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博鳌热点:我眼中的中国改革30年

  [复制链接]
monica 发表于 2010-5-26 0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 q3 C3 T+ Y- `5 p, W* i
: |. x) i- i5 w9 x- v) h0 A% ~
6 T! N, G- i7 ~' C5 A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 B. o- V8 M; E+ s
进入了2008年
2 z/ X6 z6 Q* J* `2 u中国人一边烧香拜佛# e5 m" _6 R  T1 Y8 T% v2 i( K
一边心里发问:“2008
4 x. H- m6 V9 U7 {发不发?”* J0 h) R  c# N) y6 D+ E  v! h5 _
2008年其实刚刚开了个头
2 ^) [. v1 k; |- f! _  F8 _! s5 ]但开年不吉
  P$ a+ a' d  {仅仅从年初这几个月出现的大事来看
& }" G3 r4 f3 k: u1 L( g2008年是中国物价大涨股价大跌的一年;2008年是中国股民渴望继续在股市中暴发却被股市套牢的一年;2008年是被中国总理温家宝称之为“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08年是中国百姓翘盼奥运火炬环球接力却被藏独人士抢了镜头的一年……
! d/ K3 w0 v% n: G1 l但人们可能忘记了:2008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7 b6 ]4 w, q9 p0 u8 A+ x2 Q
6 u3 @! X! O! T# f
, \+ R$ `) M# f6 r) G- k
30年前的1978年5 }/ k' f7 Z2 c
我在中国北方一个不知名的深山沟里0 s2 a- [0 j' K  U, _
接受着高强度的军事训练' d! Q' A" \) [1 O2 O+ L2 N
那时
8 k% j1 {' A; ]3 G中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0 M5 Y+ Q+ ?$ e+ u4 F$ c
我却像被扔进了冷缩机
$ w1 ]5 e( N9 ^" P& i3 V仍然过着准文革式的军营生活- v5 ^1 v* n' w! f
仅有的与外界变化连接的渠道) S- O) J+ y9 J0 y* W1 |5 i
一是连长办公室里不多的几份报纸( G$ F! J% S# D! k( h
二是偶尔进山沟放映的新电影
4 Z3 s' H" k! v我记得$ I9 p% J. x2 A: w- e6 `
一天晚上
$ u* A) j3 H, R我所在的连队集合6 v4 P- A0 k% ~% Y& H
去北山坡上的一块平地7 y4 P/ q, w. p  S& \: z! _/ n* y$ z
看当时新拍的电影《黑三角》! S4 L* P6 O: k, ^) f3 f9 l/ Y
    当电影主题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响起来时
1 N) b! o7 U) {1 l9 }/ g5 ~7 g我们连里不多的城市兵之一、来自山东青岛的小王凑到我耳旁:“你知道这是谁唱的吗?”
3 I0 x& M: g' q  h; J! L6 Q7 B$ }" \  G我摇摇头:“不知道; u* S% X* N7 g3 R/ v
    ”
  s# S6 s/ v* f8 c+ `小王眼中闪着兴奋的幽光:“李谷一!你听
. I7 X! G" g3 Z! u7 Y那唱法多新潮!” 小王是连队的文艺骨干
+ W" ]  d# ]. Y6 C; Y* J' X; {特别爱唱歌7 u$ j+ U* o" i: @# I
确实; G6 o8 q; l, R3 S* ~
李谷一这首歌的唱法
: V- \0 M' _; d* _6 D' P- f/ j( P非常新颖
( t3 W5 G# y+ p既不同于文革时期那种大喊大叫的语录歌. `' G. Y/ a# `; ~
也不同于我们这些“大头兵”看电影前常唱的《打靶归来》之类的军营歌9 n+ v4 |# E( b
    我模模糊糊地觉得
5 L' h* w& v/ H  M; m! n: T! ^. U7 |时代正在随着歌曲的唱法  u# T- W5 v" `4 ~7 f2 W0 s
发生着某种我当时还难以说得清楚的变化$ q% F  i5 B+ [% k; w
我还记得
' f8 r8 n1 l% K+ C# Z每天午饭后的短暂午休期间
1 ^4 F- V( s  t; @+ u: Q( P1 Y# h我都会跑到连长办公室
% L0 N* _" n6 Q饥渴地阅读着原本十分枯燥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
0 X3 M  k% K. B! X# B    通过当时那些不连贯的阅读0 l6 ]: z  I* `* F
我懵懵懂懂地了解到:中国恢复高考了;文革中被打倒的某位老干部又复出了;某位57年就被划为右派的诗人又开始写诗了;××××中央又开会了
; X  l+ w) E, Q4 z5 ^我记得
& T7 `- u/ S; C( ~8 U/ M. i这一年年底的一次会议# k- t1 e$ K" P7 C! w2 F: U
名称大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y, l$ @! N# ?' X8 c1 K- s0 I! `/ n
后来我才知道
' @7 q" U0 A+ A/ h  e, Z4 A那次会议便是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划时代”的会议1 t! {  C: L( `1 f$ \' h
    但当时的我
7 h( a3 M- W4 }+ Q7 w4 y& b身在山沟# E1 _& F1 ?8 o0 b8 Z; V
年幼无知1 {( L6 z( l/ U" l
不知有汉6 p% U( ]6 n( T0 }- i) H6 l* J
何论魏晋. `8 R' C! o) E4 z$ c4 F, y
只记得读过那份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纸之后不久
" L/ L9 ?, T& O  j; x; J我曾首次走出山沟
7 _- Z0 n) H0 {" ]6 D0 Q8 p回过一次位于省城的老家探亲
' F5 A! m+ d$ I也因此遭受过一次类似心灵地震般的“严重刺激”- I" O5 t; Y" D1 ]
我记得
* F+ \3 E6 L8 {' H% E( q- i比我大两岁、在工厂当工人的哥哥8 {/ _' a! L+ [, Z
通过一位在福建厦门当兵的中学同学
2 u- n; t  L3 X0 f9 Q' c# _买到了一台走私录音机和数盘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盒式磁带
1 s3 j: P: _5 F2 p# \% {我们俩
' O0 }; W6 g$ G7 g  W2 ?再加上正在上中学的弟弟  ~, y8 @  B/ `$ G+ t- N: R
三个人关起门来5 u$ p  C- d& H6 z
躲在哥哥的卧室里# T. J# g9 |0 a/ W
反复地倒着带子/ g% x: [! ^0 L
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那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靡靡之音”……我不知道兄弟当时是怎么想的
) l) {5 j% u) s7 q$ h我只记得当时自己心里的那种震撼:原来歌曲也是可以这么幽幽怨怨、浅吟低唱的  K2 q$ H& t. o3 }7 a% Q
既不必像革命歌曲那样宏言大义
7 E( p8 I) y( N! b$ R- V/ C; Y$ J也不必像李谷一的歌曲那样微言大义
. @- y+ d3 w# G( v4 o. B/ G- y仅仅唱唱儿女私情、微言小义
, t( X% y+ A+ y# e居然就能够那么强烈地震撼人心!! v6 w& R9 n  E$ z: L
大概就是在这次“严重刺激”之后2 o) c6 a/ U* J& _" n, F" L
我下决心离开山沟
+ S& g& c: O5 E离开军营
/ ~; }, x" O  z, p7 V复习功课
9 W+ i. t- U( [3 ?准备高考
/ E7 t- ~0 w. n4 h8 Z! e  c. n    我至今不知道邓丽君的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 g0 }- K  I" z; v在我的理性记忆中3 e' B4 I; T" c5 P# v* }2 v
这两者好像是负相关的关系
& S1 n5 X1 S* }, R; r* T因为后来××××发起的“反精神污染运动”好像还批判过邓丽君的歌曲
0 T) }1 _. V$ G' p" Y2 s3 n6 P但在我的感性记忆中! E4 U" u" x6 h& J
中国改革开放的节拍2 v/ N/ W$ Y- F  X5 A
却似乎一直与邓丽君“靡靡之音”的旋律相互缠绕在一起0 S% i! ]1 i- v' X! ~# e
剪不断
  R2 T) C3 k# r' V理还乱……
8 q$ I% u3 X: F4 i) O在西方
; k- i/ w8 m. O# z% y4 |人们谈到中国的改革时
! h6 `7 F* B# C: U通常指的是经济改革  u0 r9 }" ^; M* J4 `9 i
    但仔细观察一下这30年来中国的发展
7 q7 a! T5 p8 h" R  S你就可以发现
8 G: d$ K- r( P3 h8 G) g& ]相比起经济上的巨变
' N9 d: D) F% m8 Q3 W0 |& d更为细微、但也更为深刻的变化
+ Z9 m6 ~; z; u) e4 H5 h; _其实是人们精神上的解放1 ]8 a/ J/ u: o% G, P
    尽管有过起起伏伏、波波折折
6 @1 {) [, w' G尽管多数情况下是出于被动( A& Y1 Q# w! E& L9 ?3 o
但这30年来0 U' s7 M0 L  b9 t) Q) N
中国政府的确逐渐放松了对社会、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控制4 l( h% B8 V- `% @% [
也许; j( x7 k0 m+ K$ B2 x$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m, e9 B& c; b$ c; I, |相比起经济发展、经济自由这种“硬件”改革
0 S9 D- I6 f: r7 A. M+ d: P" P5 P政治开明、社会宽容、文化繁荣、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软件”改革的意义更为重大3 L2 ~% e' C% w9 Z
因为从事经济活动的
7 Y4 |) {1 N7 M: Z都是活生生的人- ^* @) Y4 |. h" u: P1 W& k
没有人在精神上的自由. x& i) u& J7 F2 L) G5 @
也就不会有经济自由和经济发展" h; b3 c" Z# W$ B" R# T
当然0 q! _8 X4 c# N6 V+ t
中国人的精神解放3 v1 {1 `, T! m% p: G
远远不止于听听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T, z1 o' V- E* R
但毫无疑问; g# l1 b' h8 o, S6 v" A
随着邓丽君的歌曲从年轻人房门紧闭的卧室飘入大街小巷、唱遍神州大地
% r$ @$ v1 y7 g# Z) d# B) h3 t; g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文化解冻的春潮
: E$ |. Y/ @3 w包括人道主义思潮、伤痕文学、朦胧诗、现代画、摇滚乐、《走向未来》丛书等等文化现象7 `( z9 M2 \' D. l4 \; J. V
便一波接一波地涌入
6 |' K' P0 D0 H( @9 _" a+ T; B浸润了中国人那一度干涸的心田……4 U5 o" k6 c9 L( W) y
+ s1 _; @& B: c0 z3 A) ~6 I
20年前的1988年" C6 J5 K- A. X( Z9 k3 @4 p
一天  c1 X4 E0 h; W0 l! K
我坐在北京《中国青年报》的编辑部里5 J" C: \! A6 r
打算先编辑几份纪念中国改革开放10周年的稿件
5 Y' k9 ~$ x5 {! n# P* L然后再修改、润色我自己采写的一篇重头稿件2 J9 J2 f& N2 i) g8 o9 @
当时5 L, |2 C% x& v
中国思想界正在争论一个“龙熊赛跑”的问题(很像今天对比中印竞赛的“龙象之争”):究竟是“北极熊”苏联先改政治的改革路径更有优势
/ y8 c/ B3 Z9 t, q& m还是“神州龙”中国先改经济的改革模式更占先机?那一年
2 D. x8 P" d' y) B1 M! n' _5 C也是主张经改先行、政改缓行的“新权威主义”学说在中国倍遭围攻的一年# C" D7 Q/ b* G4 T+ b6 e1 I
我采访了“新权威主义”学说的倡导人之一吴稼祥1 h3 Q3 ]# L  q, Z: C- N
稿子也已写好. j- b* s. Z: y& F% V& ?' r3 |
打算一会儿改完后送给总编辑过目" a) y, \9 F$ M
听到有人敲门8 s+ j6 d5 X: S9 r6 ~4 `7 l
我放下稿件3 J: q, v- Z3 Y) w
打开门
2 N! G: p+ A' y* i: _( u8 O. D3 Q+ {一群毕恭毕敬的军人站在门口:嗨. _8 ~" u6 e! ]9 }* l4 y  C, x" D
又是一拨送部队好人好事宣传稿的军队宣传干事!: j9 G; z2 l+ {9 b: M2 M
我把他们迎入室内
1 {  ^- S' O# Z' ?请至沙发中
0 S5 {$ F; P9 M然后接过他们拿出的稿件
; Q$ v8 y* x+ B4 Z) [4 y& u7 ?    正在一目十行看稿的我
4 z' [; _' [/ X8 C  K  J突然被人狠狠地拍了一下肩膀:“你还认得我吗?”: Z3 Q% c9 S0 e) t& Z0 H
真没想到2 E( r) S3 o. l
对方是我当兵时的战友、来自山东青岛的小王!我们把另外几个看傻了眼的军人撂在一旁; u3 {) j+ q: S  I7 E1 P4 i
自顾自地叙起别情来:" g, Q0 w  {7 J$ {' |: y
1979年底
: O4 e" [5 k/ k- y" L8 O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一年后
5 r/ m& f* n" \. M: W" [我就退伍了
  W5 o- y% _1 N# @4 k& ~后来去上海读书、来北京工作
9 ~0 Z6 X2 q6 v  ~“嗨% Y7 I* B7 H& A: H. M
说起来1 R2 p" E8 {, |
我也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之一吧' {. M; v( M9 j9 O  K# q- f
”我对小王回忆说* l: d4 x2 [' b2 Z/ N
“我见证过上海外滩花样越来越新奇的广告牌子、动作越来越‘放肆'的一对对情侣;我也见证过84年北京国庆庆典中北大学生高举的‘小平你好'的标语牌、86年学潮同属北大学生高举的截然不同的标语牌……”  P5 C" U/ R+ P( c7 O( x: ]
“我的经历没有你那么丰富多彩
* b9 \/ u9 g; M& H5 ~5 P3 ~”小王感叹地说( o3 J9 s& x2 I+ y& o
    小王不像我7 T) |# m1 B4 t# w! }. Q4 I* v
他没有退伍# w* i5 f! f* E% }! A
而是在部队中入了党、提了干
* `- O& g% x% w# v后来当了宣传干事- M* p+ q0 r* @) H9 |! ]
    不过
3 f% |7 T" v0 B: N) Z( s他也见证了中国军队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正规化和现代化、裁军、提干制度改革(必须经过军校)等等& ]* v/ @6 M( g
“我们一块儿当兵的战友
, z! U4 ^! f# j0 ^) P, F因为考不上军校! y5 F7 A7 o+ z3 z3 g  ^$ B0 E  v
全都复员了
1 N) c3 A# ]8 s& N) c就剩下了我一个人( e, l$ p, s8 }% ^1 l
还在部队混2 p3 F! j1 d% A3 G. x! i* }
    ” 小王苦笑了一下( b$ z: K9 a1 ?' S0 x# g
“与地方相比  Y4 C; V/ _/ h2 v/ b5 J1 y
军队还是比较传统、比较保守的! d+ [# ?/ a& b$ v+ d7 b2 P2 E- m
    什么?你问我还唱歌吗?嗨( Q7 i9 @* e3 \$ ]- b! w) M
我早没有那个闲心了" f9 ^4 o& W0 ?# z7 U! t; N
但我现在写诗、写小说2 \2 p( r/ W- b% n4 b2 n  y2 ~9 Z& p
    即使是写新闻稿( A6 }" Z- p% `
我也想超越宣传部队好人好事的老套套……”
% |( x( l( k& X8 O) s几天后
) ^" y6 M7 y8 S" r9 s2 d总编告诉我:那篇采访吴稼祥的稿件不用了
% @# @6 D1 g+ s' Z6 w2 |% s/ Z因为太敏感
5 A/ Z( e, `7 j
" {& d9 ?* L) Q9 [+ b+ w. w10年前的1998年
* r$ d  j6 l5 O& O* U9 ?我刚到英国! }3 D- b; @$ n# D" Q
    那天+ l6 F' A( U" Y
我去伦敦市中心一间游泳池游泳
/ K- R9 l8 e) |* L$ r# z( v( K游了几圈之后, d5 G" U. t0 J- b/ m" t
遇到几位同样来游泳的中国人/ U4 {! H7 n/ k) [5 n
便互相聊了起来* P% P6 |( I/ p8 h& Q' C: B
    令我感到蹊跷的是
, ~! F- p! j8 F5 I6 G其中一位女子反复打量我
& m1 K! O- q7 W& U欲言又止$ u5 K% b0 F# e! \- }
    我索性直接问她:“我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面?”
7 U6 }8 ?$ e- f0 }- p. @她也壮起了胆" b% {( @5 N6 @7 c" ?2 @, I. ]
与我互相介绍各自的来历
2 b8 B- z' ?, i, ?: ~0 i    原来  j) c2 S* M1 f( s( W/ K
她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
- S( p! a# W  f1 K0 e& {在中国我们曾经见过几面
' I* ]/ ?  Y$ ^  k$ w* p' \7 S% q但彼此印象都不深了
1 Z5 x3 Y5 }9 _7 v! Z6 V9 i    她也是被中国“六四事件”之后涌起的出国大潮裹挟出来的
+ y6 C4 Z8 [3 F最初在保加利亚打工, v- ?! R8 @2 @7 S& z0 Q
后来不知道又是通过什么渠道$ x3 V  }4 |& f1 B3 C
成功偷渡到英国来1 f" V5 \1 Q; Q
    “在保加利亚打工
% o/ K: X: O( o9 s收入低% n0 U$ h; `$ @0 N1 G8 o6 w/ c/ ]
而且根本没有可能移民+ R: P( G* u0 ]& Q
所以我跑到英国来了
( W, {, G+ v6 W    ”她淡淡地说
2 G1 E& l) H: u好像她是从北京“跑到”天津那样容易; K% ^- u- q" P
至此为止
* b- O: S7 _8 I$ |: Y# Q$ q0 R中国改革开放已实行了20年% q, Y1 c* L! A3 m$ r# l
    当年“总设计师”邓小平设计“开放”这档子事之初5 x3 j2 i9 _3 G$ j5 ^1 F0 J4 W
可能没想到: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开放”到国际上之前
, |- a7 U2 ~! @+ k“中国制造”的人倒是先自己把自己给“开放”到国境之外了4 y* r+ \1 ~8 Y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个词儿:“国际大串连”; K: {! P/ E1 {1 z
说的就是这件事儿0 q! L& [! q1 c0 T. V( M) }
就这样1 S' p+ A# [* M7 x  \
中国人的“他乡遇故知”9 J: j; n+ |: }) C
变成了“他国遇故知”
6 [- u3 S- I6 K9 I( \    所以' Y+ W# [2 @6 {
即使你在伦敦遇上了你在中国吹掉的老情人
! J& G9 ]$ ^* I; r% r( Q7 M5 H+ n也不要因此过于吃惊啊
( ~9 f2 C/ K7 H& r* x; E
- ]+ j* l4 ]+ W9 u4 x9 i( b+ ~2008年年初& r4 l/ ]  B# O$ f0 m, n( f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做东( e5 U3 ~( Z( W! M2 _; O0 }5 q
在伦敦市中心一家中餐馆
3 Z- A: f  K. L0 D4 \: B  V7 E& P# y# F为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践行# B9 P" l: ^9 P# K$ M- G5 l& j
他也曾是中国人“国际大串连”大军中的一员
5 u: `- ^- W8 y4 M% T在英国学习、工作了近20年7 R/ m% R3 F8 J& Q, l& E  {" Q; H
    如今他又要流动了) z9 u+ F2 s; i9 ~6 v
不过
: F# D% f# g. k, b- p" o* V这一次他是反向流动:他要回中国工作
. \) I7 L8 ~* I; X0 m$ k1 b4 M当一回这个年头颇为时髦的“海龟”了
3 H. I4 d6 W7 i) n* Y1 C" o9 y* E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H) m7 ]) Z% h) ], q: L1 r就在中国人仍然通过合法和非法的方式流向西方的同时" A  `/ `! i& J
另外一股逆向的潮流也开始渐成规模4 V# m$ `9 p* ^4 H
愈涌愈大4 S' `: Y  s, k% ~/ o# W; @
进入新世纪$ W% O0 s8 Y7 o9 v
回流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 G& S( a) a$ ?8 c8 X以至于有人认为有必要为这股潮流起一个新名词:“海归潮”8 k, u# A% |( u1 b. ^$ g- \
这股回流潮的起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经济的吸引力8 o# M4 M: m( l. U
    改革开放30年
; k. z: Y* M/ J2 u  k  x4 T中国已经从一个非常僵硬的计划经济国家; n/ {. }) G/ B' M9 Y5 I6 Q
转变成为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家3 ?/ f- ^1 R# i, {' W3 P, q
更为重要的是% d$ d: `. ]: E! f. Q
中国经济在改制的同时' |1 `) j2 U7 ?/ _( j+ q$ ~
还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中国已经从30年前一个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
& G4 e, E/ a6 g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 D5 M( x2 |3 K) @成为一个令西方刮目相看的迅速崛起的经济强国9 I) `) X, v" p; _" M4 P4 i6 ]
具体到吸引一个个“海龟”的微观原因
# N/ e- n# v( @) R- g1 K2 a也很简单:“海归”后的收入
. L6 W% x  y& i& Q' r与西方有得一比8 \' |# p3 t' ~
有时甚至更高2 _) x& d0 l3 g. X# x, C
    例如
0 _0 e! R" E1 E/ a2 D我们的这个朋友这次回中国要去的公司. y9 n: t+ t! J
其实并非外企
% g  {  f7 J# Y4 q. w# b% R" j" T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企业
( t' Q7 T  k, y但收入一点儿不差* N* F  e1 D' V( [% h1 O3 A, n9 @. ]
他这次决定“海归”
  U' m0 l+ L1 _. D. @直接的起因是8 c* _& L1 P3 u: d+ E
他就职的那家英国公司大规模裁员0 {2 P, Z" x/ c2 i3 p
但谁都清楚
! [( S7 w9 \; G( s2 p他工作出色
% e* o& j1 y: W* b+ w' V再裁也裁不到他! ~4 u3 P3 E+ ]# o, q1 ]& ^
    间接的原因/ O4 f1 `$ M% O; z% L5 F
大家心里也有数% d6 _: z4 z# s0 \/ [# u
其实是此前他的几位前同事“海归”后的示范效应
  }8 i9 a1 U; p# x9 X    自从2000年以来% p" B1 y, D* h* F
他公司的华裔同事中4 `) O: D: ]+ q- g" G$ T6 O
便不断有人辞职“海归”4 O1 Y6 z  M$ w7 a" g
在中国混得似乎都不错0 }' a6 P/ p5 k; i$ [3 a9 [
尤其是他的一位“铁哥们儿”2001年“海归”后
3 Q% W' P) k' Z: ?7 R/ Z* l. e# J如今已成为身价千万的中国着名企业家
" B7 a+ X4 J7 T7 U. M; {受此诱惑
( P# L1 p: f' R他也不免心动
8 u2 [. y2 H1 A而这次公司裁员便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终于痛下决心: Q! J- A3 p) I8 j
抛妻别子
# _: x' X6 I; l; v1 O单身“海归”
* ?( W+ T/ p7 ~! v$ m& f3 O6 L% {7 A1 K' M4 u% E
最近
% h' n; Q: j+ L7 q8 }9 i中国《南方周末》的一位记者来英国/ L; D/ E, o3 j% m
参加一个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
) _; Y' [) k) v0 d7 i, g7 y    因为她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
% {; v2 H# {% K" l& O& t; x; Y/ r所以
! C$ O  [' @( B: t2 `我专程赶到她下榻的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去探望她
9 ]. r) W# d$ R5 f在酒店大堂的咖啡厅中
+ o; V+ S# r% e5 y* E0 V我们一边呷着咖啡
" i8 l" U' \6 {& i一边漫无边际地聊着( s: }2 Z+ ~# F- [
    不知不觉: t+ O) H$ {4 F7 Z' x
我们也把话题转到了中国这30年上2 s5 Z" \, X- d- G1 E2 ~; S9 B: \. Y
“这30年中$ \0 n5 U- F, g5 J+ g* g! z
你在中国和在海外待的时间大致是一半对一半& |6 y5 d+ z% A" J
你同时具备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角色
/ D. L$ e. l. W" R& @”她眼睛眯着% l  k; @4 V" b. X0 ]1 l/ ]
望着我2 T5 J8 t3 }! y: a" B* a5 J
“那么
* ~5 `8 C9 v1 Y% V在你的眼中" I$ w2 A" j0 n* i& t
中国这30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f# u8 Y$ i# L8 m% ~& r
她的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  R, ~7 d" K) `  _$ M3 w+ @; Z
    我把剩下的半杯咖啡喝完
9 J& e& P; |' G8 K! I也未能给出一个答案
: N; O8 k8 y" m' u    想来想去
( x  ^  E: a( k0 ~# F) X我觉着
& {1 W! q2 K: M/ @5 f) f6 q我既无力总结中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中发生的种种巨变/ p. X* L3 }( g6 _8 G
也无法用三言两语浓缩我个人的复杂感受
# q0 ]- a" b& f3 C无奈
9 D0 H& n  e5 ~' u只好把我上面写过的那几段个人经历的故事
, r6 L% U, ~$ ~2 S4 p& x简单地给她复述了一遍……) A6 E6 |0 d2 \' I
: j* l0 D# z1 _6 f3 Z

beelover 发表于 2010-5-26 0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回来 连饭都没有吃就上华大了  
6 V" m6 r+ d- s. z/ _" e就是为了告诉大家:
2 h# p! _1 i$ S  V) y今天我去了家乐福 沃尔玛了+ R! V1 Z7 O9 f" O4 j/ R
什么都没有做就是不买东西 就是排队 堵死他们
/ I" ?8 l! d4 q1 a( A  Y  G1 @3 V# U4 S, l- f4 v# O/ L
2 h4 R+ n5 V4 x6 R

SHINE 发表于 2010-5-26 0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不看FT了 " q# }5 ^3 o# d9 U* d
   
; n+ F/ j( C! |   
/ P+ B7 |0 F' F2 f    3 G, r1 j6 X& E0 h
      {, P& g6 l' S
    0 }! ]! I1 z4 L, F/ W2 c
    : c# O4 b) A# r5 [8 T  ]# M
    $ ~% M! K$ Q" R

6 \) L/ d% _-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9-19 04:12 , Processed in 0.02587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