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园拾穗》引言 周欣扬著

  [复制链接]
路黑黑 发表于 2010-5-20 04: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  j. v% |- K$ a

. \5 v; v# P0 w; b' j  u- k
9 W- Y# Z% M4 N& Z/ h1 v$ R$ m 《华园拾穗》引言 ) q) u5 A# ~' G/ Q/ ~3 L

+ e- P$ X, S+ y0 I7 g7 u  c
* F7 {0 b8 M$ C; w) O6 ~6 Z: [0 U7 C& Q7 [
周欣扬著/ g" k# M( j2 A! d
% i2 u+ n, c4 @( ]
5 ^1 z4 i2 [; X) g9 _7 t

( @7 W8 ^' ?' |, O& J# M, o# R二○一○年四月
; e6 M( g& b- N7 p
" Y3 u# r' z4 l+ V) K
+ f0 D- r7 W  h  g$ x0 Y) `! M# ~* k
十年之前的春天,北京大学的一个校友在《北大校刊》上开了一个随笔专栏,取名为《燕园拾尘录》。这个北大的校友叫做王曙光。这个人在北大念了八年的书,之后留校任教,在北大混足了十年之后,把他在北大十年以来的成长感悟,汇集成了一本小书,取名为《燕园拾尘》。三年之前,我在图书馆一个很偏僻的角落欣喜的发现了这本早已破旧不堪的小书。它的破旧,或许正能反映华大的前辈们对这本书的钟爱。今天,我们这批人在华大混了几近四年了,在我们准备好拍屁股走人的这个时候,一天晚上,我去华大图书馆自习,假寐之时,脑海中突然跳出这本书。我随即将“燕园拾尘”这四个字写在白纸上,接着,很自然的就在其正下方相对应的写上“华园拾穗”这个四个字。: @, g, [" g8 `: ^# i/ Q7 {. R( w- p' J

+ u9 ?& i' }5 \+ A- H$ s/ r
& |/ j6 h7 \9 z: k1 o! Y2 f
: A- q6 Z5 H- }2 E3 A! O: G王曙光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这样写道:“从一个北大新生到留校任教,十年的时光,宛如一瞬,其间偶或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悟,如同捡拾到一粒微尘。虽自知浅陋微薄,却希望借此与朋友们分享其中的快意与伤痛。这就是取名‘燕园拾尘’的因由。”我的初衷和本意同他一样,但我在华园里捡拾的不是微尘,而是麦穗。
9 P" W! Z- b5 D  }9 I
" k- m7 p! N& e, D( c0 ^7 X' m. K" G" L4 t

; Z' N, w# `: ^+ j" n. n- _# b唐朝的诗人张谓写过两句诗: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我们在华园,被闽南这边的台风吹了快四年了,虽然还没有到秋天,但在我们戴上学士帽的前夜,我们不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四年以来收获了多少麦穗么?华园不是一片孤零的土地,华园在哪?正在各位的记忆中,正在我们收获的金黄的麦穗里。金黄的麦穗是收获的代名词,在我们即将告别华园之际,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这片土地。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毫无保留的抛掷了我们人生中最为宝贵最为炫丽最为怀念的四年的青春韶华。我们有必要去回忆我们各自世界里次第出现的人和事,去回忆我们的神情、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挣扎与彷徨,去回忆那些曾经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一件件或悲或喜或激愤或沮丧的事情。正是这样的人和事,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言犹在耳的一句教诲,让我们眉头轻皱的一件小事,都是我们的收获,都是我们在华园里应该拾起的一根麦穗。我们四年来的得与失,也就蕴含其中。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虔诚的去捡拾我们遗落在华园小道上的这一根根麦穗,感恩我们的所得,明晰我们的所失。这对于我们自身,有着非凡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拾麦穗比拾微尘更有务实精神和现实意义。: D, E# u# [- r, a8 {$ n( v
; f7 {! R! b0 U- [+ F
我们华园里所谓的“莘莘学子”中,既有埋首群经贯通中外的苦学之士,亦有放荡逍遥腹中空空的青春恶少;既有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诗人作家,亦有才疏学浅暗淡无光的平庸小辈;既有振臂一呼万人影从的学生领袖,亦有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的高傲勇士;既有风花雪月花前柳下的恋爱男女,亦有顾影自怜孑然一身的落魄红颜;既有身形矫健力举千钧的体育健将,亦有苗条至极弱不禁风的骨感文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所收获的麦穗的分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供车载,有的人只够斗量。7 r& F# A  j% P$ e

1 F& A, }5 a  O# A, K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 z4 F: V3 }* n) E; [$ ?* {% s2 y) |5 t, a% ]
跟大家说一个已经很久远的故事。有一天,有人碰到苏轼,跟苏轼炫耀说:“我儿子看书看一遍就会。”苏轼答曰:“谁家的孩子看第二遍啊?”这个对话说明了一个意思:像古代这些玩弄文字造诣很高的人,他们的头脑都是极好的,简直是天才。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尽管这句话大家听过无数遍,再次看到,已经觉得俗不可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话里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即使没有这百分之一的天才的灵感,但是我们依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的空间。我们努力程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我们收获麦穗的分量。所以才会出现前面所述的天差地别。但是努力也是有方向的。我的观点是:我们在大学里,在保证按时毕业的前提下,书可以没念好,也不用强求拥有所谓的才华,也不用刻意的去担当学生领袖,恋爱也可以保持单纯的空白,但是身体一定要锻炼好。这当然是最低的要求。我之所以要如此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是因为身体是确实革命的本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主席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一辈子干革命,但是我跟你说,毛主席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1917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这才是最智慧的人。但是很可惜的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同学,要么本末倒置,要么打破了我的这个最低要求,这都是让人很痛心的。当然教育者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7 y. `( L) @' w! Z+ v
+ A' d! }0 K( V3 ?3 r9 [# N对于我们所有人,只要稍微付出一点汗水,这个最低要求是很好达成的。对于我们来说,年少气盛,轻狂不羁,心比天高的自然要追求卓越,想要达成卓越,我们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英国的一个诗人说过一句话:当我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在我年老的时候,我会觉得冬天很冷。对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自己觉得虚度光阴的同学,你们有和我一样已经感受到了五十年后的冬天我们身上的丝丝凉意么?可见,我们年轻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这里所说的“轰轰烈烈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因为我们年轻时候的努力,抵御我们年老时的寒冷。- J5 I; i0 X# s5 _

" ^  O3 |# t5 E6 a% r( X3 {我们确实已经蹉跎了太多岁月,但是没关系。烈士暮年,壮心尚且不已,何况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我希望我能做一个表率,在这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向你们证明我周某人是多么的努力和勤勉,是多么刻苦的要去“补蹉跎”。《华园拾穗》,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的想法是把它写成50万字,作为献给华侨大学建校50周年的礼物。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完成。这50万字,是遴选2006年以来,由我们学生所创作的与华大有关的最优秀的文字,集聚而成。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提议,需要我们共同来完成,既是对我们大学生活的系统回忆和总结,也是我们在华侨大学生存过的一种永恒的见证,也算得上是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了吧。这于你于我也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N9 C, @; N( [# Y+ g' k8 ]

* e: u' _$ M+ }' v! N2 N5 p本文仅仅作为《华园拾穗》的引言。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同学的精彩言论和文章能充实这个大的题目。我本人也将会勤勉的不定期发表《华园拾穗》的系列文章,展现我们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浅陋微薄之词敬请同学们的谅解。' S+ h; A6 B( t

6 g6 ]7 A# t& N* M* r  g

微蓝儿 发表于 2010-5-20 04: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嘻嘻 3 d9 m/ b) l$ j+ H

  d* e4 ~6 Q" p9 y: f! W- {! B2 z" s  g

berries 发表于 2010-5-20 04: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长,看不下去,抱歉,踩一个……
- _; f  N2 F6 Z/ l: I1 J0 G% r. `2 o4 [

- k/ z! |/ t8 n  y, ^# U

??? 发表于 2010-5-20 04: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
- _  |$ s1 F" N) a8 r楼主写的文字总能发人深省 ' O; T) ~3 B2 J$ g! e( \3 D- o- W
人文积淀在大学是必不可少了
9 X' r. q/ N- }# l* h( `  i  h# R& v五十年半个世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0 [6 @: ]. n, O
能谈的东西太多了
6 e$ I  t& K8 r0 G6 h可以记录校园发展的历史,一草一木4 b& l4 C! L! d5 L7 \  U
别说写一本书,就是写几十本,几百本都写不够: H4 |; k3 M2 ?& N
华大迫切需要有这样一块值得我们留念的寸土* G' W; F- z# r7 t& S  x2 p' S
等华大百年时候再拿出来,又是别样一份心情吧。
8 ^2 y) S3 P) [8 j 9 j' l# m( Y3 t' a

洋扬 发表于 2010-5-20 04: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一气呵成,引经论典很是到位,对在校的华大同学有很好的导向影响,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勤勉的态度。收获人生中最宝贵时光的点滴麦穗~~ 8 |3 k$ S, A5 `. c+ v# |
期待《华园拾穗》系列文章,板凳~. A/ m' ~$ U0 ?0 I
; J: ~2 p% g) H, o: V' ?0 O% R  B5 S

阿静 发表于 2010-5-20 04: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7 w4 e4 f7 p3 k( y$ A5 R
周同学的文章总是发人深省! ' z0 U+ y  j( n+ ]  Z1 M

( n: D, f; h& P

brand 发表于 2010-5-20 04: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 A/ E" Z( u  O0 S3 ~帮顶了。
% {# K( D/ f3 L6 O
( Z2 L! z) W& B8 m2 g$ z, _

popole 发表于 2010-5-20 04: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扬出品。。必属精品呀~~~顶~~
  E6 {, Y5 U  m+ f! S) L! a+ q& ]/ k0 a4 R$ t4 P1 n6 _/ Z" G" A9 e
+ Z" F  E; \% x. x0 r  Y3 n+ e

开心一刻 发表于 2010-5-20 04: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 |- r- e6 W) |2 v2 h
期待后续!!!! x2 b7 P7 C1 P# C* @' N8 r

1 u* c# s6 r5 A; T$ k9 g

洋扬 发表于 2010-5-20 0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顶。。。期待接下去更精彩的文章。。。 : _! R3 S2 |+ z1 r# P% v! d
欣扬同学总能在每一特殊时刻,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
# t: {' S+ Y) U: p) ~' U! h- V) A9 G& x/ {# |+ ]( [) z4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11-5 05:20 , Processed in 0.09086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