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87|回复: 17

褪去的雌黄

  [复制链接]
悠悠晃晃 发表于 2010-5-25 22: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E1 ?0 ?; w9 e

% [$ c' W9 }. B9 u; u4 ^2 Y' `5 a9 ]! O+ k2 `1 b6 Z2 C+ ]' G3 Y9 [
1 S7 s, Q! V1 r
即使没有上帝
$ B! e  z8 h$ {  h& X+ Z人们也无法摆脱与上帝功能相同之词
6 D: e3 ?* F- S  ~2 S4 c思维的发展带来了理念与词项逻辑的混淆* r6 ^+ E( t7 D* {: J
    要用这些方法去探究观念与存在的关系实属不易6 J; S: L, |) i8 v% X4 Y
人们创造了数
2 ?! ]9 W' [* p, u# S但不能证明数9 d2 @& M$ `  P
人有思维9 i! Y( E7 F; ?% _0 i, ?  ?' A
但不知真正得以有思维的原因8 b9 W  H7 E5 C- n
自然力或者初动力
5 {2 e/ ^" P  }- C+ x第一个推动这一切发生的东西实在令人神往5 q' j3 d% B# x% }% H* j; O
    倘若说有限之人永远无法理解无限之事
! V+ S0 q' t" S6 n9 D那么一切的一切都是徒劳
* k# p; Y# ^$ h1 M6 J无论是持何种观点) |8 u! k; e: N0 I3 \: n0 b
最终觉得它伟大的不是取决于什么样的观念' a/ H7 N) i7 f! b1 b) z) X  X
或许真的是哲学的初衷
. B* G% J, Z8 _, q1 s, i, x$ Y演绎智慧至完美4 A/ f. f* m1 t' J
3 S8 Q+ e# Q5 Q( @( E
哲学经过Ockham的发展3 C) \, C% Y; Y$ ^: D3 j  u5 T  T1 |: p
语言竟成了我们与思维的阻碍- g% [8 G, \: A; ^
概念是思维的普遍产物
) y) T* j/ m) \还是语言发展的必需
0 P( @0 {6 F; N. @" A5 s# ^: l是所有物属性的提炼
/ v2 {3 N; s9 o$ c" `还是单纯的指称指代
1 Y" K2 k# X8 x& U2 YSocrates是人
; m' @1 j$ b3 V3 Y, T5 w1 fPlaton是人% |$ P* O3 Q2 D9 ?6 B# F- F
但“人”是否存在呢
  d# U" ]# x1 Q2 g* p; G% q7 ^( [    无论后来再发展出“类”亦或“范式”种种& I5 u1 x: _1 e8 u, k/ f* V
都不能将这些直接回答
, p( O2 S5 |# G) l一旦接触到思维的断点
. y# C% L6 M3 i$ ~' q) Z5 a只好换个角度换个思维重新解释
/ R' y! L/ q) K% n$ S正如朱熹所说
7 O6 H- z' k$ l4 U$ ?3 t“大抵日前所见
3 r( Q. O* R8 p% G" g累书所陈者
, J# x# b# k1 E, n  n) I1 {, n只是笼统地见个大本达道底影像
! t% S7 Y+ ]# a2 N8 G5 }+ P, Q便执以为是了
1 b4 F, R: ]. Z; c# e却于“致中和”一句全不曾入思议
. w  o' C/ H9 a2 z) H7 M所以累蒙教告以求仁之为急  n/ \$ C; {9 |" }# ]" C" K
而自觉殊无立脚下功夫处  ~6 ]2 \7 U# [) a- w- W% `8 X# B/ X. {5 {
    ”从古至今所有哲学家都在围绕着本原画圆虽然随着认识的深入( e& E( W6 v/ F0 _
这个半径越来越小8 p' _+ d+ R3 @# C
并且画的圆也愈来愈接近圆的定义
2 Q3 y( k9 f; @$ t; P. ~/ ?% [# F但是永远无法直指要害; Q- R+ \7 O- w% F
$ n  `2 E- N, j, ^( E: e
矛盾法创始人Zenon为了维护老师Parmenides的存在不变学说
$ h8 s+ D7 ~- W2 `; ^4 v证明当存在变化时产生运动悖论
8 p( J0 }5 D. ~) F! M0 V    以此为开端
6 \/ w) a; \9 W9 J* Y' F人们渐渐认识到作为不完美的人自身矛盾性本身就是荒谬矛盾的( U/ o  i% [5 t, P* j! q/ B: M
    因此也不能过多责怪Schopenhauer的悲观& d8 A! u$ x/ p8 p6 O
Nietzsche在哲学史上地位并不算高* T7 t- }, M/ s$ m  A0 z6 Q$ B
《悲剧的诞生》里有句话
. a; q' m( v" J$ y7 p7 n  J: n5 ?痛苦对有些人来讲是一种美的享受
# L. n: W/ v- Z2 @某种程度上痛苦的确是常态
9 i" x2 d% C" A% ~4 j: D    余秋雨讲戏剧结构里的“两难结构”与哲学本质不谋而合
7 a+ D5 c7 Y" j' d1 X8 C- K4 k    更确切说' A) \4 a4 `/ b$ R$ v5 i
本质使然+ ^: N0 Q! [! a8 `  ~3 H
后来者亦然9 f$ _9 [$ e. f" D" ^

. Z2 T6 `5 K4 @7 Q) E+ m经院哲学之前最头痛的问题2 I. u& _% g! G$ X  q! v/ s5 }
唯名论与实在论
  z5 F# q6 r0 o  L/ M    之后估计也无法摆脱
; ~9 f: L4 n6 T双方都自觉有道理的情况下  J2 h3 w4 |- P  G" M6 K2 l
我失去了自我
8 p* G4 U: s+ D5 o- l/ R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 Q) ]+ l9 [9 g( w思考的苍白只会加重成体系的意愿
7 y4 \) I% G+ V3 O而非解决问题的信念, x; _3 X5 s! z& u" k
    Wittgenstein在给Rossell的信中说到) }' w2 A- k# T# L$ w5 N* |  x
我相信我已经解决了哲学中的一切问题+ L, }( R5 \. g( O3 s7 J
都在《逻辑哲学论》里面0 q% Q/ R$ A% i9 s
人们看不懂
$ J# ^+ N* F1 @4 c: o也不必看懂  o; i( I/ b$ A6 j) n
    之后拂袖而去
' c5 \( V4 J5 D: X0 B 归隐山林
" j" O# S1 m. H  K- X. \    这和王国维自沉几乎如出一辙1 T1 a1 [; S, R$ ?1 E, `
    可信是不可爱
. m2 [4 C( N8 f" l3 h可爱也往往不可信
. ]" O2 V, b/ n7 s$ g% R0 E. F+ C7 N    天才面对痛苦都选择了放弃8 Y- T5 T, Q6 V, ^0 D; L/ @# u$ o
还能拿什么证明人类的能力是完美的. |, i0 C+ F( {

0 C. U8 s8 `1 _- f% f屈原留下了《天问》
+ u) D# I3 D# |' V8 P, f: L' m也并不盼望谁回应个《天答》
" F% n* k! J$ p% y; J这种不盼望不是绝望( o3 s# m! D$ d/ J' E
正是哲学最终的结局" i$ z+ |. C5 z2 L% s
佛曰不可说
1 C; [* K1 F: I# l- W9 h' B" D无论是善还是气
1 p0 f% I! c! g都是一种烦恼的结局5 }- K+ Z8 S+ ]; B/ a8 D
    真诚而彻底的沉默
, l& a8 F4 s. ~% d  P0 [而非心里想着的沉默
6 q* i& v" K2 o/ R    在很多时候" j3 P0 _( B5 n7 ?" P' U: [
人们是希望某个人总是对的
9 v. l- ]6 w. `( z    然而这种无与伦比的完美0 K' W2 i0 B) X0 ~9 m# B: }
也只能是类似上帝功能的词语了% y0 P6 g. [% v" f

. {1 ]! I$ {; f: ?- ^7 }1 W
  d8 @5 C, r% X" [

灯光 发表于 2010-5-25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
0 L" z& _' Z$ m; F6 {# K写这样毫无意义的回帖只是表明这个时间里还有人在 : k, b& K* t% u( d7 C

" g/ l# y2 m, s. E3 T* X" i' _  I8 C+ }- S2 z. _) {

天太热 发表于 2010-5-25 2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哲学的领悟决不是看几本书就行的
$ f" r7 A9 L% O# Z; O! z+ W
& P% X* b% a! w  W' ?
8 o. {1 c) P5 P

berries 发表于 2010-5-25 2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省略了一步说明
' d6 d7 k& B8 T% L9 I信仰是关于实践的活动3 u: S' S7 w' @& X

# M; m! A2 A( e* }% z哲学善于扩大与伦理实践的差别4 q% V' g, D5 z( S. O
- [6 P3 h8 p! T7 L
这种分别 karl marx说过了6 R1 D9 F% b; d
, _. h* i" k) U1 ?
静默只是东方哲学中获得真知的一种方式
5 c# ?9 S5 J5 t. H和西方的思辨精神有些出入
. u% y. N* l9 I" [0 Q" @5 g; {$ K7 a3 P/ q

血樱 发表于 2010-5-25 22: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的死照我看就是普通的学者之死
2 I0 c0 Y" T2 e" ?学贯中西的人不会单纯眷恋一种制度或者王朝
' r4 w# |$ h+ T3 C学术上与思想不相一致的安慰才是根源/ O* E0 ~; h3 X( J* [
天赋之高8 R0 U" e1 ~* _2 o
用心之细自然在任何领域堪称权威+ ]$ C$ \' z; Q8 B8 ]4 U
    频频转行正是说明走到了尽头; @, U  O. `  ]* W
触摸到了处在深处的痛苦1 Y9 u3 W0 S; j, Y5 w
惜吾道不敢惜吾身
- D' h- z1 z: S. v# C道是道理' Y9 K1 Z, g) `6 ~% b+ p) ^3 a
真理$ u7 F2 [- V" d. I. k  |4 F
文化
' x6 R2 c1 R0 b% B6 Z, I) V极不可能是某个人某个民族某个国家$ h  F$ @0 H- D0 L  Y5 n/ H
为了国家献身还是狭隘的) N/ d5 n4 ?- H4 `2 K5 R
麦田守望者里有一句话5 M) Z) E# a5 g% o, a! D* ]
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为了某种事业英勇的献身! M! T( S1 b& Q, m/ ?
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为了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g# N* Y7 y3 x0 p; k
    活或者死好困难的问题' Y1 o* D) o* ^
若死可以到达认为更高的界那就去死吧* C: A8 V; v9 P+ j1 Y& i
我不觉得王静安的自沉是个遗憾
# a  O0 R. E7 v& U4 D$ C# ~  {那种在哲学范畴内的思考影响比他发多少篇论文还大: T- w4 v; k  I  \
    天才面前说让他们多活一会是一种无知的表现9 M8 {+ D! t2 E- c
这种差别会随着每件事而无限放大6 [1 y! ]% I' w' ^) \
从天赋到观念再到最后的至善
- J: ?2 a7 f! U3 X7 q& \; Q- a    有没有天赋观念这一说经验论和唯理论还没争够
- t. p1 p8 }3 M4 K: Q5 b, Y    所以面对天才我们更多的会安慰自己
4 c1 l* m: h# {  n# `3 S凡人也可以的
+ h: `& O5 S; {6 S4 P9 o) u/ E! \- v8 ]只是你没那种经验3 t) Y) F- i) R! O9 }6 i6 J3 }
若把他的学识经验给了你7 M7 u; @9 k+ C
你就成了他
5 \2 h; ?" ]! b可能是吧2 i: J3 M6 N# F' C+ J( P; @; k
可能过后1 H& |- @# a) \+ v& i$ M' [
你也可能是个傻子
4 p! I& S3 Z) h% w; ~& L" y可能也是金老觉得最霸道的词语  f8 O: O* M# W/ Q
有而不必有
6 R& m- W: ]' E2 o; @包含了一切可能也许就指的“大本达道”% Z+ ~: x: N/ l2 |; G0 v  s
是者
8 I& I+ t9 C5 g此在2 a5 i3 i9 Z0 W* d% Z8 y; o
看看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 g. a/ B1 w, u. ^哲学
: U8 K/ `0 K% z' q% d你为我们做了什么- B. ?8 `$ V6 f' R. ?: J0 Z  E" }
滚蛋去吧2 L* ~8 |3 ~/ G4 j$ F9 x+ g: {
# M1 A; I, u; V3 P7 h2 h8 X3 f8 T& f2 a
% E8 g6 _9 d% h- \4 j5 I

jojo 发表于 2010-5-25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继续努力.... / `# l1 O( c$ j$ x+ u
! v* Y5 @3 [+ R8 O! D. b$ Z
4 Z4 ^* {% A( }9 S9 O5 r7 S- |
# t9 d+ e  _$ u
2 {- }, m$ b$ R9 }$ i  l. I$ C

??? 发表于 2010-5-25 2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智者一直在用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来破坏希腊哲学 5 l# C$ Q. F" S
但是不管怎样无知无识
$ L4 U2 m, [4 N相对原则在思想中一定现实
7 l; g8 L- O7 q1 M2 O出现的现( }3 X7 n& ^( \( t* D, r) V' Q
并非现在的现
3 Y5 _. K. V' N" J2 ^. PGorgias就是这样反驳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1 x( A! q7 N1 W0 e: _
第一
% J! w6 f: \) {7 H2 c无物存在:8 ?: p: m- z5 o9 f& T9 `1 {
第二
7 G- p5 q* V1 r( E+ c如果有某物存在5 _' `/ b2 D; G3 M9 S
人也无法认识它:* }. A) R$ e( Y' r5 Z' {' T
第三" n4 l4 _- M) f: J
即使可以认识它2 x7 T4 d0 ~  g' g3 _9 ~$ l' Q
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 |. y. A) N  o, ?6 p9 Q
真理都有它的反面4 {& z" {. G  G" N2 f. i
什么东西还能似是而非呢?
9 M  |) w2 s8 v/ Z  L; d; v! Q关于“分有说”的困难! q0 f9 P" x# C+ Z# E8 F, g4 i
钱穆有几篇闲文写的极棒
8 ^2 h* ?1 O4 f- ^. \4 K8 K就是柏拉图“分有说”的一个类似讨论
, \: i3 x% W# h+ {" P其实同时期的中国
: G& F/ X( T! L$ q6 t, o$ {3 h印度也发展到了这个思想阶段
' C. p2 L3 W5 a/ t* p战国时期的名学派有个“离坚白”学说
" q8 E# t! B6 C7 V然而困难在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依据个别与普通而来是不合适的! I6 X( H$ e$ ^8 a2 o2 r
说到这儿
, g, X3 Z- x$ @0 s我幻想两句
3 q7 x: D- t2 V9 ]前些年看钱钟书的东西
- }) @! A4 B0 o  a3 g; H) T或多或少有些模仿
' C& H4 l4 k- v3 R+ F% A模仿是分有说第五诘难5 `3 h$ J) _7 M+ W  t; P0 I
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相似
* M  F; j5 m& f, L如果说它的作品是理念型相
( {) j  @) t- z那么我认知所依靠的是可感世界
, C2 N# y) T/ _$ F实际上这两者是没有相似性的
* @& Q7 Q: I! J+ r/ t也可以说是不可认知的
, S7 ]+ g, n# h9 _+ ?. r- S4 t- Z邯郸学步6 K9 ?) {8 h. G+ m$ a
东施效颦都在讽刺认知: F4 @+ J7 n* s) i4 G
然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又在不停的被人教育说向某某学习
7 X) P. z- u1 _这等同于教唆人去做一件永远达不到的事情
1 i3 N1 U( Q5 J7 }% n! Q9 D当你具备了目标对象的品格时
! {" C, C5 J8 o& g一定是与它不同的4 B( }6 B. ?1 h$ A
相似的类属性
7 U: k! p$ a: Z5 ^( k  c$ h2 C你们是个别的
+ S3 P( L2 d  u. q1 q从你们身上可以抽象出共同的普遍的属性" o: r0 B% h" F6 W+ g
并且这个属性还在等待更多的个别来扩充3 v; p. \7 X! R, L- u$ g0 u1 i
个别推不翻普遍! g# v1 ~& I8 B$ `
也证明不了普遍
, q3 v3 E6 A: g: E2 N; J( q$ b只是荒诞地相似相似再相似
; G7 O6 A6 |, F! O9 f' T2 v
2 G1 {$ g& G5 |" }

灌水健将 发表于 2010-5-25 22: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晦涩,lz可以整明白些吗?
/ J: r3 }% v3 Z2 {" X% C+ ^4 R再先进完善的理论要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话也是没有意义的.$ W, T5 Z- i1 v8 o6 Q: X) J
9 y  y) d) G" Q

山人 发表于 2010-5-25 22: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天大街
3 N5 K8 M' {& S! {. X是的/ {+ B+ P5 b2 R# }" E0 A
用音乐电影加重我的知觉
1 A5 Y7 G' J- B5 y4 x7 s) K, x还真以为谁的同情
4 d9 ]$ t8 V. H1 ]在这星期天繁华喧嚣的大街上
  r+ {0 r; Y" A! A' @7 z( R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身旁
1 @! J# ^  z( d7 Q7 h3 \    两个北野武
" k: |, U2 V+ h7 V; J两个我4 Y% ]; x& X! k6 v
哪个是我
+ |1 P! r) D/ [+ x1 C哪个非我9 j  P7 F6 a+ d6 {
亦或都是我  Q% x! v8 h2 M& E' w
我不知道什么是我4 _+ Y4 n1 a1 v$ T4 r
等着哪个挥着翅膀离我而去+ |5 F' I. W& a& c! D
一个深深的表达一个就会深深的藏起: h. {# W7 E! o
类似白天黑夜的落差0 `& T/ e' |( v2 Q4 H/ ~
瘦弱的身躯更不足以托起思想8 Q4 N: y3 Z  |. ~8 v/ V- ~' S
爱上了悲伤比爱上别人的女孩还要绝望- F. S: [1 r! g. N5 r
    我不是想飞越疯人院的疯子
: j' |; b' Z4 ]冲昏我头脑吧# }* o' E, |! o/ |- {. k5 W0 X
让我爱上谁吧
0 x3 ]+ e  D; V6 b- s, E6 S总之别留我一个人对着辐射的电脑发愿点燃希望1 p7 a" i* J, s2 B) Z4 P) j, @* b
    二十多年一直努力着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的反思
$ f! p6 x5 X/ w) D$ T0 E* o格格不入
- S% W7 E, l2 Z& a看我死磕
! M& O1 V- w9 P! M/ P9 A, D看我被强奸, A6 o* d( B4 k4 m4 _5 S
看我玩女人
6 ?/ G- o* c/ L    什么样子都太难看$ [8 V9 n) L& l/ _
浓妆艳抹是妓女- Q# _$ Y* s6 K, w1 t3 O0 g/ I
摇滚也是妓女
9 J6 d$ H5 p+ n. R所以我爱化妆
  j. x8 e- [) k! O    等你厌倦了我
3 ]/ u9 |* ~2 s拍屁股走人
# \# Y: Z' A$ X我又能看我的晦涩文字
9 K8 \0 b7 J8 \没人负责
6 Q% Z/ G$ S  d0 p* ~和这样的不负责的社会一致而非强装的在一起/ X1 m) _" g0 w. i* P
正是由于此在对自己存在的牵挂
0 Z) _: n( \! W它才会沉沦
# Y- ]( N  e0 e4 [1 F+ K% W( ]. ^    心灵终于学会了量度时间
9 ^. ?9 q3 y6 V/ l* v4 N现在  J2 k9 X( i# B# _. ?5 p7 h8 v
过去的现在
! d3 P( U* o/ ]7 o' \未来的现在
; E7 m+ i& W. f以现在为界限的间断
4 T4 W% X6 `! o! s7 F# w" u2 V8 o8 F7 A振荡; o0 N; K% l! m% G# z. z5 ?% R( M% o% @
头晕目眩9 ~# h5 ^: i1 \/ d4 f; q, b* _. `
    狠狠的三十分钟镜头旋转
' U! T7 y4 H  h让我懂得了感官世界里的永恒
6 j" ^% V2 |$ R无限时间性的永恒
  X2 L" f, F5 `& Y第二天第三天早上起来末日的那天起来都是一样的
2 |1 R7 g2 t- \$ d& m是有限+ x1 V/ h& U. T' l) q& L
狭隘* I' a" t% B( u+ n, |
不知道的
5 C! k* R* U1 @! \1 Z% w! {& J+ a只有否定时间性才有可能永恒
. B3 Q7 Z- R3 {, F0 w' W5 n- Y8 B) r什么时候回到你身边+ j8 K2 e6 q; ?, N
翻出所有的原因
9 ~0 q# R7 G) X' ~! d越多越好7 D& Q- y8 d% @
静默的等待真理的开花
3 W. j5 o3 z: ]2 y- z+ @仿佛又回到了高考的日子( F, q9 \7 c( ~+ X2 g0 }) X
那一次我相信原因的现实性大于结果的现实性' o# G  d/ s- f$ n1 S9 o
不管是日落的日出的多少点希望的落差
! o) T) O; ?1 d我知道选择还是别无选择的相信都必然一样& [5 U) N* v/ ]" U1 Y5 b

7 l5 r. A# @" G! j3 j
# h+ c4 g4 M" B( m. i4 g) B5 }* @9 }! O8 b7 q! G% N9 q/ l

, ~7 s6 U" E& U+ ~( X; j

灌水健将 发表于 2010-5-25 22: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王静安的文章太多了 8 K( U2 o3 s2 p# \/ o/ y
从国学转来一篇慢慢看' M9 a5 t' p% C2 {* J; y
; i  R, u0 M3 y) F) p, n! R8 j

) @$ [( C: l; s. @( m& e' j仰望二十世纪的学术星空
3 c/ w7 t: B' p: C+ O( @- w5 `$ B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王国维这颗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 U  S2 {3 H* L; `% |9 w
    作为从旧王朝中走出的“新民”& J4 U- g& b# x! v0 R
王国维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洗礼以后却戏剧性地成了新民国里的“遗民”
" w7 W& d( O9 I. x) E    在他自沉昆明湖后' F9 M( N( ~6 E3 e! c
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有一段名言指出
/ R# j3 x+ t& ?3 g6 X& D) i$ s/ m王的殉道与成仁
: z  ~& f  A) h0 C8 F; F8 u追求的是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的一人一事;道光以后8 A% j$ [0 C* p/ f
赤县神州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 V( H' H7 @8 i5 a3 m. b
经济制度的新变
& {# b* M5 X1 }' o, \# K5 S使得纲纪已无所依凭
# e8 ]0 y3 A! Y5 o劫尽变穷
4 o( u9 {) J/ L, K- V“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3 b+ x( K' k, d" H+ o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9 n  w2 k3 p# j- G
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 r$ x& x* b. @1 h    ”在陈寅恪看来
0 c: y2 r1 R6 o1 ^王国维的殉道与成仁为的是维护纲纪0 H2 j5 k" K7 V- t! u
死是“文化托命”的表现! R; L* r+ J  l# P
    从中国文化精神的守望与学术思想的承继角度来说
" M: T- H) D( }, t王国维也确实堪称一位典型的“文化遗民”) r0 i$ Q% [  l& ~, i$ {

6 W  z9 K" h2 ^; o9 r  其实
( o- F6 X" W' D, A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王国维& P& h6 R2 Y0 j- }
虽然也感受到新时代西风东渐的影响, f8 r: g. P5 H& p, f; y, Z
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他的一生
& h9 W+ e3 R9 w/ f  M    据蒋息岑先生回忆* A( Z" N: S+ m* E
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 I6 _3 A2 @2 Z# L
“讲授修身、伦理
% ]% }+ S# r4 `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钱剑平《一代学人王国维》第76页7 x! `8 Z+ K9 D9 N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v9 b" n- N  V+ f
    1912年流亡到日本的王国维有《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 Q* O0 I+ K, F2 P" W
其中有“庙堂已见纲纪弛) k5 @9 u* x( y' @  N
城阙还看士风变”、“汉土由来贵忠节  G! M. k0 h% F9 r3 k2 u
而今文谢安在哉”之句. b% }, C# \' v: q* p& C
他对纲纪、忠节的呼唤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历历可见
9 M1 L2 B* e  c! ^9 b    1923年; U3 C8 A5 \! C$ W" I8 a: W4 y
张勋病卒
0 n  K: k' t7 [: W1 i! A; t王国维替溥仪起草碑文- _4 t8 H, i- |: ]
    他从忠武、节义的角度感慨地指出:“此运之移既莫之至而至
( h4 @# e2 w' i* f. c1 ]' m4 J忠义之至乃无所为而为. G; E& S8 J, c% ]( U3 q$ v
虽质文有殊尚之时1 `9 D) B* Y/ J% a2 }, D
而名节无或刊之日
- @$ b$ p9 M8 s    ”(雪林《王国维及其<谕张勋碑文>》
: `0 j2 l: V  p$ m* m《文教资料》1999年3期)成书于1924年的《论政学疏》是王氏少有的一篇政论文章
1 R; e1 l/ Z$ c4 T其主题是从中西学术的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见解
& G( I7 w' Q9 J6 v意在扬中抑西
9 d8 ^4 D+ Q5 c  ^! B: f“原西学之所以风靡一世者
: A. {% h9 s7 q4 |0 S. O以其国家之富强也( f' [) P% J* N9 S2 x  r+ j
    然自欧战以后
2 }; ^- j+ H6 V- @9 V5 s欧洲诸强国情见势绌' e, R9 x  ?: c7 N
道德堕落……而中国此十年中
2 H! d- ^# L3 k! ]纪纲扫地
) e9 F% U- S  [7 K争夺频仍- p7 R9 a2 Y& h
财政穷蹙7 w! ]. \* O& @* ^! U' c
国几不国者
# A! ~1 l% \0 G/ q* j7 b+ e其源亦半出于此……盖与民休息之术3 B" D# x$ s; M" q! B3 c
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
7 Y1 n* W$ B/ [6 m4 `" s5 S- h莫备于周、孔
9 n& s) c% E- s- V( e5 v    ”(转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80--281页
3 R) u- t. ]; a  m# N# `, J( X* X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X; n. }& W% s" O3 J% D  W3 f6 H% B5 f! K$ w8 Z" X: Q) S
  虽说敦守君臣纲纪不是遗民的专利
/ R" Y2 I8 {5 k$ z但是借它来表情抒怀、寄托理想则是遗民常用的手段
% \0 B2 o( k6 w" v2 o    王国维对中国古代的君臣纲纪等思想8 T: u1 Z! h# O+ R+ X! f. K
不仅流露出向往与坚守之情1 }2 G+ R, Z# t2 X# K
而且有以它振衰救弊的决心# I) m+ t% q! d  p
    作为“文化遗民”% O2 X2 z7 Q' y" u* c
王国维看中的正是“道”、“节义”、“纲纪”等文化观念体现出的精神价值、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
( p; S- V; P! J
3 b! \* P1 x$ H, o) d  在君臣纲纪思想的浸淫下
; n9 _7 `/ K$ x加之长期与罗振玉、沈曾植谈道论学以及与遗老们的密切交往
& w6 ?- B; X1 T使王国维对传统道德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和理解
% z9 v; s* Z( R. \/ `0 q0 ?  z# [1 j    环顾当时国际、国内的情形
* e/ i- d8 K. f& m. ].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6 K; T2 o# @9 B- n$ K2 x6 E, C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如火如荼" K# _+ ?$ z2 I% b7 R/ d
北洋军阀的混战荼毒苍生0 e7 W1 b- r% \
南(广州军政府)北(北洋军阀政府)军事对峙与政治议和波折不断/ f$ y4 o9 r% Z+ Z6 o9 b
    面对这种世界性的社会鼎革与时代动荡+ O9 ?* C& q4 {
王国维忧心忡忡
2 Y# a# b8 E2 n2 R& h3 t% p% F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时局如此
2 G8 G% t; [! K& p乃西人数百年讲求富强之结果& W, N$ j: ?. z* w$ A- r
恐我辈之言将验3 a& U3 ~, @$ L9 T
    若世界人民将来尚有孑遗# U9 Q6 S4 k3 o# K: K, |4 _' |
则非采用东方之道德及政治不可也
- ]! F. q1 t# r, T( `, c+ r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第447页)其对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道德的体认9 W$ }3 y& Y4 c- Z  q
一方面受到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影响" Y2 f+ ^$ R* ~: v
一方面则是建立在对中国道德优越性、文化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
5 [6 V6 Z8 T) @    从此层面看0 e& |  P' @+ \
王国维无疑是中国早期文化保守主义者中的一员4 ?3 S8 c9 F0 k" ]4 S. l+ h2 W

. e# X: [1 C7 O' ]; X8 O  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有一个优良的传统
6 D, ?: ]0 a* H8 A2 n即经世致用
9 _' h, v6 C9 E  l" \, f9 P: o从孔子、孟子到顾炎武、黄宗羲以至近代一直沿袭不断
' R: A: Y+ `. f* u  P这种精神深入到学术领域
" B# {7 y0 e5 C) H9 z/ G/ M" @形成了对治学目的的认识0 b6 D) T2 L9 j: ~2 N& X$ L0 r5 a
    王国维是这一传统的认同者
8 D& f: L$ a. w& J8 P# H5 U也是这一传统的践履者& h1 A; G* K5 ]
可以说  d7 m9 j' l1 Y& p, e5 t
借学术探寻真理
$ y( @9 U+ V3 ~' h借学术赓续思想% L- A& X) Y( A; r' p
是王国维一生不渝的追求
5 ^, M- @" ]  i5 h' O也是王国维“文化遗民”身份的标志性特征6 X5 a4 [- R+ ~0 _  Y, B
9 g. \8 j9 y+ i5 {# G
  《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1917年撰写成的一篇探索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的学术大作
0 Y, x- _# X+ P! ?* y曾被新旧史学家奉为“圭臬”
* V5 t- [' b3 Z2 }, F1 E3 ^/ m9 o文章指出! ]9 t, R" Y! \1 N& N3 d
表面上看* n; N: j% M  W
殷、周的变革
, |' X8 a% k, V+ N" T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7 Z' B) U) S2 c5 V2 Z与后世帝王的取、守天下无异# @2 f+ l, m. M# C+ |
但从本质看
/ D1 x- p! U8 i实为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 E4 K' h/ R, O% {立制的本意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9 ?; O% S; w1 k8 M5 Z
    他将周代的政治兴亡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2 }1 H* \1 m3 n探讨制度文化立制的本意在于寻找“万世治安之大计”* I, X: M) X% @; g
正如他给罗振玉的信中所言:“此文于考据之中+ T1 f9 ?* O8 a5 i
寓经世之意
& m3 `$ a+ g7 s3 b3 W" u  I可几亭林先生
1 c2 k8 f1 O0 C6 S/ _2 x% L& n& E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第290页), P' y; y$ R  ^6 o  u

$ T% d! o% v) p  无论早期的西学与哲学研究/ n2 h* b) s/ c
中期的文学、戏曲探索8 C5 ^8 a! d1 z! |; K# y" ?
还是晚期的史地、甲骨、敦煌学研究+ X9 u3 B7 ]. ]: n' s
王国维都试图从学术问题入手借以揭示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y! ]; V* S3 T! a5 W! V7 W
将无意识的学习与有意识的学术追求结合起来; f( f, e& k. v$ A+ Q+ t
将传统的学术研究与科学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
9 G' s0 L" a$ D5 Q    “学无新旧”、“二重证据法”、“中西化合”等方法对构建中国现代的学术思想乃至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 f$ \: Q: S)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t2 N7 c* q! D  X2 w“以学术为性命. Z) E, b/ {/ X3 v1 ?; ~1 n! k
而又以性命殉了学术”(陈鸿祥《王国维传》第640页; N1 f/ _1 E' ^6 q7 C- z1 L
人民出版社2004年)
" l( ]1 f4 N7 m堪称精当之论
/ K- T& g/ v; q
! ?8 D4 m* A0 m! f7 q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 ?- ?) V% u$ K0 |4 \0 S
王国维毕生笃志于追求学术独立/ p' K2 S' F8 j7 X6 x/ {) N
    1905年左右的王国维就曾敏锐地觉察到
4 `( L# K+ j7 ^0 l+ W% S1 L- y! V自严复的《天演论》出* o$ @1 V' h8 P% Q6 K; s( E* W
西洋学术逐渐进入中国" ~6 H( g1 C, x# q
但是康、谭等人并未从形而上的层面上真正理解西方学术的价值1 q+ n- G" T- V  d2 K, n7 e6 b
而只是将学术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9 @0 H( `7 o- H( E/ B7 }
    对此3 C% E* K* T! W* W; a4 X" ~" i6 y
王国维提出2 I% ?* y6 M" N8 z+ T
“故欲学术之发达0 A1 X9 L; i4 A) d
必视学术为目的
! a- A- ]: \! S5 I2 \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D7 v" g" m' V; n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9 M  M6 R0 c7 D( S2 G+ V" U  {2 _
载《王国维学术经典》第98页, _/ K% Q: v2 X$ {5 H/ ?2 k% ~" D$ z, b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至于“个人的学术独立”( V" S" u5 r' T" D$ `' W( ]* m
王国维更是力行不辍
; P: j* t, G6 w* R* ]4 i1 F0 b) Y2 [    辛亥后! |/ Z6 Y4 P  }# U0 n& x
尽管王氏与溥仪小朝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 F0 L6 P; w7 [! R! U& A% ]但他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是用在学术研究上
& j( S2 B" c0 k& Z! |# A2 k0 X并没有因这一身份羁绊了自己的研究兴致' O2 _: p4 {- L
而他聘、辞北京大学教职一事也颇值得体味
6 ^$ ]; }, _1 i5 X0 C    从1917年起的六年中
' m2 `+ ^& F) q: b5 `! B他四却马衡、一却张嘉甫
; h4 c7 R% q- p1 i; B终于答应成为北京大学的通讯导师
/ g( S3 N0 l4 r" N却又于两年后的1924年挂冠而去, a4 f% n7 Z$ Y6 D& f
    个中原因
7 o# B0 l1 U# I" z8 y在给好友蒋汝藻的信中表露无遗:“弟以绝无党派之人9 M3 a, ~9 _( ?& [9 N; e" b
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 d9 j; w9 X8 m* d! {) g, k/ }
故一切置诸不问……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 |. t& b8 X! L
亦互相恶
  ^! h2 A, U! t弟不欲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 l' x, C* Q; @, X7 x5 j- M
    ”(《王国维全集?书信》第394页)显然+ k$ Y* @! [% w! @  h
王国维是徜徉于学术独立而有意识地疏远政治# G6 S* {+ ]2 L" y+ x- t& H, C: x) {

7 s6 g, V2 x' r  梁漱溟曾将别人挽其父梁济的联语“忠于清
3 y, n5 Y% o( x所以忠于世;惜吾道4 m+ d3 @7 d* X4 b) T' d
不敢惜吾身”移用到王国维身上
* r( d2 L  d* e" q陈寅恪亦用“一死从容殉大伦
. p/ c: z" e1 Z$ w千秋怅望悲遗志”来概括王国维之死
4 w7 M) \, G. E4 w8 k! l# V从表面上看
. E" D  P; Z! f+ w0 `; x+ H3 d这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或具有此倾向)的梁、陈对王国维有惺惺相惜的情结
$ H2 N3 }# N" B# a/ N但从深层次看  `! d* p2 h5 x! q
则是他们透过王国维个人悲剧命运的表象
# w7 T( u' ]4 a# [2 k, |4 l% v' g看到近代社会变迁导致文化价值丧失后产生的深层精神之怆痛/ D) @/ \; i5 X# O
    而集人文追求和道德崇信为一体的王国维及其同道者既承载着纲纪、道德、传统学术及社会责任之精魂
/ `. z2 a7 j- H又开启了近代二重证据法、中西文化化合、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学术之新境界) J  ?9 W9 |, I6 a/ Q0 \& S
这大概就是探寻“文化遗民”王国维的真谛所在!
) e( s% v5 F/ V1 u, s6 }: g1 \
, E! k/ Z$ N2 i0 X+ F
* K2 q. x4 G: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4-5-25 22:35 , Processed in 0.0579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