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澳门发红包了 好羡慕

  [复制链接]
洋扬 发表于 2010-5-26 01: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M5 V, d4 i( h; t1 ?, s7 d. ]4 X9 C3 m$ O# Q% }9 q+ V

8 q8 t* N" x  J- l' P/ ?3 I( x$ ^ 澳门特首何厚铧4月22日宣布 2 y4 r4 r) A( s, C$ d" ?4 U( w2 K4 q; w: S
将从特区财政收入中拨出逾20亿元盈余还富于民4 J4 E4 l, m- S% h; c# ]! {
永久居民获发一份5000元的“红利”、非永久居民获发一份3000元的“红利”  L, i3 h7 V, y# f
    预计7月份实施的这项“派现红包计划”
; L9 I  @: C6 w: O% t  B( ^' d0 w被澳门特区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解释为“旨在舒缓高通胀压力”( a+ Q9 [: t8 M% K4 [
     
7 w, k$ ^2 P( K) g1 W  |( l2 U
在内地居民亦面临强大通货膨胀压力的今天. [  I6 T$ _: L2 X9 C) q3 u2 _
澳门特区政府“还富于民”之举也引起广泛关注
8 X2 [4 G/ {% Z- W  v: t    一时间: u, k8 J! ^5 D: l6 T' _! \% e- }
“社会分红”、“还富于民”在中国内地能否实现成为关注的热点
& Q! ]+ {% t- J" \6 u     ' i( q# L% D, Z. [
8 U! C- m. O2 b8 B
回放: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
: R2 k; N; h0 V( J6 r) J- t. L
2 [9 P$ |9 Y8 @  A; h# F澳门的做法令2月下旬一度成为热点的“千元红包”新闻再度发酵* y5 [: b7 D% T2 R6 Y0 w9 B
    当时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称将在上海“两会”上正式提交提案* W7 a; z, v5 [5 I5 Q* G
建议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抵消CPI高速增长的影响
; |# ~  j( B. [  q* l0 r0 x     
) q! T2 R  i( I& F& x" D* ]: D7 j6 p/ V- S: ^7 e7 Q
但欲提交提案的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认为0 k, Q: H  O2 @8 ~" b% G7 K# x
去年全国GDP增长11%
) q* y* ~$ q7 C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元8 E4 J' B5 \6 b/ Y7 u" P! m$ m  [' E6 g, s
增幅高达31%9 H/ f! P1 A3 U* {$ h
    但全年CPI增长也达到了4.8%
& ~* G, h; ~/ u! G5 R& k9 p扣除价格因素
/ O& S. U  @2 c5 o城镇居民收入实际仅增长12.2%
$ f9 w$ x- J' ?农村居民实际增长9.5%. W! d/ l# Y( a, ?4 o) |
     
8 ~- s3 j7 ?) V0 z6 E# F
9 j3 [5 P9 Y7 E3 p( m- [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国力显着增强
2 h0 C: s4 e0 e一方面高通胀吞噬了老百姓的收益9 p. n7 Z  \& o: U1 h+ l
国民实际购买力正在下降: B# n: q) X5 f0 H3 ^; K# B% y
并未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
, E2 C2 A4 N  d" d9 O  M4 {+ A这是邢普提出上述提案的初衷
/ P2 M5 m% _$ [     
1 \: ~0 A7 M6 S) f% N- A: \2 v$ l, Y5 K+ `* ^
共识:全民派发红包不可能
, h# i" Z! t0 k" v. e8 h" @9 _% c7 @2 g$ Q$ Z" r* p
不少专家对此认为( p$ d( {! E9 O3 i; {
全民派发红包并不现实
+ g9 }& n8 x$ V+ ^" F) c, [    13亿人2 W/ [% b. V# ]6 P+ x: ]
每人一个1000元的红包
* n9 Z8 Y8 p4 ^: B: v- k意味着财政支出将达到1.3万亿元
: P- t3 S' U* K* }" {+ J占去年财政收入的1/4
1 e8 l) n" w. u    尽管去年中央财政五年来首次出现盈余
. x7 b1 b2 A8 h1 B2 r但盈余额不过1700亿元
4 Y6 _# B- i9 u7 q  R: ]# }要发出这么一个大红包显然是杯水车薪
5 Q- n: }6 d5 Q. ?0 B     - U) Y  ]6 Q$ P$ Q  V. k* i

4 o0 ~5 v! }; ]# F) B! Z/ V3 J9 t在今年两会上
6 L6 }5 j- Q2 }: l5 s, w# a, v邢普的提案也引起政协委员们的纷纷讨论! D# E; U& o0 E
    据称
4 w1 F' x& K; x. K& G, u委员们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邢普“直接发钱”的想法% K1 J3 F" l0 l9 I) f( n7 N
也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其“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 H. k4 |! E6 W6 U& P# n4 K
     1 S' \! g4 V/ B8 X/ b, m/ ]

. I1 ?) z+ B: i政府:已通过不同方式补贴国民 1 c6 n: Y( z0 U, ]* ?: L: E
! o  \9 U- ~4 {- e  d
不过
% p. {/ r7 }+ C& x说财政收入没有给国民“发红包”
! F+ G/ A5 p4 F# f2 h" R7 ^财政部可能会觉得委屈
1 P0 T6 a, W/ R! @9 y- u& @    据报道
2 ], x0 C; Q! M, D$ n2 s9 t去年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的“直补”总额达到427亿元
1 ^- T# g# U$ V而按照国务院刚刚通过的最新补贴方案. B! K  Q$ i6 X  p- P7 Y
今年直补额将达到633亿元% w& l5 W+ @- Y9 k. T& Y5 n+ E; H
    按照“直补”的发放方式6 y. {; _* K' d) X& M' \: Z8 z  B
上述资金将从各级财政直接打入种粮农民的个人银行存款账户9 T5 w1 D5 ~& m5 L* ?
几乎相当于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包
$ g$ H3 |# P6 `9 y; w$ O$ d     " Q+ b9 |1 C5 H0 T6 D: n0 E
9 W; n8 j& c% \8 ?: c0 ^
不过1 R. Y, E$ @. P, }  P- b* w; X
专家普遍认为' V3 D# }. n) x% n, C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9 ^2 d# a/ F, g
直接给每个国民发红包显然并不现实
% R$ t; H/ M& _0 ?3 ^: h- g    而且
/ L2 x& Y8 C7 \7 Q直接发红包的方法来应对CPI高涨
% I2 R: J; `8 @+ K9 U从经济学意义上更像“饮鸩止渴”
  x+ @- a' a8 X因为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注入货币# ~+ |) D4 ~' H+ U- ]: @- }' }
可能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 a' e! p  {% z7 M" h
     . ~1 K# u  t) X1 A0 b) e0 c
( {) q  j3 _( o! }' h$ _6 S
专家:与其盼“红包”不如减税 9 b$ I/ C0 p9 G+ }! k
" M# \9 y( ~2 d7 D4 ~8 @; ?9 m
昨晚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dongjing.qzone.qq.com/]王东京教授
& J* k5 r1 [* {) J7 t' m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
9 ?& @  r, G* j  x' ]认为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计算“全民红包”如何发放的问题9 h" f+ Z% x% G- D$ g6 w% a
不如探讨如何减税) o0 M7 {' g9 F" |  B, N  s9 x
     
# v. i! Y8 n9 N" R
' R  B# J$ y$ p0 x0 s4 |王东京认为! ?! o2 D1 a+ A
一方面减免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 a) e2 H1 M% L, J/ I  b/ x0 s一方面大幅提高最低工资保障标准$ y5 V7 K, E4 q: X$ i$ X
将远比“千元红包”更为直接和有效
6 n$ F6 e, M  y5 M0 L0 G8 m3 q    他说9 w/ i3 o4 ?" r" j) R
国家减收的税收
7 _/ m, A/ J8 P. l  h- _* R通过更高的最低工资制度, V, @( K$ `) F. D4 ?
转移支付给全体国民4 N9 o, {6 V1 F6 J
不仅能让目前在美次贷危机和人力成本趋高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喘口气
* \: S# {8 j$ h# N& Q( C/ x2 R" I& L避免最近沿海地区大量外贸企业接连倒闭的噩运1 ~1 e8 ]0 A. ^7 ]: p, T
亦相当于政府给全体国民“加工资”、“发红包”! [8 b, S6 y  Q
如此将是政府、企业、国民三赢的局面% g8 s. d& N- A: T* O$ |$ C
     8 K1 Y7 m6 z+ V$ B# Y7 _

( E, ?7 {- F# a如果国家给每个国民发一个上千元的红包
/ q$ C7 f) J6 n7 ]  Y你会作何感想?可这并不是痴人说梦
  \5 Y) T/ a6 d' y$ ?* l     
1 R0 @6 C7 M7 q4 l$ J6 Q# B/ q; X; `  [( c
22日
  z4 N1 Y1 S! @2 |% E5 d2 X! ^" n* ?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宣布8 E  n6 G4 L+ ]! D4 F
拨出逾20亿元盈余还富于民/ N3 q4 h% g8 ^. }4 B
    据称
- T4 y2 y6 h4 Q5 x4 I此举旨在舒缓高通胀压力5 N3 g: G5 [- E0 B
    此前7 X4 l; v0 K* b% q4 j( u$ x+ B" g
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也有类似的“还富于民”之举
9 f. t* U$ f, K& v1 P: z     $ l' S$ M, A  I# J' p
4 _/ q7 h) ]( ^) y) R( H. I
在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上涨而百姓却面临强大通货膨胀压力的今天% T. O! z8 l, w  d
中国政府“还富于民”的可能性有多大?专家认为. Y0 L& \% q, w! X
13亿国民全民派发红包并不现实8 @1 L4 l' w8 o% l4 G1 j
但政府应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1 J+ ^8 i+ E; M+ y3 d! T. u( |       f+ x4 a3 y- N

+ @7 B5 }% t* X4 D# H7 O9 ][观察]
1 t9 Q2 r& H1 ]+ f+ O. b; k6 w: b: R4 K7 ^# ?
“社会分红”
+ k. J; B! W! m9 }$ Y/ g) q5 c
- O& i/ R( U/ ?& v# ~1 C离我们还有多远
4 `, J" f0 g( i) y
) I3 z2 K' T- p# p; d$ J0 k/ f" p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 在经济学上' ]8 }; W7 e' x  X* K* Z" S
“社会分红”的概念是由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提出的1 {$ x. \* x2 c0 g% x: [6 u
    早在1936年
$ B. ~1 t& Y8 p5 ]6 N9 R米德在《经济分析与政策导论》一书中提出:“国家将从投入社会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获得利润
6 o; s& C2 d+ b$ A  x    它可以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分给消费者
$ [: i) i) f9 n5 f6 x! ?$ Q) C将另一部分作为对社会化企业的再投资
( j! [6 g6 i3 R5 F) o    ”
1 k3 |# t) T6 P3 Y0 `" ~9 k7 Z' \, b! ~, _& ?- \5 ^2 j5 w
1938年  ]' n+ l* e, {6 o4 d  x
米德在《消费者信贷和失业》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将直接分给每个公民的“社会分红”作为“反周期”的政策工具0 p# v  O# |( ^; d% \7 p
称其还能起到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消费的作用
/ Y+ `" P& `; T' @5 N2 e$ ^# ~- x7 o  k! U+ f$ `- |+ g4 X
2006年
5 }$ m: K/ J8 Y5 Z0 r& s  M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就以米德的“社会分红”概念为理论根据
/ l$ L# @1 |9 a2 e& n% K并以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永久基金分红计划、“每人一张支票”的实践作为依据
0 ?2 q( d: r, T' n+ h" B% \提出划拨部分国企利润组建“中国人民永久信托基金”的设计与构想- N% Z6 f% `5 v  r
建议把永久基金投资的部分利润直接分给每个公民
$ n" X) n  S7 R使人人享有“社会分红”
7 q) Z4 O8 _" m9 L! j     5 c, x5 A6 Y/ J  }7 i
! Q7 P- a( W4 g& x# Y
提出类似建议的还有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
, T( J; m" f  X$ J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上海两会上8 m4 J" ~1 |) l6 {! V. o( b! |1 w
邢普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
3 |% N8 h/ d$ o7 y& ]" B' G     
8 K5 A8 U2 @2 E4 j0 A$ M
( B* w+ I$ Z  R( ~8 n, d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从统计数字计算出! h3 z. l' u0 q" R3 H
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
2 `  _2 k  l3 g/ x2 @) v$ k$ _我国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去掉通货膨胀率后)
& w0 L. ?8 T" \3 M! W' i0 W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_, a1 k# K9 Y3 l
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
- H& s# O9 \0 B" y1 p/ ]    这期间
: n( S0 @6 T# d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
; n+ f* O6 h  Q9 H, @    因此
& }, x! M: ~% v$ W6 c只有政府的收入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
3 S: I$ B: Z6 p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次之& k" K5 g; F' L. P" I
农民的收入增长最慢5 B4 U' e, x+ I1 g& g" u
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速) [. v9 E" U8 D3 N) \1 t
     
; k* |+ N4 E3 T7 X) h3 F% A' ?, H" r" R. M; |' [5 ~- n9 _
这位教授建议:“既然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从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中走出来) t- w2 R$ H1 \% [( c, t
而给每家老百姓寄支票直接退税
) ^, _8 j# [- r& F把钱退给纳税人自己去花2 U& K7 t$ `$ {& x
那么
. C" D, G) g. D( b' b& y! r  A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一些税收、国企利润、国有资产增值退回给中国家庭呢?比如
0 [1 U: Q" L2 @; ~7 j3 \也给他们寄去汇票; X6 l% E- l, P5 k$ n( s2 x3 ~
    国民们也该直接分享一点国企的红利了
6 D6 [; a7 J" \6 D7 a5 m    ”
- ]1 @# Y8 t: W' I3 U% h6 W& F' f$ Q2 C8 R0 P
在国际社会上
3 O) {" h; O( X9 I- A澳门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早发红包的政府/ N  ^) {2 c. k& w, Z# T
    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均有类似的措施' n) }' {+ c, O- u
     9 L1 [) w0 n5 V+ W% b; _1 J

/ R- c! I6 S* @7 y' q  U: V0 o今年2月
% U0 p8 i! K9 |8 f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公布财政预算报告* y2 O. g3 W  ?) B9 ]3 Z% j% l7 r& T
报告显示- q( @; o, x/ ]% r$ r
2007年特区政府财政储备由3693亿港元相应增加至4849亿港元  r- h6 @% U, F" c4 L
综合盈余达到1156亿元
  H" R* t7 Y5 [是历来最高的综合盈余! L6 k7 o4 x2 t/ m8 O/ g
    顺应民众呼吁
' X& Z- P6 O& D港府提出了一系列税务减免计划:特区政府拿出700亿港元采用退税的方式向各阶层“派糖”% j. [0 l* y, p
中低收入的弱势社群是受惠最大者$ p& L, e8 Q& A( {+ L  @7 R
    据悉
% c) C/ N3 d8 A历任香港财政司长都有类似的措施8 v: L9 d5 N6 h  O) N: {3 z
     0 g; \: {5 V1 x; S. h+ Q9 {
( l5 R) b$ S& J9 f
今年2月13日! Q. J0 Q$ L7 Z& J' A( Q$ I# J! V( [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约为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
, G$ o0 P7 K- p    该法案分两年实施3 T) |: t8 e3 k
即今年先实施退税1520亿美元
* g1 Z2 c# ]' c明年再落实160亿美元  k' i% ]2 X$ b. r
    主要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1 \& T9 o8 F  w5 V- J& w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该方案
1 Z) p; o7 y" w) n/ w2 n: i$ ~     & o+ X' p" ~4 X2 Y/ R

  a+ J9 M/ d6 M$ M' e" H; J- e, P2月15日" P2 X4 v- K  o  @3 Q) N8 B8 F
新加坡也宣布# ~) v6 s9 d1 j8 M" I
全体新加坡人将获得政府送的红包
0 s/ d) F4 X$ z8 I7 t! N( ]    政府从财政盈余中拨出18亿新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还富于民( X6 n- Q2 l1 P/ e* o; {0 V
其中8.6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将分两次在今年4月和10月$ e6 |1 s1 x9 `
作为分红发给年满21岁的国人8 [+ V) G, [5 Z# f6 J
粗略估计人均可分到400新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 b& _( d2 m# f/ d+ r$ U+ H
穷人与老人受惠更多4 v& e8 P5 x* Y5 @9 r8 @, `
1 N% L8 h# ?0 w/ A3 {9 M

3 E0 [0 G  {& C+ K

哇泽 发表于 2010-5-26 0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跟退税差不多吧??? 8 {/ e, v' d2 D: ]8 k
香港前不久就退过一次5 O6 @$ O$ x  Z
    1 T+ S) ~+ {* S+ v" C  g/ `' ~2 p/ d
    # L) L6 ~3 y% t

% b+ g6 x) D# ^3 ~7 i4 V
2 N  Q% I- C# V: w" I. K

寂城寞街 发表于 2010-5-26 0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 b" N- {( I: V! d( R& ]! e7 ?  a' f) `
! |" n6 c  F: i9 I' w6 ~其实跟退税差不多吧???
1 \  r' E& a# N香港前不久就退过一次
, F% k- T& o6 Q* Q  H( y   
/ M+ b0 b* W7 P5 N    ! T$ c( w- W# _! ]6 Q

% D' |; A. _8 A3 G. F4 W! ~* o
2 P7 }% J* j. D1 E  C[隐藏内容]:
* C( q/ v- b$ G/ g% o6 l您需要回复本帖
* ?) K5 D7 W3 U$ ~# c9 u* Q然后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才能查看这里的内容
3 X$ ]) t* q+ u
! t% P, H% c( @5 a2 c7 f
8 v* x& a. t8 I( n2 Y( o ( `5 d2 v) y% n* b( t+ ^; f

懒懒 发表于 2010-5-26 0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0 _: M4 I" b' y$ w
也是阿 : f- x) s% Y) S% y/ @
   
) j# j, }! v* M# ~5 h, j+ P   
7 g: t6 [9 L. _    所以也挺想知道政府怎么想的' {6 M- [, V: C; V7 {5 D
   
# Y6 @( h1 l: j    6 D* D6 h9 ^3 q( U
    派钱都想得出来  T% a( N; ^' [, W. M+ x: W
    : j$ w9 ~! c1 T
    & E' z# G/ q& W* [- |) P
不如作为低息贷款给一些中小企业
" g7 w: G4 H- ^, V' B( s   
1 s$ ^, C- y0 D/ J, m, q4 C- |. X    - Y5 Q. n. K; w3 X+ H; T
    ' Z0 r3 H+ V& b) p
   
3 n. f; w- l6 r# E3 L3 D1 T6 ]6 C      i  |( b3 u/ N+ ~! p9 j6 U3 G/ w
    还是说澳门已经只有赌场了
& W! J9 h! ]/ b5 {' D* ^3 z   
! Q3 c9 Z' B. [    , v* ]! E7 m' C; u2 n' n
    唉
! H1 f6 D6 y" F; r" ^
, |4 V% o. N" R3 B, ?7 p$ N

MARSMAN 发表于 2010-5-26 0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华大的同学喜欢和美国比呢
1 {; U: j) h9 `2 J发展道路不同 经历的历史时期不同0 y* [1 N! h* K# ]0 n+ p
我说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工作 当然是饿死不了的了8 I2 K. _$ q# k: e
8 c7 T& |" C% @* r. I
) ~3 D7 \+ \+ d' T6 {1 _

beelover 发表于 2010-5-26 0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历史比, T4 Z; t7 A7 }+ d
跟美国比  # o$ ]3 u) Q+ L' s
' F1 V: i- p- G8 l9 z% U
现今中国政府的规模相对帝制时期的政府规模如何?既然中国今日又逢盛世
7 D# }1 p, g1 ~; M, U' P我们不妨先以康乾盛世时期作为一个参照# X5 }! }& Q. z, C$ M
    乾隆中期的1766年
/ i2 I1 f) y: u朝廷财政税收为4937万两银子
5 l2 q. m. x. f8 E/ x    在1760年前后
3 z+ E& I. Y8 F, U+ g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当时的北京、广州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作过细致调查4 ~+ w, V! k8 R1 n
    据其历史档案6 [9 j7 R) x" B+ e! [9 `; @9 G" V( |
那时一个普通北京人的年收入大约为24两银子(每月2两左右)% U7 n+ ~6 Z* J
    这样* Q% F2 h, k. L/ j4 u0 ^' b3 l6 D
4937万两银子相当于205万普通北京人的收入
" N  B. K7 y' ~0 u, L, G8 p即只要205万个北京人的收入就够供养盛世时期的乾隆政府8 h' I9 u) R# ~9 P8 w
那当然是小政府; L3 \, Q- ~+ u  H# }* N# `
    我们或可说当时中国其他地方居民的收入比北京低
# E. ~# H3 a( l; o3 p% g- c所以
5 o+ I; T) s3 O2 R8 o7 C4 P# e1 E以北京人收入作为标准
  [! }3 L/ h5 P5 s. {/ u6 h6 I降低了为供养乾隆政府所需要的人数
% i( P+ T1 `7 B3 g! J$ o" m7 z    但是
7 g* M" u0 |1 Y那时的全国人均收入不一定比北京低多少" `& h8 _4 ?: u$ p# D% O; E" ?
比如+ O3 V  ?5 s! _/ y" m
1950年以前北京的人均收入属全国平均水平
) M" u. W6 N' a1 q最多是中等偏上
. i0 K+ v4 K5 i; \/ F( i" ~只有到实行了国有制计划经济之后
. V0 e4 S+ }7 q. g5 E2 T北京的相对人均收入才开始飙升: k# H$ |2 d' e- K. V+ z, [7 I+ p
把全国其他地方甩在身后% D- [+ x9 g, q, n2 ~2 V
    退一步讲& h: \$ e3 F5 v3 [+ |8 m+ C
即使乾隆时期全国城镇平均收入只有北京人的一半
: [. G% S3 v1 Y* D: K那么
  O- w+ U0 r; [4 n, a* N: D朝廷岁入也只是410万人的年收入
) ?" K4 Z  p' z2 j% z  K! R跟今天的3.7亿个城镇居民、12.3亿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支持政府的开支$ |6 z) I8 W. C3 l# d
无法相提并论
& v" K3 E3 u/ v9 [: n; x, @5 P; j     ( m$ |1 C$ I3 f. n! s& T* \3 A
4 c6 Y; P8 N8 |7 H
  ]  n) e( d' h! |1 A& E1 X1 D

0 m" C3 m, Q3 O9 w) N2 V1 A  r" i0 b也许我们会说4 W! t% h' G+ B) B
今天任何国家的政府规模都不能跟过去的作直接比较7 b& F. k$ ?6 Q0 _8 M) c1 @/ r& f
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对政府的依赖度低
* U5 A( m! i. X9 Q- I3 p* L: a而现代经济的交易复杂性特别高
/ D) a6 t0 V' G+ K, ?7 R; ]所以
! N/ n: c4 A1 y) ^0 ?" ?离不开政府在安全和产权与契约保障方面的支持
* G7 n9 a- I' F7 c" K/ C" O    没有政府保护产权、维护契约权益) e$ j# o( i4 O* c/ O) f. E. A
就难以有现代经济1 P. L0 q% n7 u- F
    这当然有道理
3 Y& V+ |5 D, x- l7 m' J+ U& k4 Z    按照这个思路推下去, W/ J# ^9 d, c+ _2 W
美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 Q9 \5 u9 d+ u因为美国的金融证券市场、知识产权市场以及其他现代产业在全球来说最发达: Y8 ?0 P& x3 n
    此外0 Y% E6 v: w6 |: H+ w- V3 n
它还扮演世界警察角色
0 @' K+ m) A6 R0 R所以它的政府职能应该不低于任何其他国家  a# y/ V& Z  v, X% q% V
    在社会福利支持上
1 Q( t+ s& l: ~. P8 w美国也不亚于西欧5 {5 M2 p8 x. }* p& x
     % r7 R4 y+ L( X8 e- a5 n$ ]) R% i9 ?

( y) [9 A3 ~% @) ^+ a3 a然而
* V' \) h% T* Q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税收为2.4万亿美元
" Z+ ]8 K2 l% \" ]3 t" G3 ^9 w* V7 T7 d占GDP的18%
% |$ |, D+ F3 m8 y) l相当于8500万普通美国人一年的可支配收入
8 b- F7 Q; P, ~    也就是说" @1 ~; a! ]  L" h" _! E2 O& B- c" s6 i
为了支持美国政府的开支2 e  p; w  P) D4 D6 o; R, ?
需要8500万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
1 d7 i& C) j3 n% C& F/ l这当然远比中国政府的开支需要3.7亿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
4 e/ Y. v2 s# s: f: B4 ^    中国有5.4亿城镇居民、8亿农民
, K$ S& O; y) F% Y加在一起
: [& w& n& G( \+ Y7 F7 ~去年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共为10.7万亿元: n  j" N8 Q' a- z. x
    也就是说; {- l" P: U- V# _$ p
5.1万亿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约等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一半
$ ?  m% [& u* |. F! Y% |    相比之下* }& n' B. v/ K4 |2 i
美国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量为8.4万亿美元! l  H4 g' Y( E, O3 p( d
2.4万亿美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相当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四分之一
2 Q1 b/ r4 e: a5 k3 Z/ Y- A: y     
! }7 w9 g  M# [. {! K2 U: M3 M! x, C2 T/ S
由此可见1 W, N4 h4 p2 h/ d3 v" a0 G0 y
我们的政府规模相对远大于美国政府; n) B7 b* F! ~* A+ A
     
6 R1 g+ e" L' Q, A! i/ {3 |7 D* R6 j0 U" ~, |  t, V. i; x
政府规模是如何变迁的? # X& l* C! x1 n  I7 t3 ~* Q

( ~3 _* K* \8 \0 w- a& |过去30年里- r- \; N! ^+ K* y1 F5 f/ y
中国的政府规模并非一开始就这么大, m) i  D' U6 N$ a5 r- g
    如果说“小政府、大社会”一直是改革的理想
+ ^6 k3 G) T( @& w8 @那么- m5 P7 M( ?( N4 U/ C% d
1978-1995年间确是如此走向
* k. Q0 L2 Q" _    改革之初的1978年0 u% @! p8 F6 r: i# |$ n
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8.5亿农民的纯收入
3 x4 E" y4 y8 v0 [. l    那时的政府也不小
$ R2 g" C) A! y( a. i, d1 d4 w这就是为什么要改革政府的原因之一2 i, I& P+ g6 z4 r
但那时的政府毕竟要负责城市人从摇篮到坟墓方方面面的生活开支9 N, d/ y3 w8 N+ H8 q
所以' T$ B: Q. z+ ?8 a3 {5 x6 n
政府当然大
3 C* Y9 L/ G8 F: x  b     
* W& l5 V6 O. B# ^, u7 E' r4 q
% P, K4 X( c8 B! i- p+ e8 b随着改革的进行0 m# p% V+ L8 L* V* `6 i' m( G8 L
到1985年: Y! Z) d( d% b8 R
财政税收相当于2.7亿城镇居民、5亿农民的纯收入
1 S1 n0 I: O2 W- f' x" i    到1995年
! M3 E  y, a2 y0 @- @财政税收相当于1.46亿城镇居民、3.9亿农民的纯收入
$ {9 W) m/ Y5 F8 O. c    1.46亿城镇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支持政府的开支6 }7 k9 J; Z, |5 O; I1 Z
政府还是很大
) g4 c/ p8 o0 a. _5 `可那是近30年里“最小”的政府了
( A& |5 o$ i* S     7 ]: w1 T# }, n; k9 x
, R; d7 c8 [& N! C5 O
1993--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从根本上逆转了头17年的方向& s! E5 n6 f& C# o  N# S5 v
    那次改革把税权下放
* c( ~7 p) A" F5 `6 k从中央到省、到地方、到县和乡. ]( T0 Y. ~( _$ T& E) r- a
每级只要求下一级在每项税种中往上交多少比例的税收* l) |; M6 a% e% D2 p
剩下的权限就留给下级政府
8 R. y- w" F4 Q- z    从表面看
0 n) r$ m% G: ?1 S6 m税权下放而不是由中央统一掌权- i- s  ~+ T" k" ^- f
是件好事
* K! L& X1 P& R" p, ~$ S9 X会给地方更多发展经济的激励
) b8 v  b% k: y: s3 L2 F) I" A* O. Y    只不过好心的改革设计者没想到或不愿意想到/ U8 M0 m' m4 b+ L. U" ~# t
在没有实质性权力制约的体系下( V$ p# N  K6 Q
特别是在新加税种的权力不在立法机构而是在行政部门的国情下! ~$ A$ c# q' f! h
把税权下放等于是为各级政府随意加税大开绿灯
$ t1 p& n2 H, G' K8 B% `, x国民没有正式途径对随意增加的税负表达意见
7 c8 `; r& Z0 i     & F+ C  P! i( {4 t
, z8 x& R& T  K6 w* F: a# O8 y
经常有人说, R, {7 V! u0 ^
在别国行得通的制度安排
& X. Y9 L+ o* L4 ]一到中国就水土不服
/ K2 Z6 g4 O" S- F7 c4 I7 s& Y    之所以如此
! P; k- Y9 A. s9 i) T4 n' v% K8 ]7 r" j是因为在中国没有对征税权的根本性约束
* y2 s* I; Y! M$ K9 F3 b0 Q. Z    所以
' J) q6 ^3 @; b6 Q水土不服的根源在于有没有对权力的制约上9 l1 S# H- B" z! g6 \
     ' n& w  O$ t! t/ q( [7 z! n

( d# i) a; i  ^2 |. v2 v; Q3 X1995年后财政税收逐年回升
. b, p/ g3 B) o" k- d9 e9 `5 J+ B' Y: l到2004年$ b2 ^/ d0 R+ e% b$ M0 c/ X! g
财政税收相当于2.8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9亿农民的纯收入( W3 ?  B* B- ?; H- ~! g
    随后的三年更是加速征税
) f2 n4 u* W' A! |% o到2007年6 W# |3 n* y# Y9 C
政府的财政税收已经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初1978年时的规模% L$ N; H! ]! i. a/ v  r/ p) i
达到历史“最大”规模+ O  V( d/ Z5 I
     # q8 b0 d- p; Y- i! `

' x# t  p. d$ K' l" a9 B' ^  T我们也可以把政府、城镇居民、农民看成中国的三大群体
$ w' x8 r4 F. b* e/ {8 e: ]    那么
  t: A- }" T8 F% r- @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中3 ^7 Z; W+ Z& A9 T/ u# B: Y; l. V; D
哪个群体受益最多呢?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 F* i: `8 F9 g4 O: q8 z, ~, _/ S
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去掉通货膨胀率后)) U" {: _4 `  N- R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 i/ [/ P& B2 m1 p6 d3 F& W. k, C
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
3 p+ W/ a$ a: M* n5 g3 e    这期间4 A! c4 T  ?$ S6 g4 @1 V* r) X7 d
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
1 N9 b* ~6 j- L( s. i; U     9 z8 w  r5 w* g; H

- x- {8 L4 m$ R0 F, l6 ~因此只有政府的收入以远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 K% G7 o# n, c2 f: l
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次之
$ j. B+ ?' V1 p: P农民的收入增长最慢& {. Z1 B" I- Z3 Y5 r: q
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速" ?% ]" H  o, q5 r( ?
    从1995到2007年0 o3 B* x" i- U% s
去掉通胀成分后: m6 X5 @0 M4 q& `  Q4 _7 A+ J- y0 g9 C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 q" K4 i! C) m9 L: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倍
2 b; t' |1 I- O  N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1.2倍
* z7 n* n5 F: U3 h     ( _+ Q+ N+ G; H0 h; W
) |- j2 M8 X7 ]/ V+ T; r
财政税收之外 ( \* j) G# O, z; l5 r0 w8 ^3 Q5 j
0 F# H2 U4 ~* i1 l: i- u& c" C
不过" I: @8 b' m% h! [. A6 W
上面的计算只反映了政府总收入的一部分
$ \( K9 c* ?4 c; b还有预算外的政府收入、资产增值和资产性收入并不在其内
" u9 ^$ W+ h& }4 M    也就是说
$ R3 V. T0 y1 |7 P财政税收只是政府最“看得见”的收入部分5 D8 T$ b( X+ j
    实际上& |1 W/ S7 A0 Z+ j# z
随着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
0 b& p1 Y  c4 T政府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所有者( z3 N$ F; ^$ D+ h2 g2 G  k
其拥有的国有企业资产、公有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的增值比财政税收更大、增长速度更快+ q2 Y$ J$ V- U/ r( H: c3 e
     9 [0 J! y- g% u9 {: a, [& B/ @. x, G
0 z  q$ b! z4 J# I8 F
到2006年
2 S6 p3 v* t2 M$ R& @8 ~% g国有土地的总价值大约为50万亿元! ~5 N2 m) c$ h+ @: Y4 _" C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7年8月《求是》杂志上谈到
. ]' n3 m  b' d+ X+ I到2006年底0 p% P+ ]5 S% Y2 k6 H0 y  d, E
全国有11.9万家国有企业
4 R1 @: m/ J9 S' z# A平均每家资产为2.4亿元
$ e+ n% v/ c9 a1 L. O) t1 Y6 k所有国企资产加在一起值29万亿元, v$ }  ]: }' q9 E0 |
    也就是说
& @# O& o8 w1 A, k/ }4 b2006年底
3 F; J, `/ I# U" p, s4 k国有土地加国有企业的总价值为79万亿元! `( I2 \4 @% }5 J; T( n, S$ a& E
    去年
* l( i9 G9 [' `- v4 H中国GDP增长11.4%
: M3 e" p" v: l3 A% U/ x  r2 Q4 }假设土地和国有资产以同样于GDP的增速升值(资产升值速度一般高于GDP)( a; I  A9 L1 W
这意味国有资产去年增值9万亿
: K9 K" P# H/ \: {" o6 y, E比财政税收的5.1万亿多80%
; K# r! q, A3 @- O8 x     
- F. Y3 E0 {  C, _- y- R! o# K& f( A* \3 v% _: R7 b
2007年$ L1 L* j6 k0 B2 \
国有企业的总利润为1.6万亿元
0 N& b% K  ^0 A9 G  `- T    因此
0 B7 z, u1 @! D3 z1 Y去年国家资产和土地所有者的“可支配收入”共有10.6万亿元
# B8 \0 b" v% a0 S7 B3 Z3 F     
/ R3 }' ^8 @+ w: s2 r7 J7 K# d# N& P
把国家的资产性可支配收入和财政税收的5.1万亿加在一起
6 B( w( o) w0 j3 e) B+ \去年政府可以支配的总收入是15.7万亿元2 }- O2 C! ?9 }2 @4 t. E4 j6 j2 m
这等于11.4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37.9亿农民的纯收入; x- |1 N0 Q6 H, c$ p( a( l# @
     . t7 v) j  ^- B1 g4 _

2 m' ^! m0 e6 y7 Z( q中美民间财富结构对比
  i. i: l: |8 J" y( J- h7 J7 E
2 T6 i: W' z) Z! u' z" D3 N当然中国家庭也持有财富! L; T. g8 Y9 [: I. k. d4 [: q
包括房地产、企业股权、金融证券、银行储蓄等等
0 D9 N. j$ H6 T+ u; g* m3 R- |只不过主要是城镇居民有这些% |, A( [! t: V: m0 a9 W) f9 b
农民没有土地、也没有太多储蓄
! P1 T  h7 Q4 u6 e4 \他们的财富很少; O1 p7 ]' I9 r- a! Q/ v
    据发改委估算
  i4 Z, D% z+ q% ]( Y8 L6 d) W. ^到2005年底
0 B& W' K% Z; J/ z9 K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为20.6万亿( A9 }; _& E0 |% u2 F2 n6 K% `5 D
    如果过去两年均按略高于2005年GDP的速度增值
' N+ s# A0 K7 `% S" {  b4 H也即按每年15%增值% R4 I, C  U- ~; i
那么
6 m# d) \) L! b0 m' y/ v6 T! [( m到去年底
2 k% c  T! D8 m8 j& E1 Z5 M5 |) J3 A全国居民资产为27.6万亿元2 F  i) B/ w/ p3 b1 Y
不到价值为88万亿的国有资产与国有土地的三分之一' G1 C, m) y7 s- l
     
+ H& H3 d& t* s/ m. _- D! S5 i1 V6 \. ?9 v
中国民间资产加国有资产共115.6万亿元
. K/ P. o: J0 A' }. J) p相当于GDP的4.7倍
9 l  t+ G( Q5 B/ r9 w     
* O" y4 r. |1 B. r) U8 k
$ [4 k% _5 G/ _+ n/ s; Q相比之下! G0 N, @5 o2 j! b( u7 I
美国政府基本没有生产性资产
3 U( @7 l( l2 K. j也只有少量的土地
) E+ Q3 Z/ @* P( n- {    至2007年底
2 v/ R# H' m0 }; P美国私人家庭资产的总值为73万亿美元3 c. E! c* k2 P4 [( C. h, r
相当于GDP的5.4倍; U( D) H5 x% T' \+ @7 `6 d) h
比中国的总资产与GDP比值略高一些; ]% k; W& E: `1 G
    其原因是美国资产的金融化程度全球最高
+ z" B6 [3 L! V0 F资产流动性越大0 j/ j6 d7 L" ~% z
其资本价值就越高9 e& C* V8 P, r* v+ N% R% y% ~% g
    但两国的总资产与GDP之比; v( C- P1 M9 Q, y
大致相当
1 J: q8 h& _" g" @2 e6 c, L5 V- p. z8 R     8 _! f0 i  y/ S7 p; ^! e

# l0 p5 f' N1 n( Z; b& E可是/ \- p& H/ g1 K" N
在两国
5 a% x, t: G' l" t) `; U- K8 }财富在民间和政府之间的分享结构截然不同' u2 X1 T6 w) P: i; v7 h
    在中国
- u* s8 Z" }% I& `- u0 I/ x& R$ }多于76%的资产由政府拥有  X$ Z. Q6 ]6 C. `8 {
民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资产
8 _% U" _) R, G# m* p! G    而在美国
4 k! y: `) t" C- x) x其资产基本都在民间个人和家庭手中
; G% T/ K0 V7 N$ C1 C% g4 ^    这两种不同的财富持有结构会带来什么差别呢? 4 b, c" U% M/ U+ z  l  p2 V

  X6 x6 V9 \5 p3 L) O3 ^+ S% i, h, J其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7 }. l& s, I2 A1 D& Q7 U. V7 @2 D
包括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法治发展等等
4 u( k+ W- S" P- m. J$ q4 a    这里- j7 W6 m$ L) }) X1 A( X
让我们集中看看- q$ P5 U7 F) S* u8 J% ?5 y* ^7 ^
这种结构对国家和民间在财富赛跑上有什么影响
; y$ s% i/ v+ m+ \, K8 |# o" H     - c) B  P2 }8 L! T
( K' N8 V  ~; Z9 x7 g# H  K, G
美国家庭资产的73万亿美元中
. o/ r( V3 p! R0 a有近35万亿来自过去十年的资产增值. d8 R+ B7 t/ \& U
而从劳动等可支配收入中累计储蓄的才1.5万亿美元
  a  o! E8 T9 s4 W% i/ w6 l5 d/ {    所以
) S$ _) m1 i* k) ~4 y4 S美国人的财富增长基本靠资产升值  j0 w6 T  u; j/ b  v
而由劳动等所得的非资产性可支配收入(去年为8.4万亿美元)基本全部花掉
) Z/ I) v- m9 r" O; U- R2 o这既是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现在为-1%
$ Z0 }3 J* @" E7 q8 Y+ b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内需这么强盛的原因( ]8 q" j& w8 a
    好在美国的资产基本都是私人所有
% A" K) ~* m" c2 }. V9 r所以
7 R1 Y* o1 ?! y$ l' e( j美国人能够只靠资产升值来使自己的财富水平上升
' q: ^7 H& E7 p) p5 o     9 v7 {" l, o0 U0 p$ o& C# V
4 T) W2 r$ J! a& Q8 w- l* T' I
中国的115.6万亿元资产财富中
; x% o# h' {$ U* m- S只有27.6万亿是民间私人的* g" R- f. m9 h. s. z0 z6 h
剩下的88万亿属国家所有
3 m, E8 {: n( `/ D  B6 N    如果2008年中国GDP和资产价值都上升10%5 I6 E+ E8 P$ P. @$ O+ k) i
那么9 u- _9 ?" Y: t9 ^! O
老百姓从资产升值中得到2.76万亿元
( ?& N' z7 P! ~  H+ z( n0 M0 D% U6 T而政府能得到8.8万亿元  \8 |1 B% e  c. l" z" m4 n$ o6 j
    政府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产财富升值中得到的份额
6 y" b" W) j) ^( C1 F9 c. i+ R. r$ x是民间的三倍
1 C0 V8 v, N0 M# R     + v- H3 s$ ?/ n, \1 \/ V" k
: f5 h% D/ H8 l* w! h) D$ Y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资产升值难以带来消费的财富效应、资产升值带动不了太多的内需增长的原因
8 T- [: s9 f4 ]2 K  n     
, K! t; ?: Z& s! ]  d0 R# g2 `
( v2 E, h; h% ]& Y* x国家的钱花到哪里了?
* l2 g+ J9 c' B
& G& _, |: m1 x$ |2 l4 Y按照上面谈到的9 h7 Q' L/ G. D
去年政府财政税收5.1万亿% l; Q: `+ S' u( I
国有资产与土地升值至少9万亿# r$ B1 S+ g3 e% k2 K
国有企业的总利润为1.6万亿元% l  o9 L# x& s  z: v
政府总共有15.7万亿的收入可以花6 f  J( R( j0 B; d4 A9 o0 x
这些钱花在哪里了?如果政府把钱花在民生上& G: H4 T7 x% U1 G
那不是从相当程度上代替了老百姓花吗?在效果上/ ]8 t: X* E' Y0 Y0 T. T4 u+ X$ o
由老百姓自己花这些钱和由政府代替老百姓花
+ g5 m8 T# J" `1 h这两种安排会有大的区别吗?按照许多主张政府要推出各种名目税收的人的说法$ s$ S- m3 A1 B+ F& m
通过税收和国有资产/ k3 f8 J* w, R7 Y+ j
政府能够实现“第二次再分配”
! q) B& x6 |9 [( g# S4 ?1 Y以降低收入差距. T7 Y3 j, G* i4 F' O
    但是* |& Z# L* o# w/ v- C' D' M
实际真的如此吗?
) C6 |9 P3 M  V8 u1 r8 e$ f
4 g! k# C8 I: c$ o据财政部长谢旭人介绍7 s3 g, ]# c$ [% q1 L6 E/ v
2007年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开支
/ R' z: p  h: U+ z; N; B8 D8 C总共约6000亿元* R+ n' A* A3 C4 P
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
' Q. a3 s; z; q( |, u/ N为全年GDP的2.4%. T% |: `) k4 b) W" Y* ^$ d7 K( `
分到13亿人身上
$ M' S0 D( k; @- T" P5 R2 e) ~人均461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 }2 Y8 u8 ]3 N* y; Z* O
    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 o+ _4 X( U. f+ |8 G$ _* \
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亿美元0 \3 S6 n) t3 G# i! }) o! M
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 \4 s( q( V! L" _" r, S
为美国GDP的11.5%
( ]: t% L, b- p9 M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 z0 {* H2 k4 [# Q2 Z3 g9 e
人均5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8 K+ K) N2 H. I. b0 O# x1 q     
% f/ Z; h7 e5 i) V7 }3 L* B3 k1 O: v1 K9 Z7 O" C, X  |
许多人说
7 q) D+ |( w& X$ J% O$ U7 y' m" @中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
' o7 z, d$ P) e2 ]0 `$ k所以没法跟美国以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比
( c  F& A. w* X- d1 b- j4 X    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 q- e& q9 R2 q0 ], x    美国去年的财政税收仅占GDP的18%% {, U5 l6 f, R: s3 r
而中国5.1万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20%! D3 ?0 q' s: p# q
    所以, O2 N  f$ N# l" u; y
即使不算国企收入和国有资产增值1 {% s- [; E% V  W6 s
仅财政税收
+ C, L: M' i( t/ M中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就高于美国
% q0 f! v% J. O& Z% t" U# p没有理由在民生上的开支比例低于美国
7 j. a$ t% X+ N" ?+ E! N+ m& A    中国的某些财政预算过程还缺乏实质监督) O- P# z# q; p* T* }& {' T' L
以至于政府钱多后更倾向于花在形象工程、政府办公大楼上$ P4 S1 G. I) N/ v
投在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又不创造就业的工业项目上
7 f, }- z% U8 k9 ?( {3 k大量的浪费自然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
+ R3 T# O( O& o7 K9 A: |     
& K) j; G5 b0 J4 Q% d
' z1 O$ f' v0 C% ?3 K" I6 e正因为中国太多的收入和资产财富掌握在政府手中
3 N' H" o) V0 o) r0 e3 L4 i而不是将更多收入、更多资产由私人去消费、去投资, c! \$ C  F* U! q- z
使跟民生贴近的服务业难以发展7 i5 B! i8 _7 ^+ C3 j1 l
    在这种情况下
4 {9 [3 J. [3 t) b/ X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哪里来? 1 H# X* C: s! R: w, w9 }3 @
$ t* b) Q: ~6 d1 G* H
既然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从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中走出来0 K+ Q9 A& U; N3 K$ ^6 d: v
而给每家老百姓寄支票直接退税
* q' Y3 D. T# X$ ]) V把钱退给纳税人自己去花+ u1 O" k3 x, [$ k
那么
, x7 ]5 m' \0 P; z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一些税收、国企利润、国有资产增值退回给中国家庭呢?比如# d7 q9 s6 l1 N, E$ @, Q( f
也给他们寄去汇票( J5 j4 M5 v; E# M5 V
    国民们也该直接分享一点国企的红利了! W1 j( a# D' p! r
! m& s& r* {- o! u- |

??? 发表于 2010-5-26 01: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加黑加粗的看了一遍
* L# |1 I4 P) Q" b+ t我先玩会去8 K  l# R. t4 }, ~, W" A7 v& H9 O
   
% {1 C; k6 x0 ^+ E   
# a# h; q" Q% T% b9 P' y+ ^4 t* k: J6 ], Q* m# [0 [
0 C) [5 x0 j, J9 f# T& ~, S( v

阿冬 发表于 2010-5-26 0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D; _* [# V+ J) d1 Z4 a5 K7 X

1 Q+ }6 K' {2 C哈哈 0 L' b* G: F3 G' O
也是阿
: d4 ]5 X( U& {6 T6 z4 c    ! \& e+ I3 I* H
    & U; i% m  i, y: \
    所以也挺想知道政府怎么想的
* w* W, Q2 b. h  w: N    / |9 T; H+ o2 k& Q
   
! }! S+ m7 G8 J5 V    派钱都想得出来
# V1 D* ~+ Y. d9 R    % r  z2 b8 K2 M! ^* n) Z, [: ~
    $ b3 J; V' ~. V1 L# [$ o1 m
不如作为低息贷款给一些中小企业% m# H# V( D+ z( a; c$ n2 I
   
3 ]0 M; @- F2 `1 B3 t. s    6 B% P: l3 u1 ?3 ~: y
    3 i, p$ _) {( b# g' S
    4 h6 R* |+ I) C9 m) J7 R
   
, U  v, r. k& V: L    还是说澳门已经只有赌场了' r6 g# M6 |. @0 M4 u
   
6 t) d9 `  R, o0 a0 J   
9 S2 r5 ]( H9 D  G/ i' ?  C3 ]' e    唉1 V$ \* ?$ j; ?9 m; K+ N5 w

! T8 U  E) d+ X4 h3 ?1 O! M
' ?, i1 F, k+ |( h8 f% ~7 H# N$ R[隐藏内容]:9 ^2 H: O8 G; }! n
您需要回复本帖; C" G" a7 E5 n. p0 X7 Q# |  N
然后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才能查看这里的内容
, z. E5 A5 y; [1 o4 Y4 |" s
5 X$ F% r4 a' I! i1 K, J( k
7 z. X# G/ y2 x* F1 ^  N6 h# U9 d( u: `8 _4 V( }2 U, {

berries 发表于 2010-5-26 0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赞同发1000块红包
0 L8 `4 {) O' `0 _+ m: j- I5 o& O* _但是财政盈余1700亿& I7 M$ R1 J* e' s0 Y6 S, H
这个是很不好的6 m/ V) [- N' n' i; V
& `5 S6 |" S  H" a6 Y

; ]  B' b. H; [. l

kinddy 发表于 2010-5-26 0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不作为,百姓潦倒了,政府就只到用钱堵嘴.
# A) z5 T+ X' R两地一样的和谐....发钱能从根本地解决问题吗?而且,通过这种手段直接发钱,无疑是给自己定下来的税收政策扇一个耳光...% b. y0 \, L& L5 y# R
澳门政府和谐了 上海政府和媒体就跟着借题发挥了....呵呵 政治目的啊
$ Q8 q# n' ^3 w) w. [1 Q- {9 r& S! D! ~2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8-4 19:29 , Processed in 0.03368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