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1 h  m* [9 @; j 
! \2 O/ C# S: i1 }) l1 \3 d: l" `8 N% J" C! g6 I 
 向名校法学院派出“访问学生”的建议 ) T0 C- P! l: I. q1 u7 U. h 
吴情树 
- P1 F6 x5 S3 `3 w. b& H/ H7 [) q6 y3 H7 j" B2 X" A. q 
现在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6 V+ q: j, E0 Z# R4 R, L* P! [ 
如何提升法科毕业生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法律院校管理和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b1 A* s0 j' S& u% T 
    对此9 o# \3 F4 \6 ]; M& V5 d" c1 Y 
笔者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 V/ i+ F! h1 x$ z9 y: O- Z' E那就是每年由我们法学院派出一些优秀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们到名校法学院做“访问学生” 
' R" a, l( s9 S% K* _2 Y$ f. W我们以前曾听说“访问学者”这个概念 
1 ?8 K" V% l$ x& P0 ]3 C但是可能就很少听说“访问学生”这个概念 
7 h& U  v0 H' k' q& _4 N7 g% T$ r    “访问学者”的目的旨在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 m' O- ~' x3 \8 @: _# L8 y  w而“访问学生”的目的则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F  c- [" A, t; F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8 }& o& _4 k2 m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3 m" I- p, x5 B笔者有幸于2007年9月到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刑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 t6 x( m& V6 K; I' P2 B; O 
在课堂上或者学术报告厅里 
( z& h, a9 D4 t1 K* u" c经常遇到一些非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 N- X+ D% w8 ?7 s0 z: j5 ^    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 I: z, L0 X, ^4 z! C- ~ 
为什么这些外校法科的学生能够经常呆在武汉大学?于是 
+ i% U* J6 ~4 i! k我就怀着好奇心去他们:你们所在的学校就不用“管”了吗?你们就不需要在学校修学分吗?他们告诉我: v4 s6 X' b/ V( E/ }) S 
他们所在的法学院与武汉大学法学院有合作协议( n2 z# A7 C4 T& e( ` 
每年都派出几位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上学. j5 J( b7 D! m+ U7 I+ @ 
俗称“旁听学生”/ p6 X' \# j0 p4 y: B' Y) y9 [ 
    他们与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上课 
2 E4 V/ p/ L3 Z0 B$ |( @1 h一起听学术报告 
* r  W( h" Y& h  H3 m3 a期末考核的时候. t9 N# V# N9 @. s 
他们也有相应的学习成绩 
# s# N) C& n; G- M: v( P& _只要武汉大学法学院老师给予评定的学习成绩" ]% a# o: U9 ]+ e6 ^ 
他们所在学校都会给予认可0 W% v  @5 `  M+ [1 B/ h3 u 
    他们还告诉我 
& e2 `/ x" j+ U“访问学生”不需要另外交纳访问费用 
% W; M' H5 v% R5 m2 B) @学校也不用给名校法学院支付访问费用 
8 G: o% K0 ]( a2 `一切都是免费的 
" ?* p! z" Y) O- |# K- z    当然 
- @; C1 o7 W2 ]% t“访问学生”自己要负责住宿费用和伙食费 
* c# e' a" S: }2 i# e7 Z8 J我听到这个消息后 
6 Z7 z& B2 ]5 E. }8 k# P$ o5 D我十分的兴奋和激动8 l/ G; ?) K9 q! P  b; U 
我开始意识到 
! [7 E5 L$ B  A. l5 [这也许是提升非名校法学院学生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3 o8 M6 T" B* V) E& V 
那么 
4 b+ N  [0 Q" L' z/ z华侨大学法学院是否可以借鉴这个有益的做法 
6 _0 I! ~0 ^. N& U# [努力探索法学教育的新途径呢?笔者认为完全有这个必要 
9 |: ?. d: g! S) `    因为向名校法学院派出“访问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 p! a( R1 {, r( N% P; ^0 d 
我们法学院由于学术交流较少 
/ j+ Q" E2 ]! D4 R  p* t, u学生学术视野狭窄 
0 M; {0 K* o0 n就决定我们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5 j" J( @# ]# k  l+ `2 g 
让这些“访问学生”有机会聆听法学名家的讲座( m4 Z, g& ~8 n 
参与法学名家的课堂学习 
$ m' d( f) \# g; Y) G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素质;第二 
" @8 }5 T% S( l7 ?$ x+ t9 M. g( P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到名校法学院做访问学生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2 c% L5 A* b6 L  Q 
让他们知道和名校法科学生的一些差距 
' l2 \2 x* W5 {* a- _& _然后在交流学习过程中 
, {" q) X0 s  M, w- D3 D努力弥补这个差距; ]1 n8 e7 i8 F 
从而提升我们法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2 _2 O: }* [$ v! J 
这些“访问学生”如果有志于报考访问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 
0 o5 q. i" T( x1 z0 Q他们就会主动去熟悉这个学校相关教师的研究动态和学术信息& N1 y( C  z. R2 b 
甚至有机会和这些名师进行交流和探讨 
# l7 @5 B/ ^5 v2 x8 o) n' L$ I以消除外校学生报考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盲目性和心理障碍 
+ q) D" n. s$ k( w3 h如何实现“访问学生”项目的顺利进行呢?笔者认为 
1 A- @; u  ?& i; E. X; Z首先我们法学院要与那些名校的法学院达成一些合作的意向/ u& p- C* F: a 
求得名校法学院的认可和同意;其次- P% P, l6 A/ I3 M 
通过与名校法学院的合作协议 
+ X) F" I5 P* b2 u2 ]# n7 V将这些“访问学生”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 
: d9 c; ~- m* I$ ~我们学校要认可这些名校法学院教师给我们“访问学生”的考核成绩4 O7 A* E. H5 R8 }1 R 
以至于不会影响我们派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毕业时间;再次2 ]+ a7 V) _) n5 U 
我们与名校法学院达成的协议中要说明由名校法学院负责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可以由“访问学生”负责住宿费用)" N, {, d$ H- g! V6 V2 y$ }! z 
以解决“访问学生”的后顾之忧;第四 
( |' ^* ]# q0 B8 @6 W9 C我们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或者按照平时的学生成绩5 u7 H) v' R: \. g6 F: Z4 f) h* [( u 
选拔一些优秀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U( \3 c/ q; y( l, T( a# c 
因为名校法学院接受“访问学生”的数量非常有限 
9 O0 Y. O* e% j/ `1 {2 K一般只有3-5个' f3 O4 Q( m8 v4 U 
这就是关于目前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尝试 
. A3 u; P% a9 e& G+ k" L( [9 g' R需要法学院领导的积极探索和努力推动+ {0 ~- D# R. p* W6 M8 @ 
    我相信 
3 b) A5 P  X8 |8 x. `- ^这应该会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3 ?. w+ n% P6 `; X7 \1 H8 }; r4 T 
  L" N8 \+ I# J2 n) Q$ ]9 a5 D/ f 
, J) s) e, ?4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