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由“模拟法庭”教学中存在问题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阿冬 发表于 2010-5-26 0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n' z* v9 J0 ]. l1 _7 P8 a+ C, C
: x; ^3 }" E: p4 L! Y
1 a; Z* T$ F! a+ P+ B. P! @
由“模拟法庭”教学中存在问题所想到的
7 ^' I  U5 z( p. X& Y" A- M! [吴情树
8 q: [$ A7 Q, g' X
; E3 b( y' I$ F6 M5 x1 ]' p“模拟法庭”教学是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_8 T! t8 E& a* v) u- j
旨在让学生熟悉司法运作模式并获得一些司法的感性认识$ }0 d; ^' p5 @+ Z, [6 a( ^
    笔者在阅读了法学院学生李欣洋撰写的《“模拟法庭”教学何去何》(参见《华侨大学报》2008年6月17日第2版)一文后* M, F# V/ Q2 R9 p# c
恰好又刚参加了法学院本学期模拟法庭教学中一个班级模拟法庭演示的评委工作
- V- J) e. z  a8 X  x    因此
6 u: G+ n6 M# |- h* v! ~+ S1 h$ M觉得很有必要接着这个话题$ N; @* E, ~9 {% H
谈谈我对法律实践教学的些许看法
9 C" @% C: p9 g6 r* k, x9 C  H' a该文所谈到的一些问题确实存在2 v& E6 o' c' W: f( r+ f
需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模拟法庭教学中努力改进和提高9 Y) U+ X+ I% M! ^" O
    但对该文所提的部分问题/ S; n" M; D2 G% v) ?2 \) s* N% K
笔者愿意在此一一给予回应
/ s4 ?# F6 v) |* k! k# z1、法学院客观条件所限
- A7 T! l, _* ], Y2 g* @    该文要求法学院配备更加足够的、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6 ?5 u2 I* v: M这在目前法学院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是不现实的
( o) R) e8 K' L* r& }" ~    由于法学院这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
. a- l9 _4 T9 t* K4 M( e- N1 Q% I( d学生人数很多$ U" m- J+ h8 W) j
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实际参与到模拟法庭的教学当中去
6 z2 c9 q0 E8 C' d/ {而法学院目前曾在实务部门工作过或者兼职律师的教师且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 T% O: m; {6 y  ?# i8 B7 d: y
这就决定了不可能给每个班级的模拟法庭都配备足够的指导教师
4 v, a( M; A3 r2、学生期望值不宜过高. |' n! U& K$ v! d. c: A- y1 k! L
    学生不能期望通过一次模拟法庭- ~0 z) C6 R9 C
就想提高自己处理案件事实争议的能力" O- K' F2 H( d- i8 Y) m& D5 Y. d
    因为案件事实的判断能力和法律解释的能力不是通过一次模拟法庭就能提升的
( i# m% q) i9 @0 L: f2 G' k而是要经过无数次的“真刀实枪”的法律实践才能掌握和提升- h" z- H* t& _& E4 G
    笔者认为5 L. Z* [* W1 P2 P: M% T
模拟法庭教学的目的根本不能定位在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 o0 ^* d9 q; s. Q而只能定位在让学生熟悉司法运作模式. l5 S/ U0 `7 ~1 R" T; y/ A: D
并获得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一些感性知识
" z% T3 H, E! p" |' G    学生要想提升和掌握自己的实务操作能力
( H0 I6 @1 q9 r2 j- N2 y: D得依赖自己亲自参与实际案件的审理
+ U; C) N7 q; t2 M3、模拟法庭永远仅仅是模拟
% n5 k+ f1 H9 M6 @4 u- F    在模拟法庭中  f9 r2 E" ]9 b/ r7 v
虽然案件是真实的
* Y6 p9 G: i$ q) O9 Z; p8 q' `5 v但由于仅仅是模拟
  \2 I9 D6 `7 E: V6 ^' z2 [3 D* Q不管经过学生多少遍的彩排或者预演# D. v: y1 P4 y
都已经事先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模拟法庭
4 l8 l: t. v& h. z2 D不是真正的法庭- ?1 j2 A" N  ~2 v( P( u
    这种心理暗示使得学生在法庭上的任何言论都不会产生任何法律效果; Y1 N) g, S2 d7 h" _5 q8 h
都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q6 s+ r4 h& h
    于是乎, x$ S7 [1 Q9 ~) y+ p
学生在法庭的发言就显得比较放松9 b1 g/ d+ `9 w6 b' t) g5 \7 B8 O. p
这就会缺少一些真正对抗和激烈的辩论
( \- C: W: e2 X& N' Q    因此1 S& r3 H6 R/ z/ g
只要是模拟法庭+ @( p# E8 q: ^! {9 F; Z
就永远无法摆脱“玩虚的”、“表演得很假”的色彩
, ?' s+ t. H* z3 s2 ?" P那么$ @- l: e- E/ ^* Y
应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呢?笔者认为% y4 O3 J  L$ I4 P! m  ]# j
法学院今后应该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H; C" T/ n, Y% k- j' L/ c
1、积极与泉州法律援助中心合作
+ w; {1 J  J6 l& Z推进我院法律诊所教育! E. s' ?9 l, W& ?& @' \# k0 ?
    所谓的法律诊所教育# _; x+ X, Y7 }! L1 W) Y
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 G. ?4 q" ~, L* f# a" n7 j, k
亲自接待当事人的法律咨询' N/ w+ e8 |% n
办理当事人委托的法律案件
4 U1 V7 W/ o7 @  E& Z8 S' P" ~    因此6 M! {! A7 M# P; ?5 e) m% m$ \9 K. u
法学院要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诊所
) m1 t( Q1 J8 w7 `; A鼓励学生通过办理当事人委托的法律援助案件
0 L0 o2 X# g9 G; z1 V( _/ o来锻炼自己的实务技能6 w8 ~: e3 T5 Z- S+ M
积累实务经验* h' O; n1 h% W6 E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亲自办理案件才能在法律操作技能上有所提升
! `" k8 s$ i- t) q    而泉州每年的法律援助案件很多$ S1 G: M6 o  I5 T' r
政府补助又较少
% R% @" N# f5 w& B& j. b许多律师都不愿多代理这类案件
! n" c. g& {  a8 N. s1 i; p这就给法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 V" r; s3 J$ h5 ^6 z, p    学生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o/ ?$ t: v( p
不仅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
$ \" w' n' O! _, f还能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 J7 y) u4 A3 u5 j. `履行一个法律学人的社会责任; [- F# i; p, O0 W- `$ Z8 h# w; Z2 Z2 w
2、积极与当地司法机关合作
# Z- n' U; s# l7 n" w( i2 [鼓励年轻教师轮流到基层司法机关挂职锻炼% i# {1 Q* ~9 H
    正如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所言
/ G9 c# s1 p7 Y; u“法学博士
. l1 ]" Y0 C% w, V# }9 i连一个离婚案件都办不了”
2 \8 N0 v/ ~0 j0 ]这是全国法学教育的普遍现象
8 s6 I4 m: p3 W也是我院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 \' H( f4 U# \    西北政法大学正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0 w  z# E$ A1 I0 w, ^0 L* r
先后与学校所在地的司法机关签订合作协议6 ~/ b# `! \5 f! L+ w  Q0 U
鼓励年轻教师轮流到基层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 t8 k' _0 U* M
通过担任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的方式来了解法律实践中的一些前沿问题
4 t  B+ J7 N# _积累一些法律实务经验1 l0 W3 G. T" \' d/ n$ b
开创了被人誉称的“西北模式”4 z& A! ]4 O: D1 v; l! V
引起了全国各大法律院校的关注和借鉴
/ V% ?5 N9 s; @. k7 [4 c3 J/ H    我们法学院也应该合理借鉴这种模式
  Y) }4 p* T0 v, h+ b, M鼓励年轻的教师
. d5 o  E% t# I* V8 w& _尤其是一些获得法学博士的年轻教师去法院、检察院挂职锻炼4 e& q& O  R3 V' r6 h
经过一两年的实践锻炼
" `4 U: a/ K, R1 \: q& J& m: b才能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
- O* t9 u9 n+ H1 W3、欢迎当地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中一些比较有理论功底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来我院讲学9 N* i1 I, Q% J9 }. r8 P* q& G. w
举办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律师论坛
# Z% y( q4 d7 r: e并与现有的法学论坛一起作为法学院的四大论坛# l" H# l7 r- H3 U/ d4 @4 @! n
成为我院学生的第二个课堂! k1 ?4 W' u1 q
这不仅可以丰富我院的学术气氛: ?3 e! p* O  b! A9 J
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实务经验+ K6 N  D9 u0 s4 N+ z  C

+ _2 k; q2 n3 E) \" r! W3 ~2008-6-21写于华侨大学小树工作室
' \) J! n% p2 _, X3 }% b4 p, W& f* e! ^0 \9 ~8 N
欢迎登陆我的博客:http://www.bloglegal.com/blog/user/qingyuanshan/
) w! u) k! O# \
1 o, h3 g: d5 }( Q& Q- { & s, d% z5 ?2 Z5 g- k

monica 发表于 2010-5-26 0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拟法庭”教学何去何从  6 y7 I( s) r( L  j% G

* E. Z$ R. o# a! ~●李欣洋
) }! w4 e, \: ~5 Y# A( c3 _# k$ M$ X9 R2 G6 M4 {& G
模拟法庭是法学院(系)特有的一门教学实践课程1 y( v0 Z% ^  c( B5 R' I
通常在大二、大三的学生中开展
6 R0 C. E5 L) H5 z& O! r* p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集中的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 c- A' k( O! F2 ~( N5 S* l" O) F让学生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熟悉、掌握具体的司法程序
: }/ H" V# _8 T: N8 E4 @! s2 J& a    然而
  R# t1 v* L% a对模拟法庭5 L5 m% Y0 F5 Q4 Y5 a1 g- W
有学生认为“表演得太假了”、“玩虚的”;实务界人士也指出“通过模拟法庭让法学院的学生了解司法实务的具体操作是一厢情愿”5 x' }; `8 \; U
    笔者以为' `8 m. x. I( n+ B) A5 Y
模拟法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9 I9 _4 K3 r0 s2 ^0 ~3 B0 Q( g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7 B, i0 I+ M* |+ G% _+ P8 X

& u' r8 f* b# w5 d首先+ N5 t' J9 ~" {: s9 w: w
模拟法庭对学生的训练$ B5 }( B! V  p, N% [$ S  u" H0 z
只能帮助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对已无争议的事实给案件定性) j+ P1 @! H6 {4 Q6 L" H- N" \
而无法提高处理事实争议的能力
! w6 m8 p( X- B& B, ?    因为如果一个案件的事实无法确定# |! t9 s2 x% \3 w8 P1 u; u
模拟法庭就无法开庭5 D  I: c, s2 ]( p
    但在司法实践中" R- A6 `) M6 ~4 K% G
无论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 @" a- |! q, b3 J2 ~
更多面对的是事实认定  ?! \7 l! `& J# P' K* r% t8 ]6 G
即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何种证据来证明本方观点或否定对方观点的问题
( Q2 U+ ~% j5 ~( G3 y$ d0 N    模拟法庭却无法对这一问题有所回应2 Y2 Q; R8 I. m" h
    其次5 n1 @+ d- F1 ?& j% f
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
- Z, i5 M. V) i3 C+ d    由于法学教育扩招
( V6 I0 o0 F: r6 \$ J学生人数激增' B2 a$ V: j7 s: e6 F
使原有的资源难以应付
7 b. E5 m3 n$ E) t. g# s    模拟法庭实验室数量有限、指导教师少
/ L$ \8 |' G% t: b都间接或直接造成了模拟法庭活动只能惠及少数学生
$ o" b2 ~$ t! Z# V/ C- }. X且效果难以保证5 D! i" _) K- {
    再次
3 f5 c( n$ G/ x1 e, [7 i一味追求场上效果而忽视了真实性0 M. O, g0 J( w3 `" l" Y) |
    庭前
( r! }7 S4 ]# _- v7 c( ~双方通常要沟通交流甚至彩排) ^; s  \- i0 ?: o
看起来有板有眼
' a- ~' G7 l+ P5 P2 O却难以达到训练的原始目的
2 C+ h3 c% N% |8 f2 Z+ _# E) }* K" G; c7 a
综上
# s3 m4 e- R7 |/ h5 ^/ {6 R+ L( F联系我校实际) g+ o* {& E; S+ l8 M6 O, I* G2 |
笔者认为
% x% s1 g0 C& {4 ^, D& N# k3 u& \. y+ n在当前仍没有更好的模拟法庭替代课程情况下
/ a# \  g* k6 u3 A4 _7 q应当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模拟法庭活动机制
% T, ?0 H4 y/ m1 X/ p) E2 c$ D% x5 M( \4 ]) O
第一、将模拟法庭真正作为一门课程确立下来* q5 ^; k% e  z7 N, d# D
    模拟法庭在当前法学教育中往往是任意性的
' z4 m# j4 M- O没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 w. ?9 B0 n4 S7 y5 s    当务之急是将其作为一门正式的必修课程(至少是选修)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确立下来
5 V' |& p4 `; L' J+ y" N- |# M) ?    也不必局限于在大二、大三开展
# h4 s- ?+ b/ O, z* ^5 b$ {8 j大一就可开课训练! `5 E! Q6 i- b; n0 b
    虽然大一学生理论知识积累还不充足
) W) W4 R* o8 d4 @. c& @但他们课外时间相对较多' u9 z7 ^/ B4 V$ h
参与模拟法庭可培养他们对法学的兴趣
5 K  A5 h2 E! S* Q! b% C! A& e且越早接触实务, _- m1 a, G: U* L! r* l% D
越能锻炼解决实务的能力
( p$ \( N4 I8 S3 g6 S  M6 j; b2 s: V9 j: V
第二、模拟法庭的案例选择应更为合理) _# D+ N* Z  e3 _
    模拟法庭的案例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事实争议的能力: Q/ L  V, y: W
    在学生自主寻找案例时9 o; J5 |8 }* b. q& {- R1 R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0 \* T: Z2 s* s4 p8 L8 z
    只有找到高水平的案例/ N; \& ?7 N# x) q5 `- i+ }/ Q% _
才能保证整个模拟法庭的质量
" _. f7 [2 R, O1 m1 s0 {    在庭前准备过程中
- F! m  H  Y7 M& m应尽量按照规范的司法流程进行; i: A# W/ }  p' U" I, F( p
避免为追求场上效果进行彩排等行为# t, j3 q! C) [$ F; P$ T

5 L. S, q. P( D" v* B- }3 w第三、配备更为充足的指导老师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 ?3 ^9 L8 i1 D& l* u    目前# Y+ Y) R% R5 d' l' V8 {+ m
模拟法庭活动多由诉讼法教师指导
1 C  n7 X* `% @- V& e# o0 G+ M" V显然* |/ n! Z; u! D4 n5 b% E
指导老师太少严重影响了模拟法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5 v3 F3 C! k9 z- w    模拟法庭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 f. c+ n, e2 k9 x, \如服装、必要的经费开支等0 G8 M) H% n6 f3 l
+ {2 f; O, O! q" l& Y$ g
第四、建立完整的模拟法庭效果评价机制
" @6 |, v& h% `0 y, H, N    老师和同学从开庭到结束' m1 i; a  m5 P, V. e1 B2 Y' x
都应该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对活动予以总结和评价
; p* ~, }( e3 \: w4 o6 z% z包括庭审结束后即时的点评和事后的总结3 q- r% p' ~; D5 J
    总结收获$ i& t( l6 V- L) u+ }, h! A+ n. d
明确不足之处
1 g+ t; B5 y+ U9 D方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b# f# N; e7 w0 @

% M5 c4 V- P2 _- M+ @0 H本文载《华侨大学报》2008年6月17日第2版
& S5 u8 c/ X$ {4 j   
3 J- q4 @; W0 q+ B
! G$ Y4 ?* ]' j, {, B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8-4 17:41 , Processed in 0.02525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