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M o9 D0 I+ S% h- `& |& f1 c4 h. `
, Z U0 I# H$ E0 s% r# T+ s! E/ m$ m; p
谁没有传播过不实消息? # q" S4 m. h8 G4 X0 Q8 B* M s0 ~
, D# _' L# |8 p* b$ c
; N. K3 u0 X( p
一个网名叫“红钻帝国”的青年' z- a8 Y. k7 J8 s/ J3 y
因在网上传播济南七月十八日大雨导致某地下商场死了人的“不实消息”. T9 a% q8 u5 i9 ]+ I7 k
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8 t6 Z5 ^: s% C! \- X+ n3 C' X
以“散布谣言”和“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拘留$ D& z o1 e1 T
这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 B4 m1 N+ K6 P; @( y8 u在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律中十分罕见
0 n4 Y* {* y4 c K$ T( f究其原因
" V' K" ?1 n9 o @是因为这一规定措辞不严
9 z( H# |! a& i' N! _( X实际上很难统一执法
o, s, A7 C+ F0 U# Z1 g1 ^* ^ p- h# J& c
( g* f. Y3 f) e
所谓“谣言”
9 u% f5 T: n1 Y$ r! M% D. i: e; b3 N: [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不符合实际的传言”) h" ~/ |+ I0 k- E+ o
可是将传播谣言写入刑事罪名7 }7 P& b7 X% n3 N5 p
却会产生很多问题9 w$ z6 Y8 V- [ h0 [
人都在社会交流中& Z2 B( Y6 @4 m5 Q! T7 D3 R( ]! ^
就必然传递消息
5 J Z0 n8 s8 } H9 b0 D; S8 S' y消息大多并非亲身经历
+ E# w$ [7 x. l* X/ F( y而是看来听来的二手三手消息- G t7 O \: M. ?
所以2 I v, q) @) o# K! W9 Y0 ^- p
保证自己过去没有# O/ [( k" Z8 f2 ^
将来也不会“传播不实消息”的人
6 c9 B1 e0 ^" [( `是不存在的
) j/ Z. H+ F" e7 R 大多数人在向他人转述时$ Q! r+ T' n3 F9 a
至多根据逻辑合理程度或现实可能程度作出经验性猜测判断+ g5 B/ u6 F; B0 e* x4 w5 m, H* C
但是谁也做不到保证“真实”
$ \/ t! C" F# V6 S$ e 你不可能在转述以前都去调查确证! y& J$ H2 s Y8 @ r# X" a
事实上有很多事过境迁已经无法确证
: Y8 D& r- m f+ c但我们还是每天都在传播
2 {) c* z4 m* Q9 Y9 `7 _- ] 这里面
1 m* b( L' b- u, {! O9 A* Z无疑有很多转述消息是“不实”之词: X, \: {+ {7 [2 H4 {$ |" i
是在“传播谣言”
( d$ d4 ?: f1 @. g5 p7 s8 { 如果如此“传播谣言”就能入罪
/ o. J$ X8 N, p' ^6 D+ y$ c每个人都可以抓起来审一审
3 `% G* g9 `, Z没有一个是清白的 M6 r) m7 u5 `6 v
4 h, f: |! O/ ~5 v/ s( b$ X/ E/ q o( W
所以4 d5 e* V5 a" n3 c4 W- k
很难在其他法治国家的刑法里找到“传播谣言”的罪名
# p- X+ P! U' O6 ` “谣言”作为一种言论# Z3 f5 o& g5 A9 ?8 D
不能因其内容“不符合事实”就能入罪
% ]. Z) r( G+ [* E u 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4 i% s+ h, n1 m" K0 ]( r, G8 Q
并没有把内容“符合事实”作为受保护的先决条件6 i3 l$ g, D R+ c* {1 ?* F. `
因为法律不可能对人要求做不到的事情 _# _! {1 I0 ?' d5 r/ k
传播内容不符事实的消息
! w0 z% v0 x- x r9 m- b也是一种言论
8 p1 R6 N$ \0 o& K# [9 I7 n原则上也受宪法和法律保护
- V3 [5 x. x5 m* Q- c: k 但是: m2 i- m3 g1 l9 ]& S
这并不是说* m; M5 n, k9 f8 \. s( J
任何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 b/ [3 e/ h c Y说话可以完全不负责任
- o2 P& d' _* e" T, Y; E 有些发言者必须负刑事或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J6 v, T0 v3 c' ?! O5 p- c
不属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范围
# i6 b# k0 G* `9 v$ q! |. a+ _ 那么
$ S4 w8 B& v m a7 O什么样的言论可以入罪呢?这是一个需要非常谨慎审视的问题! K( \7 Y# O1 x2 f
' o+ ] N0 [+ } _& ?; D
2 @% L* n) D) m+ x什么样的言论可以入罪?
0 ?7 M' H7 b6 f9 v
8 z" B) T; Y6 H# X- M) k+ r+ q/ A
美国司法制度对这一问题的答案8 n7 v1 F. T2 b p+ T
探讨了很多年7 M! t$ ?3 P2 G. N7 q4 m
可以给我们作一个参照: Q9 p! r% {8 {
/ X5 [ V L# M/ _8 k* E) r8 z& d$ p
0 D, O2 B: L+ r6 g' G! p: z* O: [美国最高法院很早就在判例中指出
0 \' M3 }5 c7 [* V! Q4 b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
8 |$ F& r! j. x有些言论不在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范围内6 R3 T& x5 j% k: F# d7 O4 l \$ K
言论是否受法律保护
/ D% T- T% E/ _) e9 T1 i要看其“时间
m1 U& ?5 ]) t5 Y* R5 a6 E* \地点6 B8 Q* J- T" {' V ]* R# x
方式”$ Q& c( b; u2 |& f: @/ n* A
最高法院的经典例子是
. R: i" A8 l! e/ l在坐了很多观众的剧场里大叫“着火啦”" g+ L2 s) V2 V9 E
这样的言论不是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
2 {7 x5 D) j3 f6 x+ ]7 S有可能被判为一种刑事犯罪
3 E/ _8 \( ~! t, i因为它会引起混乱
& Z# @, K8 K' f* E! J5 n/ l危及他人生命
. i) y' t' w1 j* ] 那么! N+ O6 i- I8 s
什么样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是不可以的呢
6 j' `. H& [4 x/ J5 }这很难预先一一列举+ w& z) F3 _; t) t6 e" Z, S$ h, d1 A9 @
而必须就每个个案来考察判断, q0 `/ J( w0 Z/ e9 P, n+ G: O
其标准是$ H: D# o+ O% I& s& j- d8 |
此言论是否会引起“清楚和现实的危险”
* W( Q) L" R, ]9 r$ N# ?/ O) w d; i
% V7 Y+ _: H P6 Q" ]; J5 [
就以在剧场散布“着火”这个“谣言”来说6 x# @$ }8 t7 ^$ Z
喊的人是不是犯下了刑事罪
; W* Y1 @ }8 t( e. O8 ]$ M: }% P要根据具体案情
/ T6 x) ?: }- H( d1 z F, { G9 q 在这个例子里# z P* s8 C4 f: W, v1 n( F
“真实”是一个重要考量/ Z0 E& P* @9 Y) I6 Z& ^4 V: O' X
如果确实着火了
& F; j) Z4 q% i( A6 b叫喊着火即使仍然会造成混乱
( s' [; ~/ f6 v/ {但显然不能作为刑事罪来处罚) S" ]9 z3 C! N a- \( C- _
可是在复杂的现实社会& \* d! t6 t1 g
“真实”不是唯一标准 k% i) J- P6 q
比如说
- u& I) B5 {0 R, f _" t& B有人看到了冒烟0 m) l$ x" a7 m' S
闻到了烟味9 T* E$ E( W* p
因此判断失火的可能性很大6 u l/ c2 Q2 y
他告诉旁人着火
9 l* q8 M8 b8 o- p0 m可是事后证明并没有失火
) W7 M) b: S4 J& O5 l E9 U这是不是犯罪?如果他没有得到确证就不能判定失火
3 \/ ~7 g3 Z/ b+ s& G( v7 ` d$ U% ?就不能告诉他人失火
: B. l' `; n3 a0 A0 y) e n也可能贻误了帮助他人逃出火灾的机会8 ^$ e w: }& {" y. l$ s3 F
等于是法律捆住了公民帮助他人的手脚
: n6 b5 b. n+ \( H, S 还有
* B* f4 v% L1 e9 x6 f9 D如果他身旁的人告诉他着火了
_0 P- l1 R* H. P他是不是应该转告他人- Q0 b5 W3 w0 ~) |
如果转告他人而事后被证明是“传播谣言”
' w _5 t. F2 S- ^2 ]7 R是不是应该判他犯罪?
+ t+ `8 s8 a- p; N) ~9 N1 u! a& L T# {8 ^
3 g; ]9 o1 U: I# J8 M从这样简单分析就能理解* I1 e( |1 k( }% v# u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逐渐建立何种言论受法律保护的标准时8 w8 [4 ?" v, X1 `( V
为什么要谨小慎微
$ p4 _0 p- P0 B2 E斟字酌句
; `6 h% F7 m$ P( u) P# D; ?* d 事实上
6 N8 ?# t) d) R2 z9 L$ i _, i3 Z建立“清楚和现实的危险”标准以后
3 t1 M3 u4 T: F/ k. W最高法院后来对这种危险进一步缩小范围- y4 l0 U B) P" U" @
指出只有在言论可能引起“迫在眉睫”的“清楚和现实的危险”
( ] q4 i9 D+ B8 w- ?! W法律才加以干预
( ~" f- V" U1 Z1 S; ?' X, K 也就是说
5 _/ P9 ~( A N/ }' R$ g7 l6 T8 I如果某言论可能引起社会不安等危险/ j% A1 a; p7 Q/ w% s
但是这种危险并不是紧迫的+ R6 W0 l& m/ ]( i
而是有一段缓冲时间
% O6 X8 e3 K( \/ O+ y( W' Q那么这种言论仍然是合法的
6 Z8 _* A9 \& p5 m0 H9 a因为危险既然不是“迫在眉睫”
1 |; y! m# {- p就可以通过信息的公开和畅通* y9 {. |+ R1 w' v- I, y5 B# h9 ~
将危险降低甚至消解) O5 m# N" D8 x6 _& h
- S( H2 N8 {5 u: w' P+ |
" M* C; i8 x3 l7 B美国最高法院发现0 h1 c4 G1 y, {, U& m! s5 |
仅仅考察可能的后果7 |7 c! O8 s3 W: L6 q5 A
建立“清楚和现实的危险”的标准还不够' M1 r5 D2 ^9 r7 E
有些言论涉及公众利益7 ]5 S- f+ w \; t
必须给这种言论以最大保护3 {9 V" l- t% c
有尽可能宽敞的空间
2 D' B r, t2 l7 x- d 如果用“可能引起社会不安的后果”来约束它- Z7 `" g3 n6 f n2 l. m
就可能堵住了事关公众的有益信息的流通% L/ Q% Q4 ~% C7 x) O$ N2 i
在着名的沙利文一案中
" w; k" V# V+ W2 L黑人民权运动在报纸上散布的关于警方的信息是“不真实”的. U. L6 a. ~- s5 Z4 Z1 l
但是最高法院认为
3 ]; b) y( C& h. ]$ ?判决这种言论违法必须证明言论者一方的动机有“明显的恶意”
/ V8 Y1 O! s) y 如果不能证明有明显恶意
. E6 y* q: F: C+ P这种言论即使不符合实际0 u' ]) l8 F! i m- v& }' m# H/ d& U
也因为事关公众利益! {# n P5 [& _% O* S
必须允许表达$ e+ V2 {6 ?! f/ l$ A. R
是合法的
3 L. w: e/ Y: ~4 R- j) D. r' Z" I- F+ S
7 I8 V$ x) g7 ^5 U7 n8 ?
如果言论对他人造成伤害1 V8 w: S* h( B2 X& L1 v9 P
言论者有可能要负民事责任
6 z3 s8 c# M& E 在2001年的Amwey公司对PG公司一案中
' n8 E. m6 r1 C& o: U* e, C0 L最高法院拒绝复审
# P( [; D6 D0 S( d维护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判定Amwey公司在竞争中恶意散布谣言伤害同行公司$ D+ C7 V0 T/ ^: i4 r" [
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动机. z' I8 Q1 f& v
这种造谣竞争不能要求宪法和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 c% X% g m1 V. ~
8 d/ T4 ~2 u( S: `+ w s" J1 c; x7 V1 O
我们可以看出. w, w; c% S) F) }
美国最高法院对于法律保护的言论范围之鉴定) b m& W: D: v+ ~
至少是可以操作
0 m. E9 a& c6 z/ H) K可以统一执法的
! q7 [) \* V( H* n4 W6 n% P: y 传播一种消息是否合法
: e% r/ o3 e: l) i/ e2 X关键不在其内容是否“符合真实”
* n: ^ _, I5 E2 `而是在于传播这种消息的后果
- V# l( d6 s# j( r# q以及传播者的动机
. c* j- N6 x, | 如果传播不会引起立即的危险
# S$ ]) K7 b/ m4 N没有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伤害
/ f/ x1 F. I( f: A9 a7 } w+ @. z如果不能证明传播者有恶意诽谤诋毁他人的动机
' b3 f5 z& U' p8 T那么. P6 A% c {: E5 E" L+ L
传播这样的消息就是合法的5 }( k; k4 e* |- L2 @
就是受宪法和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
* {# w: V" I6 k( X 在这样的标准下4 Q( F$ Y p9 ~- ~5 S& E
即使传播的消息内容不符合真实
. `7 l* U- I0 i- h或者不完全真实1 r* a# M% A7 H) |! G) d, ]0 k
或者真实性无法确定# S. {9 e* P/ U8 \- g6 P
传播仍然是合法的
" Z$ B* U% d) A7 h& ?不必担心警察来拘留你
( f. z- N) ^. z; m$ q J- z" t8 W" y% z8 V- I+ c" `
9 }' ?% w1 B) m
该怎样尽可能减少谣言?% b3 o1 z; k" p: |7 o! Z
0 O% `! c) f6 T3 }% E2 J6 w& |5 [* l+ i
现在再看“红钻帝国”的“散布谣言”案( H+ t0 q7 @* k' j ]
此案暴露了法律规定的模糊性
1 R7 m$ ^/ ^& i. `2 N" r4 _8 \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是
* M( U- O$ ~: F) ?: F5 s4 O" Y“散布谣言
! A m- r) A% U% I* R6 E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3 J2 ]) ?8 Z$ O可以依法惩处
6 k2 [9 t- r- B6 U 问题就在于
6 Y9 M0 b! l5 R. F# P将“谣言”和“谎报”一词写入法律, H0 M |+ Q& u6 E
这个门槛太低
7 }8 _8 v7 m- p" P4 }1 k$ g# z( Z 如果你听说本地发生了矿难) K5 M5 J3 h/ q. A# w/ n
你不可能下矿井核实以后才去请求救援
' V5 V, ]7 p; s- I& h 听到火灾矿难消息不确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k8 n6 ?* Z- a0 i
但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一时间做的6 L+ _, g' Z$ U* f1 r
是赶紧传递这个消息0 V0 }9 D+ a" {% l+ B
抓紧每一秒钟救火救灾: w1 C7 \! v9 _: a5 f2 v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从来没有传播过“谣言”6 q9 K0 l8 y& S+ z
既然人人都可能传播谣言 }# r8 }7 E2 n9 V! u* N3 L
却不可能人人被拘留9 S! j/ {3 I) n: f" Z' S
于是放过谁拘留谁就成了警方手里的处置权' n0 _; ]/ f. W2 \" x5 Y
这种模糊的法律
* V6 ?+ |2 p( l* Y5 ~& `给了警方过于宽泛的处置权2 |( H! v5 G/ g) r1 l
属于“有毛病的法律”+ ~& x; c( l! o% o% K
$ P4 @# G7 G0 P5 f7 j+ k4 _
: Q# k) M$ g3 s U
如果我们有法律应该保障公民言论空间的观念/ H9 j8 M9 T) d* d! [4 U& Q
可以公正地说
4 U4 t1 U8 e& C“红钻帝国”在网上发帖
: v0 E. T! f! x3 t( X9 ]$ S并没有形成犯罪
t+ N. [, T0 ^还不到需要政府来加以阻止和惩罚的地步
3 a9 u$ [! x0 {3 }9 e 现在已经公开宣布
8 B5 k, v. e& x地下商场在大雨灾害中没有死人
Y t8 p/ V- Q: Y$ ]3 f* R+ ]可这是我们事后才“听说”的
9 j# Y. \7 e5 Y我们采信了没有死人的消息* F- H! s' {( I3 Y8 l4 f$ Z _+ d
而“红钻帝国”在事件进行之中( }, ?4 Z! ?* Q* g& }5 C
听说了死人的消息
6 @2 Z2 p1 R K5 s% m9 ?1 O她采信了这一消息8 v" e- P& n, J; D8 F9 F9 L/ D
她在网上传播这一消息! o% F" A" Y M! h& }
和我们此刻传播没有死人的消息
R/ L3 c% T' O* Q6 A6 l都没有造成对他人的实质性伤害
3 E) _- h+ K- h7 i) n% j4 C7 X, I0 t a没有引起社会不安的立即危险
) @# T! f j8 A9 Z! M0 G0 X也不能证明有恶意的动机& X- Y, f' ]" @, }# z1 ~
那就都属于公民行使正当的言论权利
( s4 q4 b6 a, Y0 h- m; K9 F 在这里
$ \4 D8 ^+ I0 B; g: P9 w( M# k9 i消息是否“符合真实”无关合法还是非法5 o8 ~ o1 Q( Q6 Y) m
, ~4 ~" x* c1 o1 J) S r! E Q& U2 Q& h3 p
事实上6 O0 A2 [* t* V6 e3 p
我们之所以喜欢打听消息
7 D' ~4 M1 S: }, t. k8 \8 S$ t+ v) g0 k喜欢传播消息' x8 l q) D4 ~* }! V' J
因为社会生活有这个需要
" w$ o3 \7 T. B/ s9 c( q0 |7 u 人不仅需要吃穿住
4 b! {. a! N0 P+ [* ~- G而且结成社会% \( x( L; C; E: P5 [
需要信息& H* ^4 k* b& U- s3 [0 }
我们需要听和说; b' Z9 a z, P( A/ y! B
不让听不让说
0 e& a% K* G1 O4 R1 u, f即使吃得饱饱的' M9 q. {8 {* x2 \
也会憋死
! O G# t7 \' Q) F. k6 f8 D& N/ _+ a
1 k3 S0 H; ?; h6 u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是$ L9 A# c5 n4 O9 V9 M* F9 b. k
如果你想要尽可能减少不真实的谣言
+ @. F6 m. T* b- O; N+ v那么只有一个办法4 {" Y( Y; ^7 \
就是造成一个信息畅通的环境: l) A5 Q$ P# Q$ V3 S1 w
尤其是政府机构有责任及时公告真实情况9 l( q3 S. L2 k; d) e5 L* X/ i% w
记得在美国9?11事件发生时
" w3 R' |7 @1 s* K/ _4 ~电视中市长朱利安尼以及如警方、消防队这样救险指挥不间断地发布公告和回答记者提问$ G: o; I7 ~6 w$ h7 S' i0 s
而且他们发布信息的诚信历经过长期考验
, U& S3 L5 ^! _& D$ T/ I能够取信于民
& S% A, C( t# m5 Y. T# S 同时& _" o% S4 u: u& q8 o
新闻台除了新闻主播现场报道. S6 @) y& \, h) L. M' }5 \! w& ]3 S
也不断插入从民间收集到的各类信息& Z: c' o, K% o
如录像、目击者描述等等
& Y' @, f- l' r+ C" z# ] 因此
5 D7 m. e6 ?$ T% S$ _) ?在如此重大灾难前
7 j: t: m9 E9 ]) J/ J: J. D, u6 p没有“谣言满天飞”的现象& Z/ U# L# r* ?
假如济南在突发灾害面前普遍出现不实信息流传
4 W( D% s1 i6 m" z0 C$ d! K需要检讨的是
7 @5 W4 Z$ z" P) { F政府是否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 K) W+ |( r8 d. w
而不是去处罚在灾难临头的刺激下传递消息的民众" s1 w9 n7 H& e# J6 ]% L. ^* a/ n
, F4 |0 K( q+ q3 D
0 z$ U8 {# e, |8 K2 Q$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