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章 联邦立法 0 [! ?0 q) J' d+ @6 H& ^
第六十八条 法律案由联邦政府或联邦国会提出之# K4 b! E1 O/ s( G7 P+ y; K
联邦法律
% D3 X" d3 y v- Q1 ~$ g% U0 W, K由联邦国会议决之" Z2 q# I6 ~6 r
第六十九条 联邦政府提出法律案时
$ Y; q n$ A+ T9 b" B须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9 \3 s; e/ A/ ]& }如联邦政府及联邦参政会对于法律案之意见不一致时
! A" ~ r8 \( O4 J联邦政府得将法律案提出' K( w' O/ J. p) W$ `+ {5 y1 u
但须将联邦参政会之意见附加说明4 p3 z: F% B# ^( {. j
如联邦参政会议决之法律案联邦政府不同意时
' H7 ?1 y: x' e2 W联邦政府应说明其立场
! U x# R9 u N# b% L9 t% h将此法律案提交联邦国会
0 O# Z/ o. j7 k. o第七十条 联邦大总统应将依照宪法制定之法律编就并于一月内在联邦法律公报中公布之 l e6 h _- D; ^8 }
第七十一条 联邦法律% I' T. `, c) W4 [2 i
除有特别规定者外5 h/ n6 @" a, Q- T) x7 L& E
自公布于联邦国都所出版之法律公报之日起
" H" l4 K g. T经过十四日7 W% n. B. _7 r9 [1 C. N; f
即发生效力" {) W7 t4 C% y+ ~& A
第七十二条 如有联邦国会议员之1/3要求时
8 R. Q7 R! b: S3 _联邦法律之公布得展期两个月- o2 ?* x/ E' ~& e, O
但如联邦国会及联邦参政会认为紧急者" g; ?- w0 M/ J* }+ k/ b$ A9 g) I
联邦大总统得不理此要求而公布之$ P+ t) Z# U# y W4 \: c
第七十三条 凡经联邦国会议决之法律6 f' m& h% g7 |
如联邦大总统于一月之内拨定交付国民表决者
1 Z% U# x, k- [ v4 u得于其公布前
: a" ~' A D9 i0 j* d# W! w交付国民表决% J- T5 T) t, h3 u$ }5 h6 V
法律之由联邦国会1/3之动议、展期公布者! M9 S$ p( e0 U. u0 t% i2 o, C
如得有投票权之人民1/20提议
& s6 g) J& U: W* h应交付国民表决% e. Q( g8 d/ M& o/ R
此外# S* ^' ?3 J+ x
有选举权之人民1/10请愿提出法律案时2 h8 I" M7 z3 ~ o
亦当交国民公决之- C4 |7 s% R0 G4 @) g8 b8 h6 ?
此项国民请愿
6 W! l+ t T5 R- p: Q应备已缮拟精备之法律案
; X7 u9 i# @+ b3 [# g* _然后由政府附加意见& a$ V A6 K* X$ F$ D2 q" x1 w
提交联邦国会
8 T* }; A- R9 l0 h$ `若联邦国会对于此项请愿法律案毫无更改而接受时
# f& T- P. m& E- m: T, s# m R不必再付国民表决" x t. Z) a4 o- V, t7 s
关于预算、赋税法及俸给条例3 L$ O: U% u$ ]3 i
惟联邦大总统有提交国民表决之权
# _4 X/ G _6 ~- U7 T4 m关于国民表决及国民请愿/ |- M# L+ B' N4 [
以联邦法律定之
4 `2 J3 C* `4 V1 f% [9 J第七十四条 对于联邦国会所议决之法律案, H1 L7 P" E' Y: c* N* w" C
联邦参政会得否决之
6 q) @8 C7 Y: |4 U% @- Y9 V此项否决案
' O4 z1 F, `. \1 x1 J8 b应于联邦国会投票议决后之两星期内9 N2 \* @) D5 T8 v; p% s
提交联邦政府 j5 A7 s0 ?% ? Q( x$ l2 i( H
最迟限于再下两星期内4 j/ C2 D( T! \7 M# y3 h
将否决理由书
: c+ o6 E* S, R7 c7 K N h送交国会, z' u) i: H$ ]+ F# S# @
否决案应重提联邦国会表决- D" n* R: b" ~$ j& D7 C. [3 M
如联邦国会及联邦参政会对于该项法律意见仍不一致时5 V8 r- _. H% {7 f
联邦大总统得将该法律案交付国民表决2 a2 p+ [& r8 j
如联邦大总统不行使此权时则此法律案视为不成立7 g2 o& o6 ^6 f1 ?. D* \ }* p
如联邦国会以2/3之多数议决
$ s, R) H) m- N3 H- ]1 h% k1 A, E* a反对联邦参政会之否决时
( \7 m/ a6 {1 U则联邦大总统应在三个月内
; P# x- G0 P+ L8 X0 p" j [, D按照联邦国会所议决者公布或交付国民表决
: g+ z9 ~( v" d4 z g第七十五条 联邦国会之议决案
1 [8 T& S/ e5 Y9 K6 ?5 Q须有投票权者之多数参加表决
8 m1 ~) O% ], L% t* P- h. A好得变更之' M, D- e4 E3 K! m- Q
第七十六条 宪法得用立法手续修改之
' T# Q& m7 N/ a: l# v2 g但联邦国会欲议决修改宪法! t, I. B1 c1 n: U: E
必须有法定人数2/3之出席及出席议员2/3之赞成5 g/ W6 X) m+ L
其决议案始得成立- m. s3 B( l. M6 G: U, R R
又联邦参政会对于修改宪法之议决
! A3 z( \ w* k/ ]$ B$ C亦须有所投票数2/3之多数赞成( O0 G+ S7 h- M A8 l3 Q$ U
若由国民请愿而用国民投票以议决修改宪法
9 C5 Y& H! B" n( @$ P: q3 m/ v n+ k! S须有多数选民之赞成; X/ L: m' r4 f* h' I
如联邦国会对于联邦参政会之修改宪法议决提出抗议时
! _5 _; }7 L7 k2 H" A$ z则联邦大总统如于两星期内
/ p! C* `" j W d# w- k0 ]不受联邦参政会之要求
* c/ O: Z" ]; T! C不得将此法律公布
0 c& S5 D* Q6 {7 `. {" O0 ]/ y第七十七条 关于联邦法律实施上所必要之普通行政规条
1 v* \- r% V- v$ T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S" _3 o: E3 [7 p. D% o8 W* h
由政府颁发之
+ q X* x9 n/ {4 o; N但如此项法律施行属请各邦官署之权限者
+ R7 e e8 K d+ g则须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K/ V- {0 I/ k( k
第六章 联邦行政
0 C* _" N( X8 t第七十八条 外交事务
* N9 p, H- ]/ W) o专属于联邦
( h# P% l6 ~" s, b凡属于各邦立法范围内之事务5 q V6 A* Y0 p h
各邦得与外国缔结条约
! O5 p; J. p) |& B7 h# {. G但此项条约须得联邦之同意4 P3 K! {# t3 N4 q+ Z" F
关于与外国协定变更联邦国境事件
% A: ~9 K4 Z% V, I+ I; }须得有关系之各邦之同意( ]$ X+ Z. ~; e5 h$ Y
由联邦缔结之
8 C+ N" T' k( V( k& Y3 d% J X# R 国境变更3 B; }9 o3 @8 F
除限于整理无居民地方之境界外/ Z2 _- ?& e7 e" I6 `
须依联邦法律行之
a# I* z; |1 x各邦与外国有经济上特殊关系或境地相接关系而发生利益问题者
% ~ \. p! `- ?" Q. P/ Z& n6 Q关于此项利益之保护4 @2 w8 m8 L- n' Q1 H7 T
联邦应得各邦之同意8 { z0 v9 g* c
采取一切应需之处置+ Q3 r+ r. ?& `; G9 e c: e
第七十九条 国防事务
6 S7 q. ]- A3 y& O# P专田于联邦
1 i E( b- @" Y9 \4 V- b8 i* v( C 德意志人民兵役制度
0 Z: ]! x8 s" ^: j) W. w' N应根据各地居民特殊情形由联邦法律统一规定之, i/ K1 m y) ^6 q- p" ]* X
第八十条 殖民事务
- Z" f! ~9 S3 f: ]; {5 i$ f专属于联邦
* n, @1 {( v5 o% n0 S# E第八十一条 一切德意志商船合组为一商船队
0 r; U% y Q9 y; t( ]4 s, ^第八十二条 德意志国在关税及商业上为单一领土 u& N; U+ q7 V. R: {; B+ A4 v
以公共之边界环绕之
9 i" S. K8 t j+ k. n关税境界与国界同
* l& A& K; M" W& v& t `/ u 其在海上
/ s! E: l# a- L以大陆海岸及所属岛屿为关税界, A Y6 ?$ N S) K* U9 W+ U# {
海上及其他水上之关税界% u4 }& H' Q/ K4 l- R) c" C) W( b" z
得设例外之规定3 ?( ^$ l! \& n# ~/ R; I- t
外国领土或领土之一部9 K8 [) T7 r4 ]) d" o" J. W
得用条约或协定加入于德意志关税界内
" `5 s6 b! C8 v6 h 有特别必要时) f: k7 ^) O$ D2 q, F' N) K
得将某一部分摈于关税界以外5 t' |3 S5 z# @$ ]
至于自由港之处于关税界外者
5 Z; m0 i/ x4 X4 O仅得以变更宪法之法律撤销之/ V% i! y( Z/ v) x
处于关税界外之区域
! o/ Q1 L+ v$ H4 J得由于条约或协定加入外国之关税区$ \' i v& V& z1 [$ C/ {1 J# E( n
一切天然物产工业品3 j& m7 p1 `9 y1 c) r! g
美术品9 P; J/ `5 {; t
在联邦内可以自由交易者
; v* S# j4 ]5 l3 }- Z% I2 F2 [得在各邦境内
4 C# P7 l; [$ f+ |) b% O各地方团体境内
S, H$ n8 N/ N& d9 X输入输出或通过之. e3 r: `9 z4 `, k* x
但得以联邦法律规定例外* d( Q& Q9 {, _2 p7 ]
第八十三条 关税及消费税
4 t( w% {5 `) Y D由联邦官署管理之
/ {' A9 X$ ?2 E0 f9 I; u5 \联邦官署
* _6 Q6 S+ a& j$ Z9 \% l& d于管理联邦赋税时
8 K! F1 t- I5 C2 x" W应设置各项设备4 b N8 c4 h7 h. c# O- {
俾各邦能保障其农工商范围内之本邦特别利益( ], _# Q1 a( l1 ~8 w# H- w# x8 F2 H1 U
第八十四条 下列各项) F9 _; N$ y$ S* ^) c0 j
由联邦以法律规定之:1 v# F% W, u2 ^
1.各邦财政机关之组织
4 }, \$ w, l o% v2 Q; X$ W! q务使联邦税法在各邦均有划一及一平允之执行- J3 f. v3 A1 f
2.执行联邦税法之监督机关之组织及其职权
; F1 L1 ]9 a* A* l3.与各邦之清算
4 t( p- K4 T! W! ]0 Q4.执行联邦税法所需行政费之拨还
7 S. w N+ G* O R1 m第八十五条 联邦之收支
/ o+ k- c. l: }+ Q' E' O应于每会计年度预先估计7 c6 o- d4 z% A1 F/ l5 [, D8 c4 Z
并编入预算案
1 f. L d& L( E! J( o- a W. M d 预算于会计年度之前& X. Y% U3 V0 ?6 H) s" W
以法律定之+ q8 g& \9 W" | [
支出之承认- s/ K+ s' `- I/ g3 l2 U. H
在原则上2 w. x: n9 B8 t1 C' K
以一年为限
; p ?! D' ?9 r但遇特别情形( L' s% X0 C2 T
得稍为延长- Y1 B9 Y: t) l: k5 B
此外凡超越会计年度及无关于联邦之收支或其管理者
6 L, R$ {; B$ v* K! g! j3 \不得规定于联邦预算法内- N7 }; K& U, Y
联邦国会
* U! h% s- t, I/ e, C0 H" ^; S非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 h6 w( I l. K不得增加支出金额或新设款目于预算草案中0 b: i" ?. k) B" j- o/ c
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 T9 e. f$ g& H4 u! v; s得照第七十四条各项所规定以补充之8 V' R9 b% `9 j6 Y. a
第八十六条 关于联邦一切收入之用途9 K! f& I$ x/ X/ N, }' Q0 r0 s
应由联邦财政部长于下次会计年度提出决算于联邦国会及联邦参政会6 N4 E; v" U. [9 c
以减轻联邦政府之责任
2 z! t2 g- D3 X+ ] 决算之审核
( V/ [& v; ?9 h! Y( o5 H由联邦法律规定之1 a. c! ?6 W# f, K( ?. O
第八十七条 联邦于预算外及为充生产企业经费时5 i( M6 Z# a* `3 e3 i4 y
得以信用方法筹集款项
: L, f7 ~1 }% ?5 r其筹募方法
$ z1 I. c: U% r* O" D: o联邦负担之义务及保证品惟依据联邦法律行之# f, O, i& X+ o1 S; K, M+ K
第八十八条 邮政、电报、电话事业0 k8 l M% H& P1 I/ U4 ]
专属于联邦
) r) D" U1 t. e& H% i3 [6 W |邮票全联邦一律
0 u) u: ~( I. a+ c4 Y, Z, _# R联邦政府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 }/ }& z0 o9 H9 q. k4 O得颁布交通规则及使用交通设备应纳之费
! K: t3 e# i4 O1 C. d9 e* H并得将此权委托于联邦邮务部0 S: R) v) N! g. J
关于邮政、电报、电话之交通事务及其价目表
3 Y$ T/ u. e7 N4 e联邦政府如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2 v0 d. h# R4 I; r" {
得酌设顾问机关- r8 d' w# T0 F9 d
关于与外国订立交通上之条约事件/ C F. i1 e5 A; ?/ E( x- z! g
专属联邦
' Y# u- W3 j, ^: A第八十九条 联邦得将普通交通上所需要之铁道, V) [7 D! C. q' T4 L! [, X
收归联邦所有0 V/ h( i4 i! q) y. G+ \% x
并统一管理之
i+ N& w# m% S/ {7 \6 \各邦获得私有铁道之权利
+ f' t O3 ?% c5 c如得联邦之要求+ f! [1 b- O- a- j
应即转让于联邦( j0 v2 B. P4 D- N
第九十条 铁道转移于联邦所有时 a1 u& d4 B. J4 |* ~* K
其公用征收权及关于铁道上之一切公权
! U' Y% v% U1 D0 a0 a9 z概由联邦接受之
& v% C6 L; n. ^& O. V9 [- x! {关于此项权利范围有争议时7 J3 a: A4 r3 W0 k% R
由高等法院裁判之5 `7 f" u! U% S0 g. i8 n, p3 `
第九十一条 联邦政府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n+ j; E# ^/ a, ` a" k, D
发布关于铁道建筑、经营及车务之命令) J, l3 ?$ ^+ _( R
并得以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3 v% Q% I2 _, J* n) q8 _3 p- F: x7 ]委托此项职权于联邦之主管各部
- t' F! n/ f/ j! ~* x P# x; e第九十二条 联邦铁道之预算、决算3 ]0 _. y( O/ H$ \
虽包括于联邦总预算、决算内
/ W- x w' l! g) i7 _但当视为经济独立之企业办理支付利息偿还铁道债务
0 C) S# Y& x0 x6 z g W- n6 U及筹铁道公积金
9 o! ~5 J& m2 J3 \1 w/ d均在其内
/ W$ ^7 R5 u7 _: ]2 C 此项偿金及公积金之多寡及公积金之用途
) _1 y" B' ?: @! b ~7 Y' S, L另以单行法律规定之) l/ \; P j B: X/ l6 i$ a
第九十三条 联邦政府得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W3 ]+ v! f& v+ V
可设置铁道顾问机关以备关于铁道建设及运价之咨询
4 h3 }( Z2 Q3 w/ w# F; ~8 E第九十四条 如联邦将某一特定区域内之公用设备之铁道收归管理时6 D" V$ ^! U, w/ y: l2 j
在此特定区域内
" r2 I3 d7 u0 L8 e E% y6 l如欲建筑公用设备之新铁道. q9 J: [5 v: l
应由联邦自行建筑. h0 j" J; W, ]
或由他人得联邦之同意而建筑之/ `8 H1 e- n# U! v1 `& D7 j
若建筑新铁道
+ V- O8 J" y j c8 |或改变已成之铁道) C, U3 C" {5 t. G
与各邦警察权有抵触时 i2 R4 N6 f6 J7 k5 m5 M
联邦铁路管理机关在未决定前
" u& N7 u! r1 {3 N) E应先咨询各邦官署之意见# `% ^: c+ x( `4 Q9 j' N- |/ [3 C
在联邦尚未将铁道移归各地管理0 b7 c9 ~ O2 e! O$ s5 b; ^
联邦得根据联邦法律
- |' q- U+ L& F$ z筹设经费
, y6 q1 n; z/ S; N7 Y, K建筑交通或国防所必需之铁道4 e/ {! Z- h+ u0 ^; M* ]
或委托他人建筑
3 @ p% k! b. o7 w7 D f于必要时0 P$ g }! K7 ~" \- Y
并得与以公用征收权1 |/ r% e& P! a* s& n% L3 h
该铁道所通过各州之抗议
" c8 n/ o' ^: `9 ]可置不问
2 e4 `( q6 |9 Q. n惟以不伤及该邦之权为限* Z8 f( [" y8 U2 c
各铁道管理机关应许其他铁道与本路接轨5 a1 v G5 r9 u8 A
谁接轨之设备经费; I' L9 r5 b3 _* X7 C5 ^% u
由其他路线负担
; y# g7 a7 g8 C1 Z( o第九十五条 公用设备之铁道尚未归联邦管理者
: Y5 v+ v# K) U5 _: J- V* Q应由联邦监督
8 t4 Z6 ]! z! L0 J5 P8 k$ M; A在联邦监督下之铁道* L; v2 i1 v0 |3 n, d
应按照联邦规定章则' h* c* h9 v9 A/ {
为划一之建筑及设备1 z/ l! Y: I) Z& g) E* I0 @6 k
且应维持其营业状况0 d3 H9 _4 P8 N) i
及按照交通需要扩张之
- o' q1 s: }) k: o/ L! ] 客运及货运之设置6 T5 G' W0 N* S, O j
应适合需要
& C: g8 H& t0 o2 _# m# [关于运价之监督) y* R& n1 G6 A4 U
应以达到全国一律及低廉之额为目的) e5 l0 b3 r5 ~+ X5 k$ J
第九十六条 一切铁道4 n6 `$ Y; O1 ?7 t( q' {/ H
不论为公用设备者与否
: [. a+ S& P+ D遇联邦为国防需用时
3 A* o3 x9 \8 ]( |& i0 }) ~均应听从联邦征发
* q4 @' r' K- O h4 x1 ^+ n4 q第九十七条 联邦得将供公用设备而可以航行之水道
4 u: G) i* b* s3 p5 y* P收归国有
3 C9 b3 S* v3 ^% q! T& R并收归联邦管理
6 K' p. ~2 @, \" P此项水道收归国有后6 w1 B6 w! x ?& o) ^0 ~: d4 Y
其公用设备
+ h* Q& F, O1 s& g; I4 e: H须由联邦或得联邦同意
% ~/ J8 Z; r8 O8 R6 S始得建设或扩张之
" D. ?2 C" c4 l管理扩张或新建航行水道时
6 J' r9 F: P8 I$ j* M应得有关系各邦之同意7 m b, d& h8 D, t0 P, D7 |8 j
俾地方文化及地方水利得以维持
* p+ o+ y8 e- O4 \. ^8 }/ R其改良时亦然
+ Q$ e6 ^7 `) O8 g+ K' ~- ~7 ^' M水道管理机关
, ?* t. L% G7 s6 Z# |* ^% T4 W遇其他国内水道自行经费请求联接时& }- s G+ J- M8 {5 r2 `& h$ O; L
应许可之) N$ ~4 p+ s! ]% x# B, M @
遇铁道与水道相联接时4 U9 B, E7 x3 r" X9 B }
水道管理机关准予联接之义务# @+ ]- Q" K* W! T# U/ @" j
仍旧存在
9 [. k- V/ _6 b- b水道收归国有后7 U9 ]6 D: } r& c" |$ l' J+ r; K
其公用征收权
$ e) k8 z; J/ m$ d5 D& o/ i4 b厘订运价权
$ m4 E+ m R6 d5 ^) `- H* g: N水上及船舶警察权' P8 S% H; \- {2 j
均属于联邦
3 m. x9 q& G8 L: t7 h2 B河流建设会掌建设莱因河、韦沙河及爱尔河各流域天然水道之职权
6 T2 P. J. \# ^; c属于联邦2 n- W7 T! P Z" F2 o
第九十八条 联邦政府得以联邦参政会之同意
3 [7 K: Z u# j p5 A& n另定规章7 o% ], s7 f4 c+ {
设置联邦水道顾问会
$ D2 F$ g$ D9 U- B8 J以资协助一切水道事务
1 H1 y8 {# _9 D2 |& c5 A9 H第九十九条 在天然水道上
! J/ Q$ {- |* n1 V7 I- m- ~惟限于为图交通便利所设施之工事建筑物及其他设备
8 r. ^0 w- b2 G8 p1 Q' N' V4 \. L$ U始得征收规费8 O. o( k" d* ^/ T
此项规费之征收; v2 u. y7 ]6 r& Z3 ^' F
其在国家或地方之设备方面、不得超过建筑及维持必需费
+ y. E3 `' Y7 _( r+ u 若其设备不专为图交通便利
9 U9 p4 T j" g7 |" S而另有其他目的者
: y' m; V3 Z2 u: Z w& F5 ^- ?则其建设费及维持费
& U2 m7 t' p% Q3 s( Y! t) a% `仅就其便利通航之部分
, Z' B" E: l% L+ Y7 F由航行规费收入项下支用' \8 C0 K+ A2 f9 G; V( S
利息支付及偿还债务之支出
+ M8 ?: Y- R8 p$ x% ^" j7 l均属建设费
2 L8 u/ r7 w* ~, V$ F关于人造水道以及人造水道上之设备及水岸等之税则
8 C. V& H$ x: `! k+ n得适用前条之规定
0 G3 G, _5 V$ \; m; |国内水道之航行捐税
' }8 {1 f" \% e& \/ F得以----航道----河流或----支流所需全部费用为计算基础0 R( o, h5 O8 T& O% p, K
前项规定
/ r3 B) u9 g9 `关于可通航之水道上的漂流木筏亦适用之7 L$ A+ o; v+ Y8 {% i) g M0 ~; y
外国船舶及货物之捐税! T9 Q$ o) K5 ]4 j
比较德国船舶及货物之捐税或不同
5 G! |% l6 ^* e. v$ d5 v2 W: `6 g或较高/ |1 ?0 r& ]% ^% p9 L
惟联邦规定之
. b" D! z% l8 e, E% n( x, f为筹集德国航道之维持及扩充费
: G" `9 g. `' {1 o联邦政府得以法律及其他方法2 J4 K& F. w/ ~/ b7 Q/ ^
会与航行有关系者分担之
* D( Q: k% x9 K: z2 m7 A2 j第一百条 为筹措内河航路之建设及维持费
, }& k; {, u9 g5 D- p2 g/ T- G" S/ g联邦政府得以法律令因修理堰堤而获通航以外之利益者纳捐" x' ~4 g" ^8 ?/ \% t6 i
但此项规定4 `8 @, t! j3 G" g; Y
以水道之通过数州或由联邦单独负担建设者为限 @- @) I* J5 ^ A
第一百零一条 一切海上标帜如灯塔3 X" U+ f* m" ?3 H; H9 ^
灯船
0 ^6 y) ~: O) E+ W7 E) l浮标瓶
0 O6 I9 A. w: g& r8 J: ~浮标
1 r2 B# g" ^: t- l礁标等* V4 e+ h. n3 W! _: n
得由联邦收归国有管理之
6 o( S. I" n7 m4 J此项标帜收归国有后0 M7 `% ?, w+ }
其设立及整理由联邦经办/ l( M* u" r, H* K3 Y4 G# C7 A
或须得联邦之同意
3 r4 O! K6 K# r8 J) |, N2 ?" G第七章 司 法
% @* R6 |4 _( ^% E第一百零二条 法官独立
% ]$ f. l9 @0 R* N# y只服从法律
1 v- Q% G4 h# y5 y' Q第一百零三条 普通裁判
# Q4 B" y: O) W0 A5 R" Z由联邦法院及各邦之法院行使之0 u' u4 n1 Q6 W$ Q$ {. `( v7 T/ ~
第一百零四条 普通裁判之法官为终身职. o$ N6 D, Q$ Y$ a7 w8 R( \$ b
惟依据法律规定之理由及形式8 e* f& W1 d% }+ q9 [- d3 C. \# Z
由司法机关决定' T& g7 }1 B9 C' t8 G' j
始得不顾要人情愿
7 ~% z+ ^8 a# i- w* q将其免职
/ J' J1 {5 S) u {$ m- \7 x停职4 L( `. v2 w$ E8 z1 l
调任或退休4 I! x! p3 l m! ~/ e, S1 i3 ?8 f
法官之退休年龄
; d: \% a+ m! B0 T以法律定之
0 E7 w+ {* t# f: k因法律而生之暂行停职) I3 F* I) U+ |: Y
不受前项规定限制; W# q0 U" j5 g" y
在法院组织及其管辖区域有变更时 ^( v Y# }" @$ x; A- n. P
各邦之司法行政部得不顾法官之情愿
$ c7 R* f4 t" W将其调任他处或令其退职
o: ]& K# W0 h: i但须维持原俸- l" n% ]9 U; t
商事法官、参审员及陪审员
5 y! m, h3 U6 V6 R% K6 B- T# N# o不得适用此等规定# [/ G1 g. v) s1 o0 m* p
第一百零五条 不得设置特别法院
7 h- M; A& }% Y% Z+ ^+ T% j无论何人
- b; V: _8 n8 g不得剥夺其受法定法官裁判之权利
/ ?( V: @& A' T X& u- z: b1 r 但法律所定之军事会议及戒严法院
; |5 Y# k6 x; e# B6 x不在此项规定之内. n3 \3 i6 H- d
名誉军事法庭
( w& R" a# Y, F9 X应撤销之' F' S f7 Z% X
第一百零六条 除战时及在军舰内外
$ @7 Y' O+ a- s a1 n% u+ p军事审判权应撤销之8 z5 h9 ~8 v' _* ]: G, [
其细则
" Z. F8 H; Y' }* g4 M2 B. R ~另由联邦法律规定之1 a# Q( t3 H3 g, [9 C* T' ]
第一百零七条 联邦及各邦应依据法律
" n: p: d1 @+ x' t4 ?$ R) S成立行政法院
8 b* G0 a6 G* c* d4 s2 C% S以保护个人对于行政官署之命令及处分
8 c/ W0 E% |# B" Z. R4 I: }8 h第一百零八条 联邦应依照联邦法律% R& |+ i9 N% u
设立德意志联邦高等法院
) }3 }9 |3 k, w2 S第二编 德国人民之基本
$ O; X' b+ W- g5 O% h( ?$ i权利与基本义务
3 q* ~' z8 V( E: p$ t3 C第一章 个 人2 v5 d0 q! M3 R3 v: `/ J% [
第一百零九条 德国人民
# T- i# y( X& ~* o8 S: R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 }% j: q8 o7 q7 s6 D5 y9 c原则上( {) T* N' O. G7 ~' g
男女均有同等之公民权利及义务' q2 K% G' |; A6 ^8 n2 d) ~
公法特权及不平等待遇由出生或阶级来看
! z3 B7 f% ?' z. k' w0 @5 `. m概行废止2 C' w7 t0 r& U4 ]
贵族之御称
6 x* ?% f6 t+ `7 u! c* ^8 ~$ \仅视为姓氏之一部
# x+ ~7 V+ q$ L, @0 _2 V以后不得再行颁给
" | t3 Y7 O$ S; v御称. }# v7 S4 L& P! c! `
仅限于表未官职及职业者
3 n5 A- R+ \2 V) G0 h- J/ w7 o+ D! n. E始得颁给9 E0 S4 v9 A% b0 \- \" W
学位不在此限+ ?6 X# e3 X. |& I; f, x% u
国家不得颁给勋章及荣典- n5 G; z y' Q# T
德国人民不得领受外国政府给与之御称或勋章% Z7 p* ]% J# q+ d6 u$ l7 N5 d9 H
第一百一十条 联邦及各邦人民之国籍4 ~3 j/ s3 w- w& x3 ^
得依照联邦法律规定而取得或丧失之0 O% |: V9 z) V8 j
凡有一邦之国籍者% U* X9 L( b$ k# H+ A
同时亦有联邦国籍/ O2 S% f% ^* X: j/ a
凡德国人民在联邦内各邦所有之权利义务7 K( l- r9 T1 m- r; y
与各该邦之原籍人民相同, b# c8 y. t. c0 K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一切德国人民( m/ k. P9 j* p4 F" c- H2 c
在联邦内亨迁徙自由之权
0 i0 R, L9 A7 K) ?6 B2 _无论何人$ W' r u& d2 p
得随意居留或居住于联邦内各地
" w) Q" P- Q, Y+ y并有取得不动产及自由营生之权
+ m- M1 {+ _5 t' t* d* s( ~ 惟根据联邦法律- Q5 a; q" t5 k* k6 C! t
始得限制以上之规定
+ s [& i/ K9 ?% q! U. m9 V9 ]第一百一十二条 德国人民有移住国外之权
- q. f7 ~' h3 E+ `7 Z) B 此项移住5 e' j- K1 a0 T. d- h
惟联邦法律得限制之8 h* G. n, @4 A' A9 T
在联邦领土内外之联邦人民
" X' j- }0 O9 c* t2 v! U+ N# _对于外国" y5 i' e3 ~4 f9 X! [+ m! x6 U
有要求联邦保护之权2 g/ o% O# x- V1 `
德国人民不得被引渡于外国政府受诉追及处罚& v* K+ R) O! W
第一百一十三条 联邦居民有操外国语者
) c/ h& n) U; B2 e( J& \不得以立法及行政手续
; T) d( Z# q- p' S6 o妨害其民族性之自由发展
( F' z* e. J) b1 Y 在教育上
9 B7 s) L( _# d+ {内政及司法上使用其母语时
3 I1 A, y H0 B1 a8 m不得干涉
o8 F. f" d+ o) W第一百一十四条 人身之自由不得侵犯
1 l: {* u7 S3 F- i0 D4 e 凡用公共权力以妨害或褫夺人身之自由者
: U& Y+ J7 \& F7 {* V惟依法律始得为之1 c7 _* f9 u* @: h
凡被褫夺自由之人# p8 t1 W9 W3 J
最迟应于翌日受通知) [/ X& `6 m* A* O: w2 N% c. T, {8 n
由何官署
, n5 q7 @, l, d& d% f4 s以何理由下令将其自由褫夺
8 F# K ?0 ~, _. \/ U6 n; \并应立予其人以机会" r% S# D6 K- E' c5 k$ ~, G
使对于被夺自由提出抗辩
( M/ G0 x3 x3 y0 g第一百一十五条 德国人民之住宅为其自由居处* H: p3 g* }2 }' J! v
不得侵犯
. i+ h) |6 T7 \其例外应依法律为之
* x& e9 Z, p) a$ b" Y5 s O第一百一十六条 无论何种行为: O8 N' C7 E1 @5 U- f, A
非在行为之前已有法律规定处罚者
" [0 \, K- ~. R8 R8 Q h; L不得科以刑罚
: g" }# m$ p/ Y& @3 ^1 @第一百一十七条 书信秘密以及邮政、电报、电话之秘密
) v3 H/ x/ k2 }" N5 `不得侵害+ n% ` ~+ ]5 G9 C0 a
其例外惟依据联邦法律始得为之4 U2 f6 E+ V9 E F
第一百一十八条 德国人民- M" Y$ q5 g3 u1 p; v. @
在法律限制内
& B% p3 @: l2 r6 D: O有用言语4 h5 F6 B3 k$ {/ M( P
文字$ e0 E3 ]8 k" E5 n
印刷
* @+ e$ \' O# Y: o图书或其他方法7 @; o, e ^$ N( `+ p
自由发表其意见之权
, v- |7 X" B7 n+ B并不得因劳动或雇佣关系
+ {6 w6 p) ?2 u, C, J: K5 ^& T剥夺其此种权利
' l1 t1 F& u& V% m( l0 j% z6 \ 如其人使用此权利时7 {* N# X3 q) g B6 |6 ]0 L6 C" d
无论何人) e2 Y( @% ]+ |4 P
亦不得妨害之
" \ R- K# e, v) C( _ 不得施行检查
% ~4 ?9 }% U- m4 Z4 }0 p- J 惟对于电影
" n. \8 H5 I' g( K1 T& Q得依据法律
1 P, `' K- n6 \8 m3 p% ]) K9 \ k酌设相当规定
( q: `" d1 _9 I I' w+ ]4 \ 又为防止淫亵文书之发行
. |. o9 u& i$ D: G+ M8 x! l及于公开展览及演艺时为保护青年起见
# X, U3 e. t( E! P; v( W$ R0 C( x) |得以法律处置之
. L" {2 ^6 V7 c% r, @$ ~第二章 共同生活, K( n6 h5 C4 k0 A H
第一百一十九条 婚姻为家族生命及民族生存增长之基础
4 O9 e, ^. V3 n2 ?3 l受宪法之特别保护
6 b) p7 w) z8 L$ ]0 `5 I井以男女两性平权为本
* V7 X. t5 K& [6 D2 Z家族之清洁康健及社会之改良$ r3 q7 u" k l, s: n! m* x
为国家与公共团体之任务
! c$ t! }5 t7 i. O W其有儿童众多之家庭( V. ^$ F* i4 [5 S: N1 r& e) \' K% c
得享受相当之扶助以轻负担
! m2 r$ ~- P* a! v0 {产妇得要求保护及扶助之
* |! \ D! @9 O% q第一百二十条 教育子女
; H1 v3 r& f* G9 J3 d使之受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美格
' E3 Y- n+ M0 g- U为父母之最高义务及自然权利) G. z2 j) @8 h% o+ O% ~
关于其实行7 C2 \6 N( [1 @* q
由政治机关监督之
6 P, Q! I/ h- A7 L& U第一百二十一条 私生子之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之进展- q; u1 E0 r& h9 c- _
在立法上2 W( o% @6 s# q3 `4 {+ X
与嫡生子同等待遇
! ]- X. e' A; P4 X6 G, {第一百二十二条 应保护青年
. Z5 h0 ?3 b8 q( E3 A. V- X3 B/ m使勿受利用及防道德上、精神上及体力上之荒废
: j$ H( @& q. z! f! X, b$ K国家及公共团体对此亦应有必要之设备
; i5 E: ]2 {, z) o& E0 Q3 {) K以达其保护之目的! v2 Y7 }" g* @9 h
出于强制之保护处置
1 u3 M+ L9 g9 i; j' W惟依据法律始得为之
: Z8 G f2 T. C/ @% ~2 r7 `第一百二十三条 德国人民(原文系无武器装备)不必报告官署及得特别许可! q, W3 L4 u/ A' m/ h$ t$ y
有和平及无武器集会之权, j2 b5 r9 _9 S# v
露天集会
7 U% w. H: I8 }5 u' f6 R8 I. ^9 n0 Y依据联邦法律. O: b* B3 t+ y! B$ V2 \
有报告官署之义务
5 b- }4 P6 `) s/ @ 其直接危害公共治安者' @- ` r( S6 G# `
得禁止之
+ @# k: {' G" X1 k: D第一百二十四条 德国人民
; X) \ s$ X5 j d; R$ B8 H1 O+ F其目的若不违背刑法
+ m) w& w9 G6 B: S有组织社团及法团之权
G) s2 ~8 Y+ ]$ N3 g, c8 V 此项权利不得以预防方法限制之% `% h _: h5 I+ ]: ~3 p
宗教上之社团及法团5 E$ q" S" g/ j3 D5 g+ J
得适用本条规定
! N: n' m$ A1 P1 y6 q' d l社团得依据民法规定
0 P6 I/ f; P5 l6 i9 u! K获得权利能力6 {/ l- `2 \; |) j# ^% [! v* z
此项权利能力之获得
$ U% T! `, \3 J# A不能因该社团为求达其政治上、社会上、宗教上目的而拒绝之
8 Y6 d% ^$ I" T2 z第一百二十五条 选举自由及选举秘密应受保障
% k& m9 b9 X" B9 s9 R其详细另以选举法规定之
+ s) U) f# N/ B/ h: W第一百二十六条 德国人民有以书面向该管官署或议会请愿或抗告之权利8 ]$ y+ e4 x6 s& R
此权利得由一人或由多人行使之
1 W9 ?9 J% _- l4 q: T& e9 B! b, `第一百二十七条 自治区及行政区
: V) i, X, H9 `+ F0 q. `在法律规定内
* O$ y6 p# y5 J3 _有行政自主权
, Z; e. _4 ^. ^7 Y; L7 V2 D* P* U8 s第一百二十八条 市民
* u8 u+ z' X7 F( z9 }* g) t6 g不分差别/ \4 ]# V9 C1 h% X4 F+ N
均得依法规定- S* B, @5 J$ C3 I- i
按其才能及其劳绩. o: @# d4 E* j
准予充任官吏
! h7 D9 f* x, I$ E l 反对女子服官之例外规定- E' |9 s# v6 P( Z+ G$ {9 X
应完全废止, K* p' m' w# k) C# P7 Z
官规大纲 A& r# T" d/ I5 w
以联邦法律定之
: ]; x2 \7 o+ P0 l8 [/ F第一百二十九条 官吏之任用. ~& u; V+ ]7 z% j7 W1 G7 w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
2 s$ s$ F2 B3 V/ P! d皆为终身职0 o1 k4 s4 W- M2 `1 ^/ _1 H
养老金及遗族抚养全: o& k8 x9 h0 o, t
另以法律定之* z* K! i- m: z: q& y1 ?0 ~1 V
官吏既得之权利
/ i6 t2 O1 Y! E不得侵害
; B% E' `! C, d# G& P 关于金钱上之权利
: G, W# ^8 R& w" j" g3 @* j得向法院起诉
# N6 j/ ~2 X+ l) q惟依法律规定及程式% T5 M7 l8 H3 B. F/ j2 s
始得将官吏暂行免职 c/ B* ^! e* C7 I; A( O7 |
停职或退职; I1 i# G3 m( {; K7 Z
或降任于薪俸较低之他职1 i( z k& D/ Q% k* |
官吏职务上之惩罚判决" u2 s" J: u7 q8 Z- h
得上诉可能时: @6 M. w) Y2 g% ?5 U
应予再审- L# R' L2 h8 X0 E, _
其在官吏人事检查簿中
, Y: I+ x( {$ d3 A! F l拟登决不利于该官吏事实时' A) X- y% ?% B" q6 v# Q! Y8 ~
应先予该官吏发表其对于此事实之意见之机会
+ {* x- D! [% j/ R, C% q# G而后始登记之
e8 z3 t0 N3 r: m' X& q+ r. O* o 官吏之欲阅览其本人之人事检查簿者
" z \2 U! E% x5 V亦应照准 _/ d9 H. h% I. c9 g
既得权之不可侵犯及得向法院请求金钱上权利之救济两种权利
' W. p! q! {; J6 D4 Q) }职业军人一律享受之
: j0 r0 }. N8 E0 l. c职业军人之地位9 O2 y% ~4 C1 \! ^2 F1 k
由联邦法律规定之
( @8 d6 i. [& W4 r. t4 b$ x. Q8 A/ G" {' {* U* s
h T6 O1 _( f" m, K5 Y%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