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南方日报:五邑大学改名广东华侨大学引热议

[复制链接]
华园草 发表于 2010-11-22 19: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上周报道了五邑大学或改名的消息后(详见本报10月31日A04版《五邑大学或改名广东华侨大学》),立即引来了各方热议。有网友对此发表评论、有不少读者特地向本报咨询是否真已确认改名、还有不少校友直问:“那毕业证书要不要拿回学校去改名?”/ L" ~; |0 G2 K0 `
" d9 I) j, A" k7 g# ^. U. [
11月7日,五邑大学老师李桂生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众说纷纭请投票:你是否支持五邑大学改名?》,并开设了一个网络投票,包括“非常必要,严重支持”、“无所谓,没什么用”、“不可行,会伤害五邑华侨感情”三项。参与投票人数虽不算多,但结果一边倒,持支持态度的达79%。
9 W1 x. R2 t- S: E; G$ J$ B% [3 ^5 m
事实上,五邑大学改名一事,几年前就在江门传开,但为何争论多年依然没有结果?目前进展如何?华侨、师生、校友、市民又持怎样的态度?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采访。' E4 a4 @& e5 r. m: t
% x/ j7 }% V" V8 V: N
五邑大学改名利大于弊
$ v# U/ G& G: N" i! E, B: k# o
. e8 \( ~3 ?: u( d) C
对于五邑大学师生、校友来说,“学校要改名”不是新鲜事,然而改名的源起却少有人知道,这消息最先从何传出。据该校党委书记王克介绍,在一次省党代表会议分组讨论时,江门的省党代表提出把五邑大学改名为“广东华侨大学”,“这个议程是提到省上面,所以要追踪落实”。
7 h( y) K; B/ b& \4 X3 J* \, p5 W# k( h0 A1 f
同时,江门市也积极推进并责成该校对此事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我们觉得是利大于弊的。”王克表示,学校在向各区调查了解时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五邑大学改名是好事。为此,五邑大学还拟出了一份《五邑大学改名为“广东华侨大学”依据》。" b9 h7 Z1 \. P7 V8 C/ {0 h/ i; ~
8 C/ N/ N6 Z" m! I5 Q
记者从《依据》上看到,改名的主要理据有四点:一是广东是华侨大省,尚未有一所自己的华侨大学,而五邑大学侨乡办学特色明显,华侨及侨乡文化研究方面在省内独树一帜,2008年通过教育部评估,具备升格改名的实力;二是能体现侨胞鼎力支持办学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凝聚侨心,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加强统筹教育资源,争取省里更多支持,提升五邑大学的办学水平;四是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招收和培养侨胞子弟和亲属,为侨服务。* |  L0 [& {  P8 ?% Y

% Q: ^/ C, L$ S+ \4 w3 C大多数校董事同意改名  T- C' C0 X3 L: `4 u

; M/ Z+ ^. y. W) C10月30日,五邑大学迎来25周年校庆,改名一事作为当日校董事会的一项议程,第一次被放到桌面上讨论。/ I( o$ i6 s! U5 d1 o
$ O+ w- p0 v8 n# ]& N0 D# L
第一个发言的董事杨德指出,“改名是好事,但是我认为华侨对五邑大学这个名字有些情结。我想可不可以双重,改为‘广东华侨五邑大学’”,同时他提出,改名对乡亲特别是捐建的人好像不公道,是否该保留五邑这两个字呢?另一董事,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马观适先生则表示,五邑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升级到省级也包括五邑,“加上去两个字,头尾太长”。9 @9 |( D% `* r% Y
/ i/ K# I: u5 k* x* V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部分董事认为改名“广东华侨大学”更妥当,并表明各自的态度。“能争取到广东华侨大学,我个人认为绝对是件好事。我亦理解,五邑对于五邑人来讲,尤其是老一辈来说,感情是很深的。但是历史要进步,时代要进步。”江门市旅港乡亲、香港润成纺织集团主席吴荣治表态说,大学胸怀要放开一点,要包容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才,人才聚集才可以办得更大更好。! y+ ^* j$ R! G9 U

0 g2 B8 s0 u6 U0 P4 `5 H. y5 q“如果用‘广东华侨大学’,得到海外的支持会广泛很多。”旅美侨胞刘冠华先生直言:“很支持改名。”他认为,以华侨大学名义可以吸引更多人回来支持学校的发展,可以让想接受再教育的华侨或华侨第二、三代的子女回来求学。而更多的董事在表示支持的同时,还提出:“不要忘记先辈,尊重先辈,多与他们沟通。”  c0 B/ F: T" Q9 H: r2 g

9 l8 R: F6 S8 K8 |( s; Y在讨论的最后,校董会董事长、江门市旅港乡亲、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表示,现在整个世界改名已是大趋势,很多大公司收购了小公司改新名。“我们改也是代表着我们往大方向走,而且可以推动大学、整个侨乡发展。”
+ C- d8 S3 l$ G  l- ]+ J# X% k% w, E5 ]( R) ]+ }! o
最后他列出了三个选择,建议以举手投票的形式表态。投票的结果是,支持不改名的是1票,支持改为“广东华侨大学”的有14票,支持改为“广东华侨五邑大学”的1票。
6 d% b7 s( D, K# z3 {+ h' H9 p% V/ O0 O1 C
改名尚处论证阶段! c) j2 a# K8 W4 E& s

( y5 o6 D; c$ a# u& `% J6 d' N在五邑大学或改名这一报道出来后,迅速引发热议。不少毕业生询问:“改名后,我们毕业证上的名字是不是也要拿回去改?”其实,这也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改名所要面临的种种后续问题。
. |* m  @7 j8 Y3 ~  v. e1 x
# b& G. i2 e5 m6 s近年来,高校改名之风不断,有新更名学校因为没有提前或同期进行商标注册保护,甚至出现商标权不确定或侵权等。而针对华侨大学,据介绍,现在中国有两所华侨大学,福建泉州的中国华侨大学,北京的燕京华侨大学,当然,广东还没有以“华侨大学”命名的高校。/ S& M0 m% g3 M
# x( f9 ?& V, {8 V- D7 F( n( ]
五邑大学方面似乎已有思想准备。据王克透露,目前教育部尚未有明文规定,要办华侨大学有哪些要求。她表示,在董事会上让大家讨论,是因为觉得政府已经提出,学校董事层面对这事要有个态度,“如果大家都同意,申报还是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最终的结果怎样,还不知道”。
& O2 N/ K0 z7 R5 P( }. o' d
( @" D) y" K4 S0 A支持方:华侨概念容易明白4 @* [. f% `- G. l

* w; }7 H0 \9 @% Y& ]“我支持改,很多人不知为什么改名‘五邑’,我刚上来读书时也不知,后来听了别人解释才知道。改了之后对外省学生更加有吸引力。”校友小陆说,她在校时选修了一门经济课,在考试论文中提到发展经济以教育为先,并建议五邑大学改名广东华侨大学。那个论文,她拿了全班的最高分。“我觉得学校有资格改,你看学校里每一幢楼都是以华侨的名字命名,里面的设备大都是华侨捐的。”
5 s( q7 s) J( `2 f" k7 R4 b/ t: o" S; ~. S: H+ W( `
五邑大学退休的曹教授一听说改名,马上表态说:“非常赞成!”他是五邑大学第一批教师,1985年被邀请从广州到江门教书时,他还不知江门在哪里。“我在外面聚会时,很多外省的战友问起,我就讲是中国第三侨乡大学。20多年来,我都这么对别人解释。”他说,这样一讲,很多人都很容易理解。
( I, I7 F6 e4 |0 U& T
0 {: a" g- M+ w8 `  y, B“五邑这个词,很多人一扣以为是搞农业的,而且与‘五一’很相似。”曹教授回忆说:“某年,一个朋友写信给我时就搞错了,在信封写着‘五一劳动大学’。”“华侨的概念是全世界都明白的。如果改了对学校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 Q+ @4 ^. l/ [3 a1 f; R+ C. b9 V) I$ a8 y, M+ G
事实上,对于名字谐音闹出的笑话,很多学生也反映,在外在应聘或向别人介绍时,不少人听了以为“武艺大学”或“五一大学”,搞得有些尴尬。( K$ y/ t9 ^. l) c9 j$ ]$ }
  j7 q% z0 H2 U( u0 ]/ z
观点PK
4 j) p" X2 p  ]5 g) N5 O0 A

& q) O$ m% U+ K& r6 }得知五邑大学或改名后,记者对30多名在校生和校友作了随机调查,60%以上的人支持,约13%中立。表示支持的大都认为“改了之后名气大了”;反对的则认为“习惯了且原来的名字更有地方特色”;持中立的则表示,改不改都是同一所学校,重要的是把教育办好。# U. A* p& Y! n( u& Q" T& Y- f

4 [/ H; Y. i% J! @3 ]) B反对方:缺少足够的调查取证
' q3 w0 }9 Q/ V; @
: h& q/ |$ ^% G9 ~8 O- o“习惯了,不支持改。”在江门土生土长、又在五邑大学毕业的小黄表示,喜欢五邑大学这个名字,觉得有地方特色。“改为华侨大学,别人以为只是招收华侨子弟的。”市民徐先生也表示,改变之后让人感觉范围更小了。! x" p, u' b' b  W
0 w4 O$ X& _! b; ~) I1 @
五邑大学一名校友在报道出来后发表文章《别老拿“五邑大学”名字瞎折腾》,他认为,“所谓‘广东华侨大学’,甚至‘中国华侨大学’,突显‘侨味’,也和江门城市建设步调一致,由此看确无不可,但帽子顶得太高就容易打偏跑歪,况且‘华侨大学’此名如何解释?‘华侨’办的大学?华侨办学为五邑大学付出的心血,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但一所大学不应只是一座功勋碑。”他表示不反对一所大学在必要时改名,但是当下仓促地把“五邑大学”名字改掉,然后自我感觉良好地套以“广东华侨大学”的高帽,是不合时宜的,缺少足够的调查取证。
' x" O& d# ~$ h6 w: [8 C) H/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8-4 04:41 , Processed in 0.02131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