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周末假期,去了一趟泉州和厦门。此行是一了曾经和厦大历史系77级学兄庄锡福的相约,到华侨大学给同学们做一次演讲。到了之后才知道一次不?,需要?次。
) i' G4 `/ A3 v0 s) H& d因为有约在先,不得已婉拒了陕西省电视台希望我前往主持轩辕黄帝祭祖大典的活动,得罪了王渭林台长,有一点不安。但人还是需要讲诚信,重然诺的。庄锡福学兄知道后,知识不断拍我的肩膀,他深知我的为人。6 f" J% n9 E/ i! O
七点左右到了厦门机场,庄锡福和华侨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庄志辉一早就在出口处等候,暮色苍茫中,司机小孙稳稳当当的将我们带往泉州。6 Z5 g: N3 V' A7 X
热情的主人执意带我到泉州后渚港的海鲜店用餐,另一位宣传部副部长,华侨大学学报总编辑赵小波随后也赶到,主人家对凤凰卫视了如指掌,熟悉程度之高令我惊讶,详细了解之后,对这座位于东南沿海之滨的华侨大学的思想内核,增多了一份由衷的敬意。% c& l7 Z. m$ J+ f/ y1 @/ j8 z0 a. `
到了泉州校区,进了校园,触目可见的是明天演讲会的宣传告示,偌大一个杨锦麟头像,我笑称活似通缉令一样,宾主拊掌大笑。' F# V; W2 U' [3 c& J& l
下榻处是专家楼,二十多年前,曾和时任厦大副校长的王洛林老师和已故的范希周学长,从福州返回厦门途中,在此处打尖,印象尤深。' [5 S+ j/ x8 u$ X
第一次到华侨大学校园,应是1983年前后,和颜亚玉同学一起,到华侨大学探望李红,在学生餐厅一齐涌过午餐;再就是1983年的路过,早前从福州探望同学之后醉醺醺的路过,算是非正式访问,这一回算是毕生第一回访问华侨大学了。; B) Z `& ^! a: U" G: V% ^
第二天一早就起身,一个人到华侨大学校园走了一遭,特别到秋中湖前廖承志先生的塑像前瞻仰,廖公是华侨大学创办人,亲自担任校长十余年,铜像背后的花岗岩,象征着廖公一生的跌宕起伏和坚韧不拔。8 W: {5 R" i6 K# t& O
秋中湖面积不大,却也绿树成荫,湖面上长满了绿藻,恍如九寨沟,但其实?是一种暖化现象。布满在湖面上的绿藻,仿佛是凝固的,不觉得别致,只觉得怪怪的,或许?也可以算是一道风景线?!
, _) u. \2 o* h% }资料显示,华侨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会通中外,并育德才”,令我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前者为“一元主导,多元交融”后者为“宽容为本,和而不同”,有以后者为最凸现。
- Q- m2 q. Z) q+ T短短的两天,和华大同学的接触,让我对“宽容为本,和而不同”有了深刻的印象,很精彩的校园文化,很睿智的校园精神,学生的视野宽阔,思想的活跃程度,不亚于大陆其他城市的高等院校,可见这个学校的师生,和世界接轨几乎是同步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与他们熟悉凤凰卫视有一点点关联。) y( V% W' h* \( K1 j
演讲活动一连安排两场,一是在泉州校区,另一个是厦门新校区,每一场都在四个小时左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我选择站立着和同学们互动,身体看来还行,我也喜欢这样的氛围。
" C% G/ z! Z" L N+ l/ L' v* t' v华侨大学聘请我担任客座教授,庄锡福学长征求我的意见,我欣然接受,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将此作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服务社会的机会。/ b7 V0 `( w7 F9 V" S" V0 z
饶宗颐先生对心经有三舍之解,曰:舍财,舍法,舍畏。其中的舍法指的是和大家彼此分享知识和人生感悟,窃以为和大学生的零距离接触,属于舍法的范畴。庄锡福学长亦以为然。
% Z3 B6 u S8 w J* q* H张禹东副校长甫从澳洲返回,尚在时差调整中,他亲自出席客座教授的证书颁发仪式,也全程出席了泉州校区的演讲活动,当日中午亦设宴款待,陪同的还有文学院院长,副院长等人。宾主尽欢。& R1 O; ?. L& a) o7 {
张禹东副校长也是厦门大学哲学系77级的同学。虽然都是被“吓大”的,却也在不同的领域里有自己的成就。- F. z; S) ?# J% k6 Y
泉州校区的演讲场面感人,半数以上的同学是站着听完四个小时的演讲和互动的,身?和我一?棒!
0 {" \! G, m6 G# ^厦门校区来的同学不少,坐满了六百多人的演讲厅,提问热烈,问题颇具深度,令我对理科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刮目相看。* v) u j# j. |/ Y. g# R- m
被华侨大学的厦门校区建设规模震撼,主体建筑群呈现龙舟形状,占地一千多亩,建成之后,这个校区可以容纳更多的生员。只是一个学校分为三个校区(泉州,厦门校区以及原来的华侨补校校区),行政管理费用不菲,学校办学的负担看来不轻。
) [- g0 G2 F2 n( u基本顺利完成华侨大学之行,从今往后,多了一份承担,当然也是很喜欢的承担。8 P f% ?8 h2 G3 F& b, q4 ? f
行色匆匆,连老师家和岳母家都无法亲自探视,只能电话请安。在父母家里稍事休息之后,就往机场赶,飞机晚点,让我也有机会在机场休息,就是稍微打了个盹。: R! |0 A3 U# m
总是行色匆匆于旅途中。这或许是命,命该如此劳碌,但既然欢喜做,也就要甘愿受。& k% U: b( u$ C" m9 H
庄锡福学兄给我发来他六十自寿的三首词,拜读之后有强烈共鸣,尤对“老来乏味”,“未能尽孝”等语,心有戚戚,老兄心声,也是我等一代人的心声,不妨抄录于下,且作此行的一点心得。! i! l0 b) C. x v3 {
; h% b8 R, g$ l( r- H7 u5 _
水龙吟--六十自寿(三首)
; |* I1 o+ n& m3 P自叙
) q6 \7 U' W6 l! {风尘六十春秋,如烟往事凭谁忆?
; i3 Q' a0 k' ^1 ^: O3 Z3 Z幼年坎坷,长时忧患,老来乏味。
5 y. Q/ g5 H) m2 g D' e- P* O2 C白发高堂,未曾尽孝,枉然心碎。
( F. j3 L: W) t2 A" ^* C. `0 @况荒疏养育,流光难赎,儿孙福,祈天庇。
" B4 k$ |7 t2 ~+ x7 v/ U* e- B' E5 `
富贵于余何有?又何堪、折腰乞米?4 v3 Y1 h) T) Y
夙兴夜寐,口传心授,稻粱生计。' a. Q X9 s4 _ @) v9 A
徒羡渊明,北窗高卧,东篱自醉。
# u$ }" X0 v! f! v# M3 X欲湖山啸傲,齿摇筋软,恐难能矣!3 @( u Q1 ]5 N5 z) B1 `
9 I0 K, e t! y5 e( W3 X自嘲
8 h- H) U2 t2 e2 A人生花甲云何?落花片片随流水。0 \3 |1 D+ Y5 d8 J! y: [" \
攻书少乐,引车太苦,授徒亦累。. K: N! g3 P1 u8 r1 }
尝忤高堂,尝批师长,未尝知耻。
1 h! ]) q# A, \' I叹城门失火,池鱼徒窜,青春梦,如萍碎!
: w2 [- i/ b- i! S5 Y
. {: _7 ~2 V m) ^而立方占泰卦,老童生、成书虫矣。
: ]6 p$ K5 f8 s) q _# ^' Q+ z悬梁刺股,何曾参透,古今通义。$ Y% A, b. j$ m* h/ O
??孜孜,为师为政,半皆浪费。
( C3 ~1 {0 m+ g' }$ z. k7 _7 k待朱颜尽改,方知扣问:此生何事?
5 Y4 q6 L v* w0 k. d/ V# C3 O- T# Z L0 _4 k" d6 D0 E" C' _$ `; a
自勉
" ?8 }9 c$ `8 O' P- C& _人言花甲之年,辉煌事业从兹始。
- l* w0 o/ L4 [! f$ H$ @钓鱼吕尚,饭牛百里,宏图方起。6 x+ P( V! C6 r! C u- e; |- r
斗勇黄忠,引弓廉颇,一身英气。2 D3 H5 k$ I$ D+ m7 y
问春秋几许,直须笑答:只三十,称公岁!
/ `: [3 A6 {" }" a+ Z3 t' `" T; I4 i1 D* p& ?8 J. F
羡慕名山事业,待从头、安排次第。
, d7 |- @2 J3 e$ X: p千秋兴替,万邦忧乐,再寻真理。& g- G) m! d. J2 L- i
善化群经,能通实践,存同求异。6 T- p8 h( Y& j% d/ T# t: m
效庄生气象,抟扶摇上,展鲲鹏翅!( k7 c) s# W# O, v ^" B2 t: s# `7 l
2 F2 j" Z S5 C# {! M% ?0 @% N% A7 O$ ]' ~6 O9 u
庄锡福 K* d4 V- S, Q. v/ K
夏历丙戌年仲秋于华侨大学越南园之天放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