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 i5 t1 z1 F
6 V1 \) ]1 s4 o2 r. _& E
4 I/ Y- P* h2 S. O 日期: 1949年10月25日 - 27日
+ v! c: w* u( N0 `% O4 c地点: 福建省金门 4 X0 u% E3 W. F y. P9 Y8 _! Z
结果: 中华民国国军胜利3 c( D& } M0 i' k# N) D
8 ~" |7 ~2 t! E1 E! Q3 D
6 N: W& ~2 ` H s: ]参战方 - 中华民国陆军
/ Z% V5 t; k& d指挥官 , H6 `# y6 \8 J, |% C) |4 E3 N
- 汤恩伯9 T- I) b/ |8 Y( y6 ~: Z
- 第22兵团李良荣3 d2 S: b* L) c/ B2 Y+ D" z" [6 t
- 第12兵团胡琏 7 c& |- H4 L; N# w5 C; d& `7 l
兵力 1 U( z% e- k) }" x# U9 r; P, u
中华民国陆军第22兵团、第12兵团
* Y7 E' e9 C h& [$ {: c; |, M以及空军和海军
9 N$ }0 l) L7 G* c1 D 7 G. A9 [' X% V1 P/ a
伤亡
$ Z J8 J- `9 m# r" k- 1,267人阵亡及失踪
* [$ z6 H& I7 t' p- 1,982人受伤5 M( l1 l# w9 F; N, m1 \7 @) p- g
( `" m2 \. s( n" \ x/ i) K% H参战方 - 中国人民解放军4 O$ G. X6 @: x+ a
- 第10兵团司令 叶飞
/ `% z- q" p. P# t兵力4 H8 C4 k$ `( H3 c0 X
人民解放军第28军(实际上只有9,086人登陆)、200艘登陆船(大部份为渔船)及火炮支持
/ x' l5 e, f, n伤死: W5 G/ w6 v* U: W+ O0 Z8 M0 z' J1 L
- 3,873人阵亡
; [( d6 y% `1 R' L9 e. D( D- 5,175人被俘 / s: Y! L4 t( E: `4 C
============================= 0 t/ C7 b' E4 \8 P0 X
背景$ j9 f$ T3 {* p; y/ m
9 j8 y( ]' y7 ]/ F% `+ S金门战役0 ~ u2 K" ?2 |" a! p
中华民国政府称古宁头战役
3 }0 G+ Z1 Z3 E5 y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场战役
4 U4 ]; C y( ?* C, k0 B% Z2 a' }% q2 @* i* d! d7 P- @9 l
共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
* T& z/ d4 _: r; e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
( }" T- c- z3 N 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 O. `0 l) R' [7 y5 `9 g
先后发动了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厦战役、金门之战等等
/ R% `) M- ~! H; T. i- C* f( p! o1 P( J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6 j/ c3 _7 @0 n% O) h. @. e5 P
10月17日中华民国国军汤恩伯弃守厦门之后
' a; a Y' g" ^+ Z0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叶飞将军将解放军下的32军船只分发给28军
5 c x8 R0 X' U5 k' K: N决定集中船只来进攻大金门' l6 E" [) I5 h7 R" M# b
但是鉴于船只数量还是不足7 ^% N& S5 z# h6 Z
日期一再的延后
i/ I; u& a( n7 g9 N, F% r终于在1949年10月24日当晚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 k7 x* b/ n6 U- [
结果共军在岛上苦战三昼夜
3 {( K4 ~7 t7 \0 L8 M5 j后援不继6 N- Q* s2 g/ d
造成造成共产.党进攻金门的军队全军覆灭, q; m. v5 T( C8 ?4 Z
2 q. h) f; n O; X& p& o) K2 l+ E* C$ J4 F2 V
战役准备; O5 a6 ?( v4 G
7 c+ b" ?1 k, U3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连克要地、挡者披靡
% w) A( ]. C! E2 B/ r; E2 g以旋风之姿( S5 ^' M3 A% Q. W3 Q
迅速夺取了闽北、闽南各城$ {$ d# W* ~" S; Z5 P
但主要弱点在缺乏海战经验且无海、空军掩护作战
# \( n$ D7 w8 {) S( W1 S/ ?. j+ G
- A8 E. n3 ]; u1949年6月以前
4 U0 P5 v! b" L0 _国军根本未在金门岛上设防# v; D1 `' E J, ^9 I% v4 Z8 h, o$ ^
直到6月中旬& y) e" Y% E1 p m( v0 Q4 X* i0 Z
国府厦门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门要塞总台' O" \- h& L5 ~$ c" B
从这时起才开始在岛上构筑工事铺设通信线路
/ p+ n R0 F0 a# t4 o. \9 h2 A3 i( Z# m
8月起
T& q+ T9 ?4 t/ B随着福建战事的发展
2 r) q2 u7 ?7 W. T5 z国军开始逐渐增强金门防御* Y1 {$ U! ^; Q. ]/ ]+ ]
首先8月初国军第二十二兵团率领所部进驻金门地区; T" B; H0 K5 l" |; O5 Y/ u
其中兵团部、第二十五军军部及第四十五师守大金门
6 N1 }: y, d/ h' J& N0 x第五军军部和第二○○师守小金门+ r0 V/ `0 N8 k& M# C
第四十师守大嶝岛9 O! u2 ^- i8 j" G# w
+ s4 ?; q. R/ p+ G2 O5 h2 e( ^6 g9月3日9 q1 Q$ P/ k) Y/ w. x; y
国军青年军第八十军之第二○一师师部及第六○一、六○二团(第六○三团调往福建马尾)、战车第三团之第一营(欠第二连)担任金门防务 R! b5 k- i6 b# Y+ O5 m
其中第二○一师由师长郑果指挥/ Q: k/ }2 t3 l9 @" Q0 `
在台湾由孙立人训练后
9 ?' W- M8 N3 w" b担任金西第一线的防务
4 O: x" T8 K8 U3 A员额装备较第二十二兵团部队整齐
$ @; P6 ?0 n" Z) ?% R" H7 F4 { 九月中旬第五军(欠第一六六师)归还第二十二兵团建制
9 i/ z$ ~- ]! ~- I担任小金门防务
4 R, P6 \6 [6 {+ L' {8 K" U0 n+ _; c5 v
中华民国方面
% Z. \* L& N6 H2 M' n东南军政长官陈诚见漳州已失
8 g; R8 f: T: @# J4 ?, ~5 N2 Y金门守军战力不足
9 l x! k+ S5 \0 f7 r, t8 X乃派副长官罗卓英衔命亲往汕头. ?2 e1 b' f; p6 k, o; ~$ F4 P2 L! ?
洽胡琏之第十二兵团接替第二十二兵团防守金门8 e0 ]# P3 @1 X- f- Z5 X' F `
胡兵团原属广州方面之作战序列
$ Z$ ]: k+ U1 _而十二兵团在国防部补给名单上仅二个军) N4 c' k% y' H3 M
但兵团实有三个军
6 o+ {& i2 O4 N) e! J# N遂以未列名的一个军调往金门, b! l9 k: ]" ]1 q
10月10日、14日第十八军两个师(第十一师、第一一八师)、(欠第四十三师)及兵团部由潮汕转移增防金门
- }8 n' V& I9 C+ W4 Q 在第十二兵团全部尚未到达接替防务之前" h" X" _* m* p6 }6 ^
暂归第二十二兵团李良荣司令指挥6 n, q. G! H/ g. K) z9 S. Y
10月19日
+ Q- P: D8 r- h* S6 h8 ?1 o- p第十九军刘云瀚部(下辖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十八师)奉公署命改驶金门22日晚抵达金门
2 M. z8 o; S* H- S3 ?因接驳效率不彰
& |. p) Q: L% B+ P; ]+ L( J直到24日晚才将部队一半接运上岸
$ z" e" m& \0 j" X' I' K
3 n" k8 m) t8 L a+ K由于三野渡江以来
7 U& i" V9 o6 \! l, K# _并未遭遇国军大的反抗5 W! D. \ B: E9 m! M) W
一种骄傲自满心态: F z) L3 h1 M- K
充斥攻金人民解放军之中- F# D" V' z9 x" O8 K1 r0 ?% y
未注意渡海作战种种隐忧$ t* z3 G4 B$ I( }
如搭载船只不足;另外情报不灵0 {: |; I+ H% j% T1 Q0 a1 }
在大、小嶝岛战役中2 S2 ?3 `9 s. F0 F4 g3 [
业已发现被俘国军中
+ }+ u9 ~/ h2 p" s# V3 a3 A已有胡琏兵团第十八军主力第十一师的俘虏, _; b2 O9 r( v. T+ s* K
但主其事者仍然认为守军要逃跑1 C K9 e' o7 k, N/ ]' I1 D0 D2 k
反怀疑供词不可靠4 O9 d) K k) z* J1 ?0 t. ^8 [
人民解放军进攻部队为第十兵团下之二十八军
* V+ D0 ~/ U/ w. L7 z共三个团九千余人
( G/ o! U; `9 L' W) S
* X! @4 ?6 k# l+ g% t% e1 z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广州 A! V3 U( |8 Z) |5 [( h
10月17日厦门弃守" L) ?' {7 I5 E0 i; h$ U% Y6 }
25日凌晨1点30分人民解放军开始登陆金门
+ H9 A- k5 ~0 e0 L# L# K# M
: e% q, v/ `/ _战役经过; x9 |* D: c3 c! ^7 {
. M6 I$ m) m% z! S# P
10月24日晚上九时
, ^0 o% n! F* h% w+ A3 E A. \人民解放军第一梯次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四团、二十八军八十四师的二五一团、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的二五三团和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六团三营分别在澳头、大嶝、莲河登船完毕: x( q0 }, |# N
原定于金门中央登陆- Y' n/ n( e9 [, K V: N
前进将金门一分为二( P, O' P9 W* B" j5 G& j
因潮流向西漂流
4 [/ G; k$ {! Q3 J" D$ D于二十五日约凌晨一时半抵达垄口、后沙、古宁头一带8 _* o4 p) I w0 U8 r2 u/ h
为了掩护登陆% ^0 b% C' J, e. `$ w, s
人民解放军炮兵开始从大、小嶝炮击金门北岸官澳、西园、观音亭山、古宁头等地猛烈射击
6 T& C/ B% ^9 [9 ]" i$ N但人民解放军隔岸炮击火力有限; M" O, J9 x9 k: H: I2 e
至人民解放军上岸后3 q7 y, a5 p% l( j. b8 c
建制异常混乱
, K0 m8 q; G! Y8 P& t$ B" M, }不能作有组织之战斗
! O7 ]5 C' ^2 Y+ p- V0 U但仍能各自为战$ h. R2 {4 W5 ?3 T
纷纷向岸上突击前进
8 r& I5 M1 A- d 最先在垄口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面临装甲部队死伤惨重9 ?& ?: |+ B; q, p/ l9 w' a9 {
二五一团在古宁头突破登陆
4 n( S6 [8 P) \1 j1 C t. ^: ^二五三团在在湖尾登陆- p4 {8 j. L& j% y4 S
突破防线; D+ n" ~9 _0 c
这时人民解放军叶飞将军接到登陆成功报告0 e8 g: R% n+ x/ R
以为胜利在望3 o, l7 \, t* c* u; J7 X7 u
但是由于不熟悉潮汐涨退的关系. @8 x" Q7 i3 X D8 t
结果造成了抢滩船只全部因为退潮所以全陷在沙滩上动弹不得
+ j: p2 r9 |" [: ~9 e/ Z* D% r. R$ V
参与古宁头战役的国民革命军战车“金门之熊”M5A12 s) \/ `& b& Q2 p F% y
陈列于古宁头战场博物馆+ f7 F8 S$ ]. z s# g
国民革命军海军扫雷二零二与南安二艇于三时左右在古宁头西北海面
7 H7 ]- O) S+ y/ Y猛烈轰击搁浅的人民解放军船只和军队! f3 R4 H& e) L$ ^ G; \$ f. k
天亮后一百多艘人民解放军船无一返回& ~# L- E9 S0 l1 e( G
第二梯次援军隔海望洋兴叹# Q$ d+ N& ?8 W
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指挥第一一八师(欠第三五二团)配属战车第三连(欠一排)向人民解放军攻击;第十九军之第十八师其已登陆进驻琼林之部队亦就近归十八军高军长指挥
) O2 J/ \, q0 C- p; U: H; P# Y4 `. q 该师尚未下船之第五十三团则转航小金门登陆
! z- N: c) z% @; p) x/ b归第五军军长李运成指挥;第十九军军长刘云瀚与第廿五军军长沈向奎连络4 i# c; @! x! u* a$ f
指挥该军第十四师(欠第四十团)
d' J1 y+ E: n) R, s, j. C) }; N及第十三师之一部
1 [$ E. D1 q& G0 L$ T由金门后埔向北推进& A2 E8 `9 v2 |" K( L+ D
迎击由安岐、埔头南窜之人民解放军9 R$ e# a: c8 I2 `2 D
并积极向古宁头推进
- v* j( Y7 `' E9 R" ^ g5 l另以第四十师之迫击炮全部配属第十四师1 X, G e, J/ Z7 ~; f( H
以加强其火力
0 M d. [& m+ u- K" | 战车营营长陈振威将预备队战车两排% ^8 a! l4 N: l- v
进至琼林待命
% _% {2 i/ s+ B
% ~: D" ?$ j# E4 E( @0 N: k25日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一度占领双乳山
0 m! j1 X8 q0 h# t" G天亮时遭国军装甲部队反击退败
' l( P# Y$ S0 Q7 e 在湖尾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五三团占领观音山和湖尾高地
/ Q5 Q6 a7 I" E& `- S6 S1 e到二十五日中午被迫撤退
! e( `+ v, L; A; u$ u( F' L. X' \人民解放军二五一团冲出包围前进到古宁头
! D# M5 m% R6 h6 j/ B固守林厝
6 h: k8 l1 ]1 n" o被国军十四师和一一八师强力反攻: t* q8 H( Y( k, Y
负责反攻古宁头的国军十四师其上校团长李光前阵亡
! F. t' ?. n! o- T
6 |$ X# G1 i6 D/ D" J! n+ \% P' P, A26日凌晨/ c" U- d/ {' L; C& ], t1 s: M" [
人民解放军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率该团的两个连和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五师的两个连增援- |3 T9 O" C1 ]+ ?
二四六团在湖尾登陆;另两连在古宁头登陆" m4 H; }% C7 G/ D
二四六团的两连6 b; n7 n5 p8 s; P
天亮时突破包围" a7 c5 J' c1 e" P
在古宁头和据守该地人民解放军会和* L: c/ O0 X. f* c* B5 C: k0 A; C
清晨六时三十分/ B% ~: g8 Q. f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指挥反击
% B' l7 E0 f) H% U一一八师从浦头以北海岸线向林厝攻击' j9 I9 k; ^2 o2 L$ j0 D
林厝战况激烈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据永久工事还击
% t9 ~4 V7 a \ 九时多8 W8 s% Q7 Y2 x3 f2 M+ N6 I
国民革命军空军轮番炸射
. y5 U2 `* a; C1 B) }1 x 人民解放军采取巷战/ y" J2 g. K% `4 g t0 O( }
双方战况惨烈% W: V6 U) o1 Z1 g
十二时国民革命军攻下林厝
4 W! k$ S b7 {8 f十五时拿下南山
4 p$ R2 S9 s) e5 t" o7 G 十一时
7 \4 B$ G0 ]; U. l! P# F8 ^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偕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到达金门战场- R/ t& p0 U+ b' a
胡琏接手指挥: Z' F. [1 T" q+ S
# G$ v) p7 E& H, j国民革命军已掌控情势* a1 S; }* P3 m# @- U
胜券在握
) z8 Z0 A. [5 R三五二团于十五时攻入北山
( Z2 L' r" U& [ T/ d/ I' N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以三五三团接替三五二团
* [$ A$ p, n) B" b6 }偕同战车继续攻击任务7 Q( T, H) X1 A, c; |2 e
午夜时分- T) ]5 S2 \5 p6 p- K9 U$ i, e: G' I
人民解放军弹尽粮绝1 Q9 u5 m3 v" k& W
突围到海边" d5 n5 u2 l0 B; f
一千三百余人困在古宁头以北断崖下沙滩
2 n9 A( S" R1 R5 u1 `7 x27日清晨国军猛攻4 o# c) j9 |2 d- ]4 z; S
击毙四百余人1 ~& g. \5 D6 k; s- n; V7 U
其余投降
3 Y: { K$ n6 \/ x7 y/ D- _/ `上午十时
' F; {2 I4 p$ f, I古宁头战役正式结束: H) f3 n# p7 z
又27日凌晨三时尚有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九团第三连约三十余人
9 x; ?( h* y- |1 e* K o乘汽艇一艘到达古宁头北侧海岸
% ` P* ^( p" K6 a) x3 G+ K4 }/ H) T, r登陆后亦尽为国军所俘
6 }: q+ C; r; ?4 z 据闻当时人民解放军28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对叶飞失声痛哭
1 i# G/ K& K1 G7 o/ C 叶飞报告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并报中央军委4 U7 Q* Q9 b' ]* C6 O4 h$ K* |
请求予处分# Z/ B9 P9 S+ f. n" c1 j
, S2 U8 ~& n0 J# h" e' E! T金门上的战斗直到28日才逐渐平息
$ a" q2 {9 K' f: ]: X3 Q" w6 f/ d& }零星战斗持续更长- ]* j( `$ |8 H. z8 |
此外金门岛上坚持战斗时间最久的是二五三团团长徐博* D; L- s: t/ E( N( r
他在26日晚突出重围进入东部山区后
/ m2 V: x" g& X) Z$ e5 k; \+ q7 I就一直隐蔽在北太武山的山洞中
& t: Y; t d2 _; A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饥
$ B$ ` ~! V6 b等待共军第二次登陆. ^1 ?: d) N% M' z) C" z
直到1950年1月
3 r$ B0 h6 n* `; V即金门战役结束三个月后才被国军发现俘虏
1 z4 @, G; \- a ? N# {) T1 H+ \! c; `# Q3 Y4 H
双方损失$ E& A% R2 W4 |
6 }. v9 V# I5 E( F, t! x2 Y+ N古宁头战役共军共有三批登陆
" F& @3 r; ~9 k9 a首批为10月24日晚的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四团、二十八军八十四师的二五一团、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的二五三团和二十八军八十二师的二四六团三营
. a/ M" _" C& v共十个建制营;第二批是10月25日晚的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六团一营二连和两个机炮排
1 K+ `1 j5 L' j( R- g+ J) X以及从全团抽调的30多名战斗骨干(共300多人)、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五九团三营的200多名战斗骨干(实际上岛100多人);第三批是10月26日晚二十九军八十七失二五九团一营二连的30多名(接应伤员撤退)' M5 u. K) U$ L
合计9,086人, d! ~2 T1 _# ~4 b3 l& N
其中船工、民夫约350人
% d: m3 J7 a6 c' _" `) W# Q1 H4 N. F1 B# }1 L
共军战史称共军登陆部队大部牺牲
9 V, D5 B( o1 X幸存投降者仅3,900余人
. j5 C9 o, n* q1 K: ?5 _其中营长6人、连长5人、指战员1人8 [8 z) I2 G4 r, ]" Y W# A; A- f
大部被送至台中干城营房实施新生训练;其他官阶较高
. F' S0 z8 b! T$ m0 ?% `如二五一团团长刘天祥是用飞机运回
+ J/ X. E8 ?3 R, r. l/ ~ 国军战史称俘虏共军7,364人3 l7 l7 }) o4 k& D. k
具体情况是二○一师俘虏1,495人
. F% M1 o' }- d2 H/ A一一八师俘虏3,204人# |4 J6 h; N1 P3 A' S( u
十一师俘虏735人
, v. r; s- d7 Y9 b十八师俘虏995人
; H2 t- E" L3 X5 u, n" I十四师俘虏935人
, X# S4 U" E: D3 p$ b 两者之说法差异甚大1 V. C+ {9 c# ]
: D) m4 X2 M9 v) s9 Z) S: O+ z9 O
共军战史称毙伤国军9,000多人" y% [$ T1 S2 s+ d5 B
国军战史称阵亡1,267人% ]7 l. l" x, b: X
伤1,982人
* K8 E5 t" @9 p' I+ r4 t共3,249人2 e. ]8 Y. i+ }
阵亡最高职务的是十九军十四师四十二团团长李光前上校' D3 J) @: O- ~* o
但1953年国府金门地区阵亡将士公墓收敛金门、大二担、南日岛三次战斗的阵亡及病故人员共4,500具尸体
8 J2 o% C9 P+ w其中大二担、南日岛战斗的规模远远逊于古宁头战役* I* m9 r& b9 f6 D5 k
可以粗略估算古宁头战役国军阵亡人数约在3,500人以上(结合国军自己公布的1,267人
8 T7 F6 `1 L' T% I- k) x$ J加上就地补入金门守军的共军俘虏2,000人7 |8 R# Q: f$ G; M% l- O
大致相当)
. o' e. `. [# ^负伤者估计在5,000以上
( ~- k; r& q E/ J( R% }9 R; c/ r1 B6 E5 l2 W1 M* i' `
影响" g6 O9 c7 w, J6 F/ R Y% Q. C5 f7 k
$ N/ z- ]' k) V# r5 f+ m在共军渡江后! ^" I% N$ ]1 ~: H+ J5 S, f7 o
国军兵败如山倒
1 i* Y) a4 R8 ]) s5 E$ l 古宁头战役规模并不大1 X! M5 R6 B7 x. u
只是师级规模
/ F: A9 n0 x9 X$ v* `8 j3 O但其深远的影响
9 e" t$ O6 `+ V2 G7 z4 P) x却远非普通的一场师级规模战斗可比( D- h% Q' ^5 Q8 o9 F q% r% F
2 C% P. ^$ m l0 D/ h3 x正因为共军在古宁头战役的惨重失利
3 v/ R5 [1 d- [6 W加上11月3日的登步岛作战失利3 q/ `4 U+ D" d2 X# j
使共军队登陆战的艰巨有深刻了解
: t& d1 {7 Y9 v8 G" r9 L8 E% s& D共军积极加强海空力量建设
; i3 o4 |# H5 N3 ~# y而不敢像过去无知无畏的单靠陆军发起登陆作战4 a0 I: b8 [% ]
而国军则幸亏有这场弥足珍贵的歼灭战
. |8 Z: g7 [, U6 O, S* h这是东南区国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 f, Z+ x! A8 {9 b2 \& s2 [ 东南军政长官陈诚谓之:“是共军渡江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大钉子”; 而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特以此捷+ l* y6 b5 f, k/ n2 }" L
于重庆致电陈诚申贺: @( O9 ]7 k3 Q4 l' T. Z
谓:, Z/ ?( \! {5 n
/ ?- P1 _ Y) T$ O/ W& J0 d( l9 f
5 ^4 j+ x. P' t6 Y5 o7 t
引用:
+ m8 e# q) E0 t- H特急
: H8 q: u0 l1 ]1 d9 C$ B台北陈长官辞修兄:
. v- c6 T: O7 X% Y3 @+ f金门守军奋勇应战
' O( h$ m' M4 V5 Z予以重刽: o U, l- G$ i
捷报传来1 |8 i0 g3 }4 b# t% c) p1 ]! A
人心振奋
/ ~: I9 o" B$ `吾兄董督有方
$ U/ p3 m! T" {: o# S" `" i# m8 I将士用命0 ` s! `; @4 a* @
至足佩慰
m8 `% n- C4 V, \! ]" w 希即传令嘉奖) `* l# s$ V4 V5 x V: r
查明有功将士4 c7 K4 Z7 O1 [
呈报国防部
9 U/ {$ b' [: R$ Q3 Y" S分别奖赏
3 q. W4 o7 M5 x$ ^, W+ Y并盼再接再厉
& F: V a( m& u% q/ E8 d- X0 R) I% U晋建殊勋
, {$ m' m4 d4 x* J无任企望5 p. F I* x. E" B
李宗仁
) Q9 g, b5 t+ T; n1 Y3 k
( d) J: ~" _# W# k1 |
# H( Y) [1 q, Z* A ]8 x+ C; c( t! ]9 H* l* `2 {
战后发展* S; e& I# U0 k R
% T: M' h$ E+ R* k$ }6 A" J6 D( p此战役后& ^% L5 ?7 H( S+ O6 ]* u) [
守第一线的二零一师回台湾整补
! P$ r/ b/ X% Y3 P' {, ^而胡琏之第十二兵团则于12月1日奉命就地改为金门防卫司令部0 J1 Q( Z" ?9 S" ~ ~# O% |
汤恩伯代理总司令及李良荣兵团司令奉命赴台湾
: P3 D6 `3 e7 _7 e. V 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一直做到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
_ E$ Y; r3 | j( p+ V; [, X3 a7 I' o# h% o* E0 R2 @
! `/ R$ _& v$ ~, A& v8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