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g; e3 I# |: Q- }4 D% k! @& Z" W5 C: h; k, b$ \: R" R( n
" S W" W3 _8 P" B 索罗斯说
3 H" ?: j0 u0 e+ F7 s此次衰退的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 K- X7 W9 m5 h4 p3 Q( N8 o' e7 ^+ r& p到目前为止的损失
+ f' L+ \( M& j2 ?4 Y' f& _不是最终结果9 w, }+ E5 \6 l# U$ U
4月10日2 K2 _7 y* c4 K9 q0 Y) D
《第一财经日报》参加了索罗斯为新书举行的媒体电话采访会5 N$ p7 i1 g! R+ Y4 [3 d1 J
向索罗斯提出我们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0 [" l% x8 i+ _" w/ X" ]! Q 我们将采访会的要点整理如下
, T" i! E4 R/ d以飨读者0 T6 L6 ]- T& n$ T# d
次贷损失还未充分显现 美元地位动摇暂无人取代
- i: M% f& q$ ~% @, w0 Z2 P4 u Q3 r 问: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是否已经见顶?; t' f& ^$ ]& D
答:IMF估计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 X; @; N9 X% j6 [$ z& p4 d; Z* O
我认为此次衰退的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 a" G$ h7 i7 b 目前损失仅限于银行所持若干金融工具的贬值
! c: O' A7 w3 V* j& L$ T还没有反映出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 H0 |6 z# u3 ?6 o1 i, H
这只是到目前为止的损失
1 N7 c/ J+ @8 i6 P: n. S& O: p0 ?; |不是最终结果- q. o2 K1 B3 v$ _( I) Y- v3 i
问:请评论一下次贷危机对对冲基金的影响
; i9 R1 H0 h1 a0 a 答:一般而言! j' ?$ P6 ]2 Z) e! F( L+ `
对冲基金都经历了“去杠杆化”0 g9 _. d/ p. g; D2 p! j6 `
不论它们是否宣称自己是“市场中立”的4 O$ D$ n. D' F. O- E. |: m
银行也一样
/ o4 Y$ |. N" u7 R3 ~7 h" M# T- G" C许多银行的行为跟对冲基金相似4 V8 X: B- z* p$ a- ]- t c
也运用杠杆等相似技巧
4 J. t: p5 P5 V) O! a# W用结构性投资工具把头寸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 Q: l7 U2 G4 \8 H! U9 ~ 现在它们也遭受了“去杠杆化”
' U; T; d+ v( {* Q7 U5 p% Z: q( H 问:去年8月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A1 M1 h" @/ n. `4 Q* y
同其他股市) u- I8 `9 E5 R( U/ {
例如中国股市相比
7 I' h# w1 e- e9 |美国股市表现相对平稳
# n/ d) A- \3 B2 z! [是不是美国政府的干预措施所致?# Z' p/ E" u/ t, G q5 L: c
答:确实美国股市相比香港等股市下跌较少
# a2 @% a: D3 H. D" U 主要原因是股市规模更大更深、投资者主要是机构
5 {6 H: D2 A' d" E! t当然, ~0 d/ ?' d; d
市场对政府防止衰退抱有希望也是一个原因0 V! K' Q4 a$ I4 n' T; B, A
不过现在市场已经承认衰退现实了2 T9 \3 E3 _7 f& X4 Y
我想主要是股市深度和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两个原因( m/ a. r( j9 B3 j' K- ?7 k3 L
问:美元何时见底?如果民主党人当选美国总统
4 S P& I' Q& Y _美元是否会重振?
$ q+ E8 W) H8 ?$ a 答:“我确切地知道美元何时见底
M3 W; d2 ^5 o3 q* H/ i+ k) W [ |0 U但是我没有透露的自由
$ R0 e/ C! Q; Y2 _+ M: n) I ”----呵呵
) _! _* \/ I9 i4 D这是我的一个老笑话
: O) e) m3 |. n1 X. i0 S 不过在这里我有把握地讲
0 d& D: N8 j( V. n一般而言
3 t) v/ y4 Y" d其他国家已经不再愿意储备美元了
' B* z% X& s5 P* E$ r9 p所以它们才会建立主权财富基金
) B3 G8 Z% H2 Y, Y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不容置疑的地位已经丧失了
1 K; ~. g. {, B& \9 u9 K这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形势
1 U. o# t/ s( k. _3 t0 j b$ y 但问题在于5 e2 y9 D7 b" |2 T+ E
还没有任何其他货币能够取代美元
6 M/ @- V' ^! f0 X6 I( o2 |3 T0 k 所以就导致了“索性逃离一切货币”的大逃亡
6 b) w& z2 `4 z8 }3 N& e用其他资产代替货币资产( D/ E( Q0 U$ l4 ?+ O Q' `9 K
这恰恰也是主权财富基金的一个策略
8 ~7 T* u: ~/ v. w- v 这便导致了商品价格上涨
( @4 k5 ]. e4 y: V/ y扩大了通胀幅度1 ]% B+ [7 ^" `
这是目前这一阶段的一个新特点
; r* Q) {0 B. O2 H也使各国政府左右为难----同时面临衰退和通胀
2 }5 S7 b3 h. u7 c& d6 @' O而两边各自的解决方案又是互相矛盾的
% a7 T j# B- M8 h- ]1 S4 x政府在应对任何一边的问题时都会感到束手束脚
4 w2 f. D( [; }+ k2 }8 m" Q1 J 在这一点上
+ m1 v4 d0 H: j5 j本轮危机有别于过去几十年的其他危机
S' [2 A; a n9 T所以我说这次危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U) K/ K$ }/ r' d- X
而不是一个通常的危机% [7 w7 L) Z1 T f' g' S
问:美国是不是会面临同日本一样的“失去的十年”?
4 v* ]' r- n" I" S" N% D8 T 答:有类似之处
3 I3 Z1 B9 }. I# G比如日本的“失去的十年”也是由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导致的, M; g! N1 Z+ g' {# }% E6 k7 l& V
同房地产泡沫也有关" M/ H( g3 }3 N& K, Y- L
当前的危机肯定比美国政府所宣称的更长
7 d$ Q# |! G' d L% h. C3 U它们说下半年就会好转& K [; z5 d6 C( D3 f# y4 R8 B
我根本不相信; Y2 K# t& ?* t8 ]8 ]' f" m9 q! o
没理由相信
0 Q: w' }7 y: F$ h: K) h; y# l, l 但如果银行能够压缩损失# G \% h0 X& `
获得再融资
7 s0 h8 [+ G; v它们就能比日本更快复原
8 I7 R0 ^# `1 I4 E- G 日本的衰退为时很久( n2 J: @# o7 b- ]& L
这是市场应变性的问题; ^" w7 i: H% J1 N- V
重建偿债机制走出困境
/ W b5 V) H2 [( ` 问:你曾说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监管不力的结果
6 ?7 t! z* ?. S' |+ x: Z' o 监管者现在该做什么?% m7 ~% U1 p' S; N8 y8 H/ w
答:一点没错/ {+ O+ J% e: F1 n2 ?6 W3 ?' l
监管者要么是没尽到监管责任
4 p; j0 C0 X: w4 y要么是乱监管0 Z! z: O( T7 t5 c7 d
因为它们头脑里的观念不对头# k1 f3 V3 t z7 s" ]! G: W
老觉得市场是会自动调节
: f0 g- Y) D: s达到均衡的' G2 w* e' d$ Z* t2 d
其实根本不会/ O' ~ ]3 m }/ k6 e$ S
从历史上看
6 [* ^( y* p' g% @市场达到均衡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5 Z' G4 M f' ~# c 它们还认为只需要控制货币供应就行了& z" o4 v7 A; n1 W5 T* A) [
其实也应该控制信用状况) [; i. D* G: [* o8 W
事实上8 c/ y; Z t: r" C! w" s y
信用和货币状况并不一定协调一致
: i* f# q! F- W) n" h! ~7 C对扩张信用的冲动或厌恶会导致繁荣-萧条循环和泡沫; ?3 i. ]# O8 I* t5 h) d& m0 Z- E
近几十年
8 q" k! v9 R/ Q5 b% Q监管当局不接受控制资产泡沫的必要性
1 J( [6 p6 I: R9 y2 n这是不对的/ ]. j4 `7 M8 h( w* C! x/ q
如果要控制资产泡沫
/ C# E' m2 Z) m6 b' V6 [就必须控制信贷扩张
( x! v' p3 f$ X5 [# H- C* g控制市场参与者的杠杆使用量% y8 ?. I8 v2 q5 L" B: e
它们应该引入保证金要求
! ~. t( \( T; ?# y/ E* R, a; ^并且根据市场情绪来调整保证金要求/ G- u1 J# n# s, T! p9 i8 ]
在市场情绪过于狂热、产生泡沫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提高保证金要求8 `1 U1 @6 N# C) T# Z, A @& o( j
给疯牛泼一瓢凉水; e" v* x6 H. l7 w
它们过去曾经是这样做的
: u3 i9 y4 R/ J/ `+ q( Y- @美国是有50%的保证金要求的2 W( C# G- e& g& u1 v, n
但是如今形同虚设
5 D! r C- j8 x8 Y( L8 F( j6 E 因为人们可以通过结构性工具啊、衍生品啊什么的绕开这一要求2 f! r/ l( Y7 a" z& a
这就是监管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地方6 a' x. S1 ]+ p g; G7 p" d
由金融创新发展起来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完全是不受监管的
, q* }2 L, @" V+ R8 A+ U 这是我新书中的一个重要论点$ W8 \3 ~: Z+ X) M
当然, J* h& e8 d u! ~& d& j! ?) K+ ~
并不是更多的监管就一定好4 K' @# X; _) u0 N1 z0 w
关键在于监管的质量
7 @5 b: H. Y1 {+ h4 J* A- c* r 过去的监管之所以失职
# N8 K( C6 J; {: c很大程度上是指导原则有错误 F% P/ }9 L2 Y
所以我在新书中提出了若干新的监管原则
& n/ U& |( _% M. a2 F, a 如果不对监管的原则和监管者本身所受到的激励进行考察% }# k. l) Y; y4 g W
而简单地加强监管
0 @! T0 I/ k* L2 z情况只会更糟* l9 q$ P; C# i' X, P9 e
要知道
1 a6 d7 }# {4 a- g不仅市场是不完美的4 e0 L8 g7 r# R* Y
监管者也是不完美的/ Z* Z, N& L& q6 W( l. H
它反应更迟钝
0 I9 C S% ]6 d e) b, t而且更官僚主义" ]3 y+ L9 b; q7 @" ~# k/ m9 I
所以我们要对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行为、激励和指导原则进行系统反思 e6 c8 Q/ a$ U+ p* q% S: G7 F* H' g
问:你曾经说# ^* o- v2 f+ b+ Q1 H1 O/ ]
担心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t4 n0 Y: [5 F1 x( @$ i# v. o
CDS)将是下一个大麻烦3 W9 E* r. R/ R+ @
请说明一下你的这个观点, C7 b/ ?4 {: t. P
答:在我的新书和《金融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
6 P- K- X- H9 [9 h' @9 D$ B# j我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M/ \1 C/ _; l ?
这些年来
7 a) }' u0 {3 @& h0 i! w* a# k1 Y. QCDS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大的业务
. T* t% q4 s- K0 U5 h& d, z目前市值已经达到45万亿美元/ g+ w' L- Y" {! V( I
相当于美国国债的五倍!它发展这么快恰恰是因为它使得人们能够在市场繁荣时期投机( z0 e0 G& x" Q' c- l
而无需借债% Q: b, U) w$ ?5 ~! `$ R
只需很少的资本
/ D: H4 B {( u, P* J; ?8 F* G; ^3 T就能建立巨大头寸* R L1 e, k2 f! c3 ]9 B
而且还能预计风险+ s1 `$ V I- L. D0 K
并从中获利2 I& ]1 x% `% m) p! B, b- I7 v+ B
这一切做法都是不受监管的
! Q4 d9 H8 t& {' p 这就好比是一家不受监管的保险公司; d7 {, s! N# ^2 q
合约一方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有人会履行其义务9 n2 g7 _* o" X7 U6 \' X
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不信任
- J1 a# U D" r7 j就像悬在市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F4 h" d6 B) m# A# f' Q
而且这柄剑一定会掉下来' l r& G; V! } i; u4 j7 Q: q
因为一旦发生违约
5 J. \* }0 f/ c- K O9 e7 }一方将会发现2 S! _/ V# T# _+ {# p
对方(比如某个对冲基金)根本无法履行义务
3 P: B, y7 ]+ p* [7 Y# X& K 所以
( g0 G/ V6 F6 N- S$ a* A重建偿债机制和合约诚信是很重要的$ y$ V/ u9 r/ m" I1 n3 F
那是走出目前困境的对策之一3 ?6 L8 r8 m& I, A3 D" p
! L* ?9 U/ E8 b; l
. o; Z; ]3 {1 a: q
人民币升值能抵消一些通胀压力! o/ |& A2 F i5 c
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目前正受到争议! ^: _. e1 V$ g
你认为香港是否会放弃该制度?由于港元随美元下跌: y6 ]0 W6 E, X* ~* f5 D8 E* ?
与人民币的汇率差距加大
1 I! u0 a5 h/ }港元是否面临更大的投机压力?
$ {7 c. M" s! x1 n 答:香港特区政府不会放弃该制度
* ?+ L$ M+ f5 Q* ~: F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个固定汇率制度之一
; Z! S/ F% [/ F其他的还有海湾国家
/ @7 }+ x" Y/ |3 B7 N) m2 ?+ R; z 海湾国家倒是有可能放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
; N/ \2 B4 O9 i7 Y; g& [它们有很多理由这么做
+ B4 J: w4 O) e* G% i2 D y* R也确实想这么做6 b% p. Z3 G: k( ] I( R. H
但是它们受到美国的压力而不能这么做" `7 {7 X9 o, l$ K5 M
香港特区政府坚持该制度的决心很坚决2 J8 Y# o$ [8 A9 P. ]& ~/ f4 X) ^' l
我认为不会有什么改变
/ T5 N# z/ l: [ 至于港元面临的投机压力
: H, b( e, D0 E! ^1 l! G+ h& c目前我没有觉察到
U/ B1 e/ v6 s5 R1 u- d6 w% L 问:你怎么看待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胀压力?. A* V! A7 Z2 C: `* D/ A1 E
答:中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很大程度上是从外部输入的7 \* R! v3 A. u* s: ^: I
高企的粮价和能源价格是主要原因
& N, E/ g* @; @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民币应该升值$ C' ?% S x8 l+ H6 g2 U
因为升值能抵消一些通胀压力; k) d! a1 P8 _& y4 Q: v) ]# v
我认为目前已经有通胀趋于稳定的迹象
& n: t, ~: B) C0 Z- p 当然
4 r. h1 h3 S( R5 N5 H人民币升值本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M' X' X: K1 F' s
比如农业部门可能受到廉价进口粮食的冲击- r7 ?3 X% T4 Z5 J& Y+ R9 T
但是目前粮价这么高
- K5 }) F0 R" J中国的农民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了
3 z, b. n/ ?8 `" g/ s 中国还面临来自欧洲的压力, r+ z# o) S' o# ~9 |
因为欧元比人民币升值幅度还大* D! z" Y+ ?& E- w9 J9 u
实际上人民币兑欧元反而贬值了. ~ e/ j" c4 C- f0 ~; |- ^ w
欧洲人肯定会觉得不公平
3 H z( Y- f7 U) z7 P从而激发欧洲的保护主义, W& Q/ T% L: L5 a1 K. H, r
所以就更应该让人民币升值
( ^9 J: ^- k/ C4 O/ I 中国政府也是这么做的
, b/ r+ d! x" c0 j S. g 问:请谈谈粮食价格和通胀
# x' [9 i- j: d! }( m! k 这对亚洲特别重要
: ^+ |( Y* c7 O2 F2 Y7 K 大米是否真的短缺?政府该怎么做?
, R8 N4 f& P' i- ]& b1 M 答:我认为目前的高粮价与恐慌有关
" E! R7 i- U- }( M/ Q 特别是那些粮食进口大国
# u1 p" K% y L# k- Q如果它们也是能源进口国
, V+ ?4 k- T6 T [6 _8 Q+ M. G那么这些国家将会受到重创
+ c5 d+ }! o Q4 I, }+ u甚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s" \% w% G) e' D* g; l
不过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反应, ]/ ?7 D/ i8 N# c+ C% J- m
效果也不同
@% b. G# [9 g1 M 很自然的一种冲动是提供补贴$ b0 L# v: A _9 i
但补贴可能会造成很大干扰
/ J: M p) a, r2 w而且某些国家的财政也负担不起
- r4 ]/ ~: L, O/ ~4 l4 K. i短期内可能有帮助/ b3 R; i1 ^# O
但长期来讲非常危险" s0 v1 z: W( Z: x1 l# r
另一条出路是调整汇率
' }( G6 ^* T5 A3 C 例如中国就在尝试通过人民币加速升值来抑制通胀6 B) S6 N! p+ d7 K* @
而且似乎有成功的迹象
# s) w( V) S( A( n( n 但升值的办法只有那些拥有巨大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才能采用
' r; f8 G" h9 o2 t. \4 l! L因为它们的货币只要放松人为压制; S) I" T- g, X6 o2 `" C
就会自然升值* p9 M' w0 m' y6 s' e
但对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来说恐怕是用不得的
5 r4 o$ i% I/ w* k7 I6 O8 Z5 R( H一用情况会很糟糕1 r! l, w: T! Q1 Y" Z5 `7 D6 O; U
7 m8 u+ m0 F. o9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