此,教育部既要坚持一省一校来阻止东西部高教差距扩大,又要在不违反一省一校这个大前提下适度增加一些受一省一校原则限制,无部属高校的中西部 人口,高考,经济大省的211名额,要达到这个目的,将省部共建与省属区别开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就不会违反一省一校原则了。教育部没有正面回答省部 共建是直属还是非直属,还是介于期间,定位模糊,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模糊,那么所谓的一省一校也是模糊的。 211增选,是政策问题,而非实力问题。谈其增选,有个首要前提,即教育部有无突破“一省一校” 原则之决心。如果不拟突破,那么网上争论颇凶、实力较强、自认为“该进”的省属学校,大可不必再伤和气,谁也没有机会。从现实情况看,现在每省都已有 211分布,青、藏、宁、琼、兵团的空白也已填补,如不突破一省一校,似乎211也已没有增选的必要。现在既不违背“一省一校”原则,又有点实力的省部共 建高校,也确实不多。
4 P( W; q$ U' c- B/ N如果,一省一校原则突破,那么当有一批学校进入。河南大学肯定要进,这不是实力问题。河南人口过 亿,高等教育极其落后(远比河北、湖南落后,除了郑大什么玩意都没有,无985,无部属,无任何拿的出手的学校)。现在河大不进,教育部搪塞的理由就是 “一省一校”制度。如果制度打破后还不进,没法向一亿河南人交待,这个理由要远比实力、政治势力、某某人的影响有说服力的多。当然,一省一校原则突破后, 估计其他众多有实力的省属高校也都会顺利进入。 + y, l, B* B- m. \4 ?
但现在的情况是,教育部会不会放弃“一省一校”。个人猜测估计暂时不会。此原则一突破,校校有争 取之理由,让谁进不让谁进,领导会很为难。况且大批学校进入之后,211也会变得确实再无意义(第二个“1”的本义是100所)。可见教育部暂时没有放弃 “一省一校”原则的思想准备,但是可能会以另外的方式比如说省部共建进入。 ) w% n# h' e7 _: I! e0 D
) E& v; T+ v- y% ]$ i3 k
转帖:
2 E- Y- n, j6 [3 i2 N% U, H" ?" t9 j遴选211标准,是听说的,不一定准确,这次211三期主要是中西部欠发达而且暂时无211大学的省份选择211(“211工程”三期第 一批5所已经公布),同时考虑中西部部分省份增加一两个省份使其一省两所211院校(“211工程”三期第二批增补)。 9 \/ q" `! N" h5 I# F5 f* S( w
, Z, t3 C1 P+ S0 d9 r5 |$ a
这是应该说还算准确消息。但我不知道那个6所左右最大可以有多大的偏差。至少现在我不知道除了已经肯定进入的5所以外另外1-2个名额会 选择哪个大学。确定一点:211三期院校全部在省部共建大学里选. 现在应该说不是省部共建进211没戏。省部共建是211的预科班,相当于3/4个211。到目前为止,一省一校或一省二校没有破例的,以后估计也不可能。 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教育部重新认定省部共建高校不属于省属高校而归类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范畴,这样一省一校规定自然失效了。应该把省部共建理解成介于省属和部 属之间的一类,这样就不违反一省一校原则了。 % F2 U% A% R$ p0 x3 @" l7 [2 {
4 b, h) Y- c- _. o8 h% f" L; G
如果三期确定要增补第二批,又会引发高校间的争夺,而且如果有增加又会伤及其他竞争高校的利益。众所周知,第一批是政策结果,因为都是没 有211的省(自治区,兵团),其他高校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而如果第二批进行增补就有所不同,为数不多的名额肯定会带来众多的失意者。
# i. T5 [( E$ J% p
1 G: |3 ^( v3 P9 ?9 O/ O说是09年底2010年初公布,估计要拖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就像三期第一批5所一样,08年6,7月其实就已经确定了(9月 中下旬下文),但是正式宣布时间是2009年2月份。教育部会均衡教育公平化。而河北3所学校之争,难分伯仲,教育部给谁进都难说。湘潭大学要进,从教育 公平的角度来说,其他高校会有很大的意见,不过政治因素很强。西北师范大学也可能以省部共建的名义进。年初4月在南宁开的教育部会议上,一个教育部司长说 过省部共建高校中若不是211的高校教育部会努力创建211,这句话意味深长,相信年底就陆续出来,明年初2月后全部公布。毕竟这次还是中西部高校的小部 分增补,所以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最有希望,河北难定,湘潭难说。教育部共建高校的会议在银川,广西等地召开过,领导的各种发言和表态综合起 来是上述一个态度,省部共建在国家教育中长期建设规划里占据更主要的地位,没有211的要力争211,关校长“三是适度增加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 数量。建议在“一省一校” 原则的基础上”即指211。 # F+ t! |2 X& ~. N8 y
; X$ |6 t  _  t3 B
新增211角逐:发达地区VS落后地区:
* \' S% f) d; {) Thttp://tieba.baidu.com/f?kz=342845908 1 r$ ^# Z( P  C9 F/ h" f
4 e3 {+ m/ \0 O5 q4 S3 J
教育部与省(区、兵团)共建地方高校名单及经费(共22所)
& X- r6 f( y0 {, v" \& [- `共建省 共建高校 共建时间 + n4 ^6 p" z) G  U; K% D6 p% B
河南省 郑州大学(2004年2月27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经费投入支持(1000 万) / B# Q: F& R- s0 h* u1 ?; A/ x! {% r
新江区 新疆大学(2004年3月11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支 持(1350万) 9 X' m3 P' ~* N7 Q1 i
云南省 云南大学(2004年3月11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支 持(1350万) 1 u+ C0 D" _5 ~+ F" l2 u
广西区 广西大学(2004年3月18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支 持(1350万)
( I  B1 j* n& E内蒙区 内蒙古大学(2004年5月14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 支持(1350万)
4 r+ n. F8 L8 T2 r2 t. l% K, y兵团 石河子大学(2004年5月25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经费投入支持(1000 万) # x6 A+ _2 r! @8 Z
西藏区 西藏大学(2004年9月20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 [# j$ A% X& n" n# @* q2 H青海省 青海大学(2004年12月5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 Z- {+ P8 [9 v' C4 S+ A7 t
江西省 南昌大学(2004年12月15日)211,将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一定的经费投 入支持(1350万) 9 h" B/ h* v& U  _# |9 F
贵州省 贵州大学(2004年12月23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8 ~# g9 L7 ~2 t3 n1 b
山西省 山西大学(2004年12月24日),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 o; D. _$ c0 F2 _8 x/ L1 v宁夏区 宁夏大学(2005年4月22日)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5 ~/ i* I! X( q) R: ]. V. j1 E1 l. G9 H陕西省 延安大学(2005年6月9日)(共同重点支持),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2000万) 0 N7 r# \6 `8 n
河北省 河北大学(2005年11月10日),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 (1000万) . j+ T% v! D! G: T5 A/ d3 t
湖南省 湘潭大学(2005年12月17日)(共同重点支持),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 费投入支持(1000万)
9 g  [* J8 C, h+ d1 A吉林省 延边大学(2005年12月25日)211(共同重点支持),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 定的经费投入支持(1000万) , f( v2 t7 W7 h% b8 @0 s! }
江西省 井冈山大学(2007年10月28日)(共同重点支持),将视条件和可能,积极争取给予 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1350万)
5 j% ^0 w) I" I+ h. Q1 k8 d海南省 海南大学(2007年12月24日) 211,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 持(1000万) $ O3 z$ J! m8 R3 e; d3 ?8 m; ^3 O
河南省 河南大学(2008年10月17日),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2000万) 5 l5 x$ Z# A0 R
甘肃省 西北师大(2009年3月16日),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2000万)   O/ G! ^" `6 ~6 p0 t% u/ W
陕西省 西北大学(2009年3月22日)211,视条件和可 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1000万) ) }% @8 B4 o; m
浙江省 浙江工大(2009年6月8日),视条件和可能,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投入支持(1000 万) $ D+ X; x! u: m! L

+ }0 C0 E" g3 Q+ x! c& b共8所非211省部共建高校,其中: 3 j& b5 }. n$ W: N  p" X# J
陕西省 延安大学(2005年6月9日)(共同重点支持)(无博点) & e6 g6 `) n1 B: S
江西省 井冈山大学(2007年10月28日)(共同重点支持)(无硕点)
& P7 u/ ]* T1 J  |) F* }剩下的6所中除浙江工大【浙江省 浙江工大(2009年6月8日)】因为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有难度外,其他5所高校进入211的可能性都很大:
9 W1 c6 q, t. k$ i山西省 山西大学(2004年12月24日)
1 T; T& o' e$ M9 Q, Y- e河北省 河北大学(2005年11月10日) ! |  _3 h! r1 t, y% C9 I
湖南省 湘潭大学(2005年12月17日)(共同重点支持)
! K0 S# |8 y* R" i& [0 _- ]河南省 河南大学(2008年10月17日) ; C( _* b7 A' A0 o
甘肃省 西北师大(2009年3月16日) * J& U2 I1 D  n% w+ w& Y

6 H1 n; u) B$ ~& i+ f2 D1 V9 A' z中国各省人口排名及211高校数量 * d( g2 H$ `' @4 f2 u& w9 T$ v' @
1 河南 9613万 1
' u! X! T1 H0 J7 l1 \- V2 山东 9082万 3 $ E$ b! A$ i5 r/ s6 ]4 T7 P. e: O
3 四川 8673万 5
' [$ Y7 s" T6 t9 ?  F2 T% L4 广东 7859万 4
  {5 f$ t$ ^- P5 江苏 7381万 11
# F/ m- o# ]- H% m2 u. R6 河北 6735万 1 2 u4 G  t& T! [) a- j& D4 D
7 湖南 6629万 4(加国防科大) 4 ]& ]0 D- K( x2 L! Z) i0 v
8 安徽 6338万 3 7 u3 I) S! N5 `% P7 V; s9 @" v
9 湖北 5988万 7
- L9 Y& x9 l) t# K* R3 Z10 广西 4822万 1
: N! C, \4 z; O9 q: k1 G$ w/ \2 R9 f11 浙江 4647万 1 " C! c1 G3 H5 @) j9 ?: C
12 云南 4333万 1 ) r/ U% W3 T8 l: o: f
13 江西 4222万 1
! Q4 T7 K8 f: L' m+ g% Y  }14 辽宁 4203万 4
2 e, B& \% x  Z6 X6 |/ L# c15 贵州 3837万 1 8 ~' T0 Q: X! l. M
16黑龙江3813万 4 7 ^, p1 G$ q) n
17 陕西 3674万 8(加第四军医大学) % g6 N- e+ l3 W! v
18 福建 3466万 2 - l) _; B/ C( O+ a% G
19 山西 3294万 1
' I& r6 v! V' j5 j6 t  r20 重庆 3107万 2
, e6 d" r. j3 w4 Q7 Z2 H: e% h21 吉林 2699万 3
* w" ~0 c9 p! k- Q' `22 甘肃 2593万 1 / B, o! d( z8 g" ^) l& p
23内蒙古2379万 1
+ G6 a8 u  s% _" G% r% B; n24 新江 1905万 2 - z9 F6 p0 y" ?# u+ N
25 上海 1625万 10(加第二军医大学)
+ p1 J4 Z: b! |2 p9 R& l5 G+ g) D26 北京 1423万 24
# ^9 l7 D+ k! R3 Q1 M6 i0 W9 }; E27 天津 1007万 3 ( W1 F* v+ M, l  C. A6 c  s! F
28 海南 803万 1 ; h; b* c) W( v/ Q" j0 E; a) j2 L
29 宁夏 572万 1 - P, H- t, T3 D2 `
30 青海 529万 1 0 ~- n; q( |/ C. E: g' A# F
31 西站 267万 1
: I: r5 V- [& H(数据截至2006年9月) + ?% l  j) o- ~5 _( b8 s
2 x! [8 x# c5 w/ O  F5 s
1 河南 9613万 1
5 ?# {9 B9 ^7 a+ J6 河北 6735万 1
3 T3 }+ ]  U5 i( ~) q7 n, E$ ^10 广西 4822万 1
. t! E, W7 k% h% L# R11 浙江 4647万 1   L& j4 i+ u# b, F+ j
12 云南 4333万 1
$ m9 X7 c" D% R. p2 i13 江西 4222万 1 9 K; ]+ ^  z" |1 S4 t
15 贵州 3837万 1 / M' Q8 f! k3 x" c: T+ Z
19 山西 3294万 1
* o$ y! _: `$ K22 甘肃 2593万 1 ) R+ J5 f) T! B, m0 K# p
23内蒙古2379万 1
. l: f/ `, Y* @. v1 i& Y+ n28 海南 803万 1 2 r7 v6 V; m/ M
29 宁夏 572万 1
( |8 l8 Z4 w- c; W30 青海 529万 1 ( Z7 Q' E3 U8 g5 P/ g9 X
31 西站 267万 1
$ {9 `7 [) P2 u$ j7 x: i; }8 v7 ]5 S# f; d
这次中西部应该是受益者
' {! o% |* Q6 E+ ~6 l% P
- e0 ]. U' E+ ]" p% F2 Y西部重庆(现在两个都是教育部直属的,无市属211),四川(科技城建设需要)两地名额机动,可给可不给,如有,西政比重医可能性大,西科比成理可能性 大。   J5 C" g% ^& n4 s
中部湘潭大学和河南大学估计两个都要进,如果从教育公平,人口,经济等方面衡量,现在的教育水平来看,湘潭大学估计没戏,但是中国是个政治的国度。
% G, z& V" G( ~8 d! D1 r" k东部唯一有可能的是河北(只是有可能,估计河北到时候不算在东部,算中部),河北大学还是燕山大学不好说。
$ K+ K8 f% G/ r0 |这样就有3-5个名额,现在最关心的是如果河北有,那名额是给河北大学还是燕山大学?
, i9 }* Q! v  U, h% e% c
! V. p% c# _. {& ?) R2 w/ T按理说山西大学也有戏,但在中部机会没河南,河北大: : d" m: q# L5 z- |! m8 `5 o2 }( H
政策导向教育公平上:中部:河南>河北>山西>湖南
% p' o2 O$ I7 G6 m掺杂着政治因素后,虽然不会对河南河北有影响,但山西估计拼不过湖南了:   V4 U4 U# _2 h
河南>河北>湖南>山西 . E% D+ m7 H0 v  p+ H( x

8 w2 y/ V, c2 U$ r- \2 ^1 a* e& }我猜测:如果河北有,那名额是估计会给河北大学,而不是燕山大学。原因很多,关键是省府方面。
$ ?: G8 s7 s$ i9 ^1 ]1 X0 q# Z, L1 s8 W* G$ T3 y' x+ _
河北下一所211前瞻--河北大学篇(转帖)
. v" @6 b- }% _: R
( B6 s' q, j% M! j/ b网上又开始了增加211的热议。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前提是河北可以有幸争取到一个名额。
3 r/ A# {: R4 |" U河北大学--本来如果按照一省一所这个原则,河北大学本来应该是河北第一所211高校。某种原因这个名额落到了河工,当时其他师大,燕大,还无力和河 大,河工去争这个名额。可能河北高层甚至河大认为211这个名额是一个迟早问题,除非全国不在新增211。所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注:1996年)。 4 ?# V! U$ H3 @) g# h. `
211的增补是肯定的--试想,法大,财大,华电,诸多实力高校怎么可能甘心长期游离211之外?以这次河大的对手已经不是河工,而是法大,财大,华 电,东北林大,等这样的强手,河大似乎根本没有抗衡的实力。再说还有河南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这样的同级别高校做伴(注:2005 年)。 1 q0 d# c2 X* [  F
211的又一次增补如期而至--至今无211的省份,就算人家不去争取,教育部又怎能忍心不给人家一个名额?这次对手换成了宁夏大学 西占大学 青海大学 海南大学 石河子大学,面对这些高校,不光河大,其他高校也都不忍不愿再抱怨些什么(注:2008年)。 . P  o8 R- i, _, `: p2 {( ?) M
211的增补不会没完没了--这次,其他高校肯定没有继续等待的耐心了,为了这个名额做最后一搏。河北大学这次的对手成了他的老对手--湘潭大学,河南 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大学,当河北大学想和他们殊死一搏的时候,不经意见,河北师大却无意中成了其一座似乎难以越过的坎(注:09年底10年初)。
* R- T6 \* x2 g6 C5 v9 \毕竟石家庄突然成为全国唯一没有211高校的省会,教育部无意中把石家庄逼到了绝路,那么以师大为代表的省会高校自然已经没有办法袖手旁观。此时,河大 第一对手已经不是燕山,而突然变成了一个比燕山更强劲的对手--河北师大. & ]" e) Q; _/ g7 v& {

6 w* `5 n/ e# {1 D2 @2 p2 M' `河南郭省长08年9月视察河南大学,并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第一,要千方百计争取进入211工程。我在这里表个 态,我们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起码第一步要搞成省部共建。下一步省里要出面与教育b衔接,再专题向国务y领导汇报,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 标。”
/ g9 @* `. S& c5 p2009年6月23日,河南省委徐书记莅临河南大学,提出要采取各方面措施包括支持学校发展,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 的地位,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更重要的位置;要加大对河南大学的扶持力度,解决学校发展中必需的经费投入,下一步还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三要和河南大学一起 很好地谋划,如何使这所百年名校焕发青春。
0 ?3 ~! \1 n4 h  x( p“211工程”近期内幕(转贴,不知真假):http://bbs.dahe.cn/bbs/thread-1248690-1-1.html ) ^3 G0 P- N& y
" L* y& O3 Z* `3 D0 ]+ Y, z5 G3 K! k
“九五”期间(1996-2000),“211工程”在99所高校中实施建设,主要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和两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九 五”建设资金为186.3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27.55亿元、部门和地方配套103.2亿元、学校自筹55.6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64.7亿 元、学校和全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6.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等85.5亿元。
% c+ v2 e5 f9 A& H  “十五”期间(2001-2005),“211工程”在107所大学中实施建设,主要安排了821个重点学科和三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 目,并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五”建设资金为187.5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60亿元,部门和地方配套59.7亿元,学校自筹67.8亿元。用于 重点学科建设97.9亿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7.1亿元、师资队伍建设22.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等30.4亿元。 " y1 B  J  a) G; r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工作汇报。会议同意进行“211工程”三期建设。目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正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11工程”三期(到2011年结束)已经部署实施,“十一五”期间(2006-2010)。3 D2 j) q6 c5 Q5 q* [

& H0 ^; J/ u/ o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中,部属高校84所,占75%,地方高校只有28所(05增贵 大,08增5所),只占25%。
/ o% K2 W, j8 Z4 o, O1 X
8 C8 \; R/ Y. f而05年之前,地方“211工程”高校只有22所,“九五”期间国家确定重点建设的61所高校 中,地方院校只有4所。 # F0 Y+ ?9 q. e6 v+ A
9 B" s" O1 F7 A3 @
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总共增补过20所211高 校,其中14所是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只有2005年增补的贵州大学和2008年增补的5所是地方高校。 ; v* I9 r% D0 L/ U4 j9 M
! z$ U7 n9 n! o# R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中央直属院校、地方院校之间发布都绝对不均衡,那教育公平性可想而知!!!
5 }) }$ ^6 f( V0 P优等的高教资源在全国的分配严重不公,特别是对于中西部无部属高校的省份:
* X3 p$ T3 s8 z( j' W4 K: T- G2 j& W$ L9 b, k' o
中西部共6+12=18省,占全国31省的58%,中西部 “211工程”重点大学数量却只有42所(全国共112所),只占全国的37.5%): 7 K# F" u8 C8 s) ?% k# [: H# |6 h
( K7 W8 S; T+ c' R6 i! c% C6 a
中部6省(17所) :湖北(7所) 湖南(4所) 安徽(3所) 山西(1所) 江西(1所) 河南(1所)
4 _7 z. M" R1 b( Y" U# v, {/ J西部12省(25所) :陕西(8所) 四川(5所) 重庆(2所) 新疆(2所) 甘肃(1所) 云南(1所) 广西(1所) 内蒙古(1所) 贵州(1所) 西站(1所) 宁夏(1所) 青海(1所)
7 @, y* B' _, C% ]5 B2 n; k
( x* _7 u$ t3 {, K) z: t9 c# `中西部无国家部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的省共3+8=11 个,占全国31个省的35.5%,却只有省属“211工程”重点大学12所,只占全国112所“211工程”重点大学的10.7%:
9 a3 b: H& U3 y% A% Q( ~  `' \  r中部3省:山西(1所) 江西(1所) 河南(1所) 0 f8 k5 @. m$ f" Q8 ~8 |0 w5 n) ^. H
西部8省:新疆(2所) 云南(1所) 广西(1所) 内蒙古(1所) 贵州(1所) 西站(1所) 宁夏(1所) 青海(1所)
  j9 x+ ~) R, T4 l6 @$ G5 T6 Q/ r2 H- R/ b
背景和出发点: 4 b4 A2 I+ P- w6 {- f

3 @: k8 [  Y7 ]1 |中国西部由西南5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站、重庆),西北5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2省区市组成。 所以说,所谓的突破“一省一校”完全是伪命题,因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早就已经是“一省两校” 了,可能你会说上海因为合并现在只有上海大学一所市属211,而浙江则没有一所省属211,但是江苏现在的两所省属211苏大和南师又怎么解释,难道不是 突破“一省一校”成为“一省两校”的明显事实吗??? " E1 a6 B* P8 c" A
教育部应该承认,“一省一校”只是一个没有理由的借口,中西部地区的有些省份能不能突破“一省一校”成为“一省两校”地区,关键是要看教育部的魄力和决 心!!!但愿教育部不会让广大期盼优质高教资源的中西部人民失望!!!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不知真假:
9 n. ^+ X6 s1 Q6 [0 E9 T
; U' f) c; s" p4 p4 O1 211的一些消息 0 H* _9 b" d4 }. C; t$ [% r' i& i
ip别查了,我上海的,知道一点内幕,之前公布的211三期的5所是第一批,第二批还有3到4所学校这是确定的,公布时间是在09年底到10年初,这真的 就是最后一批了,学校是四川一所,重庆一所, 中部湘豫究竟是一所还是两所不好说,四川确定的高校是西 南科技大学,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个学校,或者认为很差,或者不相信四川能有两个省属211,大家去看看绵阳现在的地位就知道为什么他会进,绵阳成了第六个计 划单列市,有点吃惊吧,说实话我也是前几天国务委员lyd和17部委部长都去了一趟这个学校;下面介 绍一下重庆地区,和四川西南科技大学一家确定不同的是,重庆现在是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在博弈之中,之前确定的是西南政法大学老全国重点,在业界很 有声望,可是重庆医科大学是西部14所之一,大家都知道西部14所相继都进入了211,如果西南科技大学进了,就只剩下西北师范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西北 师范大学刚刚省部共建,而重庆医科没有拿到任何实质的东西,现在就看谁运气好;至于中部湘豫之争最近也是沸沸扬扬,湘潭大学在两会上闹得很凶,一所很可惜 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错失进入211的机会,至于湘豫是湘潭大学或者河南大学这个不好说,如果只有一所那湘潭大 学机会要大很多,两会上代表把老毛子都搬出来了,大有不进211撕破脸皮的架势,要是这样那河南大学只能再当一次窦娥,东部沿海省份就别想 什么211了,真的够多了,剩下的都给中西部的兄弟院校了
! G$ C2 a8 a/ G! H4 j
  I, L7 X7 r: E作者:58.40.123.* 2009-3-20 09:03   回复此发言 * w% i# C  y" J- I3 F4 x
$ m8 o: g# N0 r% c
--------------------------------------------------------------------------------
: ?. ?8 ?# _3 a- F6 y3 l4 @5 ^: @- ?) @5 p3 @+ V  E! d# L, E% N
2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0 u# X4 T0 c3 `) i6 I7 c; W
看了觉得不爽的朋友大可当我放屁,如果自己学校不是上述我提到的学校的话,就别来211吧了,你们学校实力强但是真的进不了211了
; x' B* K" }" K+ m0 X% ^2 U* n; c, z4 }1 Y5 C0 ~

$ k$ o) e) S8 q  Q* J- G6 `% o作者:58.40.123.* 2009-3-20 09:05   回复此发言
9 s, }2 z+ S7 j  {+ v  s
4 H! F" T6 P) o* Y% }& C1 [--------------------------------------------------------------------------------+ h6 l4 y$ h7 g

  h2 w- ?3 F9 G6 t& [5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S% f- ~8 ?, \. F211三期建设时间2008-2012年 三期第二批学校会在09年底或10年初公布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大学)
' l; }! Q# U$ z4 l) @5 \2 K) B
! `9 `$ T( W) T: ~; ^' P& O* Y4 }# I$ W- ], Q' d6 z
作者:58.40.123.* 2009-3-20 11:33   回复此发言4 m( l+ V. x' ]8 C1 H

- o6 a8 Y: Q( T% N4 _; \) X# e; Y--------------------------------------------------------------------------------
4 B/ ?( x; ~0 i7 Y) f! i4 v' h) j: n6 j4 y: U; i
15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o1 s$ c! G. t( @
要进211的学校那么多,我对川渝地区的三期211比较了解,基本上八九不离十,至于湘豫两省之间博弈不是很清楚,湘潭大学在211的时候公开要求进 211个人认为是下下策,提案没有任何下文不说还可能得罪了教育部,有先斩后奏之嫌,211三期最后增加3到4所,确定的是西南科技大学(虽然很多人到现 在都不信,可是事实就是那样,查阅了一点资料,一所2000年还只有10几20个本科院校,到2008居然发展成这样,虽然还是挺弱的呵呵,但是再10年 后谁也不知道),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部的湘豫之间的博弈是进一所还是两所不是很清楚,候选那当然是湘潭大学和河南大学,个人感觉湘潭大学优 势更大
# e( Y& q+ c3 |8 ?* ?) W9 n& p* b7 ^: J
. K6 Z) j  k8 u- Y/ ?+ b8 h
作者:58.40.123.* 2009-3-20 21:18   回复此发言
/ `  J3 o% G% q- }' f  f& O. @9 G; X
; T9 q; n( F5 S; S  a) A' g7 z2 \& z看看链接,西北师范大学还打算升211。
5 A  n& v+ I) H1 |4 S6 _1 |% Jhttp://news.163.com/09/0317/09/54JJUKUQ000120GR.html
5 S0 }! X' l9 h/ A: {, E' Q成都理工已经确定是四川省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今年应该就下来了。而且官方也透露消息了,要弄211,不要说的那么确定,理工最近很多专家过来交流考察。现 在处在博弈阶段,就看谁的能力大了。 不过地震以后,还是倾向于理工,毕竟西南这边地理环境还是比较复杂需要理工科研方面的支撑。
. w" a5 R) _' H+ c( y. U9 j' M/ F/ f; N& ?5 U' i4 Z3 q

; T* |" H2 Y. a# n* i1 B作者:211.95.168.* 2009-3-20 22:16   回复此发言
' G$ g& v3 s9 Q0 o- J% l3 x6 T# a/ Q2 v4 W( Y
--------------------------------------------------------------------------------3 E: `4 S* u6 N; w) u+ `
; b: y2 q# f- l9 S/ ]
19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Q  u9 c4 J% t) U; S( t. e7 a
猜测:
1 k4 v8 e. e* q% Q! Y三期增加5所(海南大学等5校)以后,再增加的数量应该是4所 7 F$ k+ p4 }( f$ p3 O# U# a( f3 Q( O$ L
有希望的是一下几个省份
+ g7 B7 U+ A% k! a% g* A四川一所:成都理工大学或者西南科技大学 8 W  g* B9 a8 ?
重庆一所:西南政法大学或者重庆医科大学
1 w) u" [9 t; }9 f% T- y5 {甘肃一所:西北师范大学 5 p2 c  y" U" f) C) |1 Z
河南一所:河南大学   E  A8 B: A1 v3 x
河北一所:河北大学或者燕山大学 ) T- @, f8 z2 U0 a9 T
湖南一所:湘潭大学 % g! }/ j: a! T7 a! g
这里说明: % p. C  T* e" }0 `( ^0 C
一。之所以把湘潭大学放最后,不是因为实力,实在是湖南省有两所教育部直属的985大学湖大和中南,省属211大学有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难度很大
6 {5 q9 z* |' O# Q二。河北和河南的情况比较类似,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人口多好大学少,这里澄清一下,河北虽然是东部省份,但是教育部把河北是当成中部省份看待的,不然河 北大学是没有资格省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的中西部省份各共建一所大学的概念,大家可以看看除河北省外的哪个沿海省份有省部共建大 学。实际上,河北和河南是有捆绑在一起的嫌疑的,教育部是不会厚此薄彼的
9 P* i4 s% J. y+ w7 h4 r* A三。甘肃地处西部,没有省属211大学,西北师大最近的省部共建有为211增选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但是未必没有用,当然如果没有成功也不属意外,毕竟兰州 大学既是211又是985 8 b2 H+ o1 r( H! k& v: v% l
四。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占优势 % ]. b  _- ?5 t, W) j% o8 g: g
五。四川成都理工占优势,西南科技如果真的那么重要那就不必纠缠211了直接搞定985不就完了?
$ y9 {% k4 O3 W4 y! Z/ z0 C# Y& H# x六。河南大学的难处在于突破一省一校 4 q0 Y' N; B% B: u, M: \' T
: i: C: H' g+ g3 e# Y" w

* G7 Z$ |( v; S* H- _作者:60.7.146.* 2009-3-20 22:40   回复此发言
: {! E: t' ^/ k6 R: p1 d+ E7 d' T6 Q( E. e
--------------------------------------------------------------------------------! m% t- I' y. \, |
1 Q8 {; n3 J) r
21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q, \, K3 x1 `" _
楼主有所不知。在去年7月的时候,教育部和重庆市签统筹城乡教育协议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重庆医科大学了,已经成为部市共建了。在协议里头也提出 要重点建设西南政法大学,而且拍到重庆医科大学前面的。哈哈,希望这会儿能进了。到时候出去说出来也好听点~~
" ~4 ^( L$ N# p& ?1 d7 x- _" \1 S8 t
. H2 J, L2 j! }7 [7 Y, l( o
作者:222.178.216.* 2009-3-21 00:17   回复此发言
! [2 z' z5 V+ E8 M/ C# Y. D0 n, e$ ]# l* y
--------------------------------------------------------------------------------' G* G  W4 @) U& l& U9 x) T
" g9 Y  ]. J) f* h- X
22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O& k. q& p( ?, O6 B应该还是中西部省份的博弈 " c6 e$ W: K3 k

6 n0 T, h- ^+ r/ x" Y) G8 M作者:60.7.158.* 2009-3-21 09:46   回复此发言
# U  N9 u8 X5 l8 N- f! d( ^, C1 x' K1 a) @1 K, _2 w
--------------------------------------------------------------------------------
, K, ?+ ^! }  r/ T% u0 S( R1 C$ }% _% ~- R4 `' B$ ]" x! R1 n8 a
刘yd在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群策群力推动绵阳科技城上新台阶 2 Y' s5 V: l+ g5 W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5310306462.htm' }* p; F, x5 l4 K; D

2 `6 C7 N5 S8 N7 O, m/ z26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d( V* Y, t1 n+ B+ {6 e8 [
19楼的 兄弟,你说河南大学的难处在于突破一省一校,那如果要增加四川,河北,湖南的学校,也要面临突破一省一校的问题,四川,河北,湖南的省属211分别是四川 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况且湖南省有3所教育部直属的985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大和中南,省属211大学有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难度 很大,另外,河北的策略是宣称河北工业大学不在河北的地面上,华北电力大学虽在自己的地面上,但总部挪到了北京。这并不能够服众,河北工业大学虽在天津, 但还是在河北的肚子里,离河北的地界只有几公里,而且招的都是河北的学生。华北电力大学虽然总部迁走了,但在保定还有分校,大本营还在河北。 2 N  @" ]! M  r* Q) d8 j

3 i  P* _4 e! G9 r% H
. q# @7 g  z/ K  W4 ~7 `: h2 k" U9 F作者:123.11.135.* 2009-3-21 12:05   回复此发言
+ R6 s9 c# {" z& n
9 E0 o6 F  r9 N28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 L# R- }: g3 S这次增补的时间应该在2010年底左右,应该是对一些建设成绩比较好的中西部国家部委共建高校的增补,像三期第一批5所一样(全部教育部共建,全省无 211的中西部高校),三期第二批应该也是小范围的增补,有限定条件:必须是中西部,必须是省部共建,首先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协调区域,人 口,经济等因素。 2 g0 k! r) Y$ R( M; n0 B

& Q  D: l, k, b1 e0 t
$ G3 u! O/ [' |- D- ~作者:123.11.135.* 2009-3-21 12:16   回复此发言. j) z0 [. G) b1 N& X' s" q9 s
--------------------------------------------------------------------------------
" n, I+ ]7 s2 ]9 \( `( u* i* Z3 V6 W  y3 ]* T4 K! R( I
29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 o- F2 X1 x- R; ?
这次增补的时间应该在2010年底左右,应该是对一些建设成绩比较好的中西部国家部委共建高校的增补,像三期第一批5所一样(全部教育部共建,全省无 211的中西部高校),三期第二批应该也是小范围的增补,有限定条件:必须是中西部,必须是省部共建,首先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协调区域,人 口,经济等因素。
' V; r- s9 r2 q+ K; b5 ^四川一所: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共建)或者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工委共建,西部大开发14所)
/ O( d. M9 b" ]* L+ X重庆一所:西南政法大学(78年全国重点大学)或者重庆医科大学(西部大开发14所)
6 C7 P$ C1 ^/ o4 `3 ]! s( k" u  U8 R! O甘肃一所: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共建,西部大开发14所) 0 [& N* m7 o, {
河南一所:河南大学(教育部共建)
+ N; r' `; }  K& I" `% J河北一所:河北大学(教育部共建,中部5所)或者燕山大学(国防科工委共建,78年全国重点大学) , i7 S+ f: _  j1 n, V
湖南一所:湘潭大学(教育部共建,78年全国重点大学) # ^0 N  X2 Z! U6 Z
/ t. B( j1 J/ ?3 E! l2 f# g. d; w
" Q3 ]9 `  K7 j, A! X
作者:123.11.135.* 2009-3-21 12:21   回复此发言+ O& v4 X  U9 \- A& P! E$ m/ H6 f( c
-----------------------------------------------------------------------. Z0 ?. ^5 J5 @$ d5 N
33 回复:211的一些消息 4 I( t- u: ~& N! K( @* ]
西部12省从08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 8 f. `) M! n$ j  k; `8 c
陕西09.3.22省部共建西北大学 * i% D/ y) @2 }
甘肃09.3.16省部共建西北师范大学
8 ]8 s" |6 ~+ M1 b& C4 H8 B新疆08年底石河子大学进入211 ) ^9 F  U! v' {( g8 i
广西09.1.4工信部共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X( T3 c' L/ ?( ~
贵州08.3.13国家民委共建贵州民院
9 o5 }8 L0 G4 X- B内蒙古09.3.11国家民委共建内蒙古民族大学 6 J4 Y) I9 C& L$ Z
西站08年底西站大学进入211,09.3.13国家民委共建西站民院
; N: Z* y7 U$ c& h$ `3 j2 M' B宁夏08年底宁夏大学进入211
. c! a5 x, b( ]' H9 G青海08年底青海大学进入211 ; p. Q6 {) e" O9 w
12个西部省份只剩下四川,重庆,云南3省市没有配套政策,所以这次四川和重庆均有一个211名额,四川推荐西南科技大学进211(08年10月1日国庆 时西科官网第一次说近期的目标是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但后来又把这条消息给删了,可看出这决不是空穴来风),09年3月16日刘yd携17部委考察绵 阳科技城并视察西南科技,让其在于成都理工的博弈中胜出,作为对成都理工的补偿,国土资源部在09年内将共建成都理工大学;重庆有两个候选,西南政法和重 庆医科,因为重庆医科已经是西部大开发14所,作为对78年老全国重点大学的平衡,估计西南政法要进入211;云南省08年6月致函教育部推荐昆明理工进 211,估计难成。
( ^# D" j( g! r7 E6 q5 i" c. m, h, ]6 G8 G1 S
作者:123.11.135.* 2009-3-21 20:57   回复此发言
. Q- i! s! y' I1 j8 F( D  y----------------------------------------------------( t4 [6 E! R0 L) E

' K" M* ~! W* C8 ]$ r3 \' f绵阳市委书记谭力主持召开市委工作会议  3 m) M; V) j, I6 {" V
  绵阳政务网讯:昨(2009-03-18)日,市委书记谭力主持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传达贯彻 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 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精神,通报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支持的有关事项,并就当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 k3 }0 q! i, c  l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中科院、中国证监会、国防科工局等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 调小组成员单位还解决了科技城建设中若干具体问题,并对科技城请求支持事项明确表示支持。
/ z) m4 `% v3 K  G5 z2 Z; s最新快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刘yd(主管教育等)3月15-16日在绵阳指出,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大力支持绵阳科技城建设,要对科技城“直通车”制度给予支持。
1 \3 v: I& W  E$ k| 引用 | 回复 % n# o  m2 ^1 X
客人(218.89.178.*) 18楼
( P; i6 k- Q, F5 B" JPost By:2009-3-17 11:23:00 : n; i0 Z7 w2 `  R5 s: s3 V8 h
据悉西南科技大学将于年底前与另外三所大学一起进入211 -------------------------1 `  U5 Q9 |4 E5 H
-----------------------那就已经确定是4个名额了,说是2010年初公布, 估计要拖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就像三期第一批一样,08年6,7月其实就已经确定了,但是正式宣布时间是2009年2月份。
  x) ?- M9 }8 g- B$ z! F6 h( d5 E以下是引用动在2009-3-16 22:23:00的发言:
9 T/ u. b" C" {+ ~) b& }9 P那这样说的话,西南科技大学已经挤掉成都理工进入211了。- }+ r1 D# s8 f' y) P/ G
  e" j3 G9 z0 f% x. x
---------------------------" s8 @6 C3 }- l# t! k. @0 v
独家发表: 刘yd在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Post By:2009-3-17 22:08:00
4 u  w0 X, `% q: r7 L& F+ C突出军民结合特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奋力推进绵阳科技城发展迈上新台阶---刘yd% \2 Y% [2 M! `% t8 X+ A7 F
--------------------------------------
( I5 g- S6 z  [-------------) B( ?* f- q) U( {1 H3 @7 s
-------在8年实践中,绵阳科技城建设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一是坚持军民结合,促进军工科研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培育、壮大一批军民结合科技型企 业,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的 科研力量,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坚持优化环境,积极培育和倡导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 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利于投资创业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参与绵阳科技城建设;四是坚持部省共建,建立健全部际协调机制,发挥地方主体作用和部 委支持作用,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这样一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巨大优越性。
% _. ?( x3 i: _5 }----------------( G& x5 r/ u9 c  A0 L. K0 t5 b, v  W+ d* I
-------建设绵阳科技城,要突出军民结合特色,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军民结合是科技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也是最大特色和亮点。 国内条件优越的城市这么多,为什么中央当初要选在绵阳建设科技城?因为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很多高精尖项目,有一批像中国工程物 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重要科研院所;因为绵阳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密集,有26名两院院士、17万科技人才,有 一批像西南科技大学这样非常有特色的高校;因为绵阳高新技术产业有相当基础,有一批像长虹、九洲这样 成功实施军转民的大企业。绵阳科技城要更加重视军用技术向民用产品的转移应用,培育一批军转民项目,将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实现 产业化。
1 Q0 W, M8 I5 |/ C------------------------------------
% h2 @" ?. m  _" R---------------------------------------
3 l3 |" c; A! s% }/ Y5 @5 i
5 |- D* t5 t4 G! S, \5 q& x5 p, Z感觉这次增补有点像05年那次,05年9月8日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在北京开会,确定了12所进入211工程二期(第一批),05年底06年初西南大学 (西师+西农),陕西师范大学2所也被增补进入211工程二期(第二批),现在08年9月中旬确定5所进入211工程三期(第一批),09年底或2010 年初又确定4所进入211工程三期(第二批)。

 楼主|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3-19 04: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系转载.
1 W' T% Z* ?$ W1 k; b$ p9 M8 J. l' y, V0 q
希望对这方面 关注的校友呵呵.看看. 了解下内情

云门竹梦 发表于 2010-5-5 1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大学也是211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8-3 11:41 , Processed in 0.04092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