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l. }8 y9 y' u: Q
( Y7 o3 A) Z3 H ]/ y; j1 H4 l+ s: Z% [" K1 U9 J! T
进一步变革的动力究竟何在?究竟怎样才能推动制度的良性变革?这恐怕需要执政党、学界乃至全社会认真思考 0 d- N! _) z- S
奥运会结束之后& {1 A I) M# u, F8 {3 i: O; X
不论是高层、还是学界
* H/ @7 e4 p: d- k1 I# d6 q注意力迅速转回国内
3 Y5 B4 ]: U9 `0 w着手认真地应对复杂的经济问题
/ p }: L, }! y% N+ L: a以及更重要的
: w2 ~, ?1 [2 w( @/ w1 N回到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成败得失的思考上
' o" O0 _& n b& x) y, f3 o希望通过这种反思 B- l- c! _: C( ^, g5 z6 j3 G
回答一个问题:三十年之后$ b/ Z7 i) V$ O4 c4 r6 v$ a
中国下一步应当如何变革
1 l$ \6 p) `1 _8 L @. J- Y5 ~才能够真正地建立起支持中华文明持续繁荣、社会长治久安的制度框架?. w* N& H6 r, T5 _
近日
' q3 d% b5 t p! ^( n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与广东省人文学会在北京召开“市场化三十年”论坛
B) w) {/ x# ^1 N- d8 ~# P长期关注、甚至参与各个领域改革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6 h$ @3 V* D F1 ]7 s2 T
包括吴敬琏、江平、茅于轼、秦晖、周其仁、樊刚、张维迎等知名学者
$ L8 i$ O! [; c6 h' E3 } 因而( e5 e$ S6 C+ I
这个会议是观察学界未来关注点的风向标3 n$ R/ F% W) R
与会者一致承认+ H7 A# G$ f( o( t$ @
三十年来, e9 ?7 f% w6 U: h- k
中国各个领域的规则、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 Z9 X9 c" t; r" U, J" F举其大者如:私人产权获得一定程度保护
+ F& ~1 ?4 h5 S/ h8 R! W1 @ z公有经济迅速缩小
, J5 G5 b6 o8 x, v& E; C g私人企业逐渐发育以至于占据经济的半壁江山% O* a- M. W) n& M3 h, [
这些制度变化释放出企业家的创造性8 M3 ~* H d+ m$ j. s
由此导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5 ~, J& }0 e* @# A' ]& S2 E
私人财富与政府财政收入以较高速度增长
0 m! e( U5 f5 E1 K 与会者提出了各种理论8 K- z% |& [5 j' e9 N$ `
来解释这一增长奇迹
7 u; k' p9 h1 @! k专程参加这次会议的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以这种增长为依据
7 f9 K$ P( P$ U# a8 u, H* m$ p断言这三十年来的中国经过摸索
$ B/ H# [) L% i6 Z, t# |6 D/ A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制度
4 J2 h+ H- \& f5 D. O n% b 但是
" h. ]+ y' g& n0 t+ b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1 _) P. e5 d: R7 f4 Z
所有大陆学者一致认为这个看法过于乐观
h% s+ E, ^+ P& p, J8 I9 r. i, y' k 与会的经济学家都认为, G" b! L5 T, x# M8 m* ?$ h$ }
目前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
& a S+ x+ b3 o3 Q" ]( X' n& c过去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未必能够持续7 U: s+ }; O0 r; h' c* h6 K
真正令人担心的是
* c. ]) y! n0 [其根源不完全是周期性因素
6 X* z- t9 Z0 k) L# D还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与制度性因素
f% j6 U* G2 M- @+ N4 s( w如果视野超出经济领域
! V* l0 H/ G5 w0 o- z不是只看财富5 E( w6 d1 c8 J8 Z
而是观察社会、政治领域) F% n) d; K f; a6 m
则会发现+ R5 f$ s+ X. E- j+ i4 ?3 X
问题更为复杂而繁难
, ?$ U( x, P) x# x 参加会议的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承认$ x" E( o( o) V4 j1 H; w+ ?& a
过去三十年间, P& I ~3 E3 t* F! p
人们在各个领域的自由有所扩张/ D4 t& f6 n1 W9 V, o
广泛的权利获得政府的尊重和保障
8 C5 V5 ^) e# K3 L8 r8 i社会自我治理范围不断扩展
% l+ c7 |4 E; n% s; [文化、精神的自主性不断强化! a5 V) R E% F* j/ {+ O
法律与司法体系趋向完善; \+ E; h) c5 m. A
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日益增加
, W) k, X2 F/ I, M 但是
: `; x* y( Q$ ?2 d- \8 r7 R+ B/ n& F一个确定的事实是:相对于经济领域
! z# h ?* \1 Z这些领域的变革尚不够完整
9 F4 f& F! ^& x; r9 P3 B+ z& f也正是因为政治、社会领域改革的滞后5 u1 P: e" J& u0 Z1 J) U/ Q
初步发育的市场遭遇了扭曲
( c* ^3 a# r7 U2 [+ [ w 比如
0 \0 |- ]: R# v政府部门过度卷入经济活动中3 }0 W; z5 P3 J; D
经营城市、经营土地
0 s0 D- L3 K2 b$ d导致政府成为利益当事人* n0 v/ o% H: \- |
商业纠纷转化为官民冲突) M9 b+ \4 Q+ A1 t
“双轨制”使得官员和接近官员的商人大规模进行“寻租”0 L" ]/ }$ b, \6 L7 J' Q
腐败现象在政府、商界乃至全社会蔓延; U0 k! l$ Y0 k/ E% N
权力介入经济过程形成秦晖教授所说的中国的“低人权优势”
8 z" [( T1 c* l; A. A其经济社会后果则是较严重的贫富分化: B7 Z; r5 B( e0 v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扎实的数据表明
( r7 M, i% I. t" ^* E U( t过去十几年间7 ]/ o7 |- s& t! Y- ?/ V
中国的基尼系数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6 u7 ?# T5 n- R1 e4 t9 b
正是这些现象
1 Z' C2 K; S$ q5 g% \0 J8 M曾经引发了2004年到2006年的“第三次改革大辩论”; }# K* E& v6 z H1 ~8 o3 g$ B
在这场辩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腐败”“国有资产流失”1 G* T. F( n; Z* Z' f
以及“贫富分化”“看病贵”“上学难”“住房难”1 u! x" Q: H: T$ o4 m$ R
很多人不加分析地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 Z9 ^( a7 b' n' S$ ?' N1 @
归咎于“改革”本身
4 a8 G( Z1 y' ^6 v) C* h 另一方面+ X1 r5 O4 s3 v
一些经济学家所做的未加深思熟虑的辩解
. V+ O% z# a7 N3 ]8 A5 p5 \也没有使公众释怀
8 E$ v& w5 O: t" I6 D/ c在“市场化三十年”论坛上
- T0 j2 ?9 R' h2 h `# B: @# Z绝大多数学者都不再只是向后看
. z; r3 a Z" `( M0 t) m6 \- W0 g拿今天中国的富裕与三十年前的贫困相比而沾沾自喜;相反9 `: m+ V3 \9 P7 ^1 `- B
更多的人向前看3 O! R4 G, ?, M
思考中国还需要那些制度变革
0 P& w8 b# l3 f* e 学者们普遍相信/ |( p9 v9 s/ u& a
惟有通过进一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革. K) C5 y! ?% F- M1 R8 m7 \+ V
才能够完善市场( l- @+ v; Q6 `( a
进而使中国社会继续良性转型的进程( V5 ?: o7 Q3 F& ^) j" V* J+ ?
学者们提出的策略包括* P5 J* k* o/ N: P
减少政府部门控制资源的权力;严格限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t- e6 H \4 C$ [! C# ~; |8 c
政府应当谨守自己的本分; p# u% I3 h6 ^
不能充当公司4 J+ Z) H, b- S; L
不能利用权力经营城市、经营土地;改革财政预算制度, R2 V* P: Q5 R0 e7 ~- @, Z4 s: s8 {
给公众以更畅通的财政民主参与渠道1 t% D/ E9 _0 e. P( F" ?7 q2 g
江平教授进一步提出
8 z1 i3 k) f2 K发展是硬道理、人权同样也是硬道理) q3 r8 i7 B7 a. I1 X4 K$ i4 Q
总而言之
% X3 v8 ^4 @" G) x. Y与会学者都同意吴敬琏的说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改革
1 n6 f1 C" Z6 ^& a8 q4 s完善宪政的制度框架( P2 x! F7 n2 p' R
也就是说- F; p; A- k1 p9 e
中国要保持稳定增长就必须完善市场制度;要实现社会繁荣3 X8 g S# e* c
就必须建立某种程度的普遍福利制度
& T/ ]" J+ L9 h7 q) ?- L 但是3 B# U9 @/ `) _+ Q
满足民众在物质方面的需求
; K" s. q$ `7 I( H却必须依靠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
$ D7 {* i$ D$ z+ c* u- _5 _& y# T 6月25日
$ H) t' M# N1 P- n$ e- x# L2 g××××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
1 B4 Y8 F3 [$ n- q5 I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 q# \) P$ D8 w( i7 l( x, l2 D
我们认为) a" F$ u: `% h @* G; U: v
惟有法治能够保障市场之正常运转1 L$ Z/ {/ k- m% F
惟有民主能够保障民众的政治权利
+ Y, P7 b1 c$ j1 z确保政府服务于民众
! _- B" G$ [+ Y/ o政府财政收入按照民众的意愿花销) a9 {7 D% N8 {) ?( \% C5 S. X
惟有致力于完善法治、民主制度% X4 s7 C- a4 F4 g
方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所面临的种种经济、社会、政治、乃至精神问题( `- F' I) y5 l
然而
- T, v) J; p# g7 o* ]" L进一步变革的动力究竟何在?这是困扰每一位与会者的问题
" w( E+ a) f7 u0 p3 b1 o% f0 V 樊纲在自己的转轨经济学框架中
* X0 L) g+ ]$ X, q# q' [2 V将变革的阻力归结于意识形态与特殊利益两大因素
/ x# W+ B& R* B" f/ I这两者也经常混杂在一起
8 _! I: A) h8 u 那么* s+ E, s! o) _5 M; G7 e% E
究竟怎样才能推动制度的良性变革?这恐怕需要执政党、学界乃至全社会认真思考
% h5 e7 Q6 E+ O3 U最重要的是
% I; w, A) W8 \# j _假如社会不能形成进一步改革的政治意志
* W$ B/ m9 @$ i8 L( Q" s, r则一切无从谈起
/ s* c: w; U" g3 W' J9 W B* q
; T' t' ^6 E7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